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理论视角与内容边界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娟 马煜 程凤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6,30,共7页
近年来,人们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深入认识,以及对教育技术实践中道德问题的持续关注,促使教育技术伦理成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具体伦理思想的指导,研究内容比较宽泛,阻碍了教育伦理、技术伦理等... 近年来,人们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深入认识,以及对教育技术实践中道德问题的持续关注,促使教育技术伦理成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具体伦理思想的指导,研究内容比较宽泛,阻碍了教育伦理、技术伦理等学科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关照,因而不利于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基于多维伦理视角来考察教育技术,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了解教育技术伦理的重要性,同时对教育技术伦理研究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我国教育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伦理、中国传统技术伦理、马克思技术伦理、现代责任伦理等思想资源,为教育技术伦理提供了研究视角与思路,也启示人们从教育技术伦理内涵、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伦理问题等方面来界定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伦理 研究视角 内容边界 教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伦理的热点问题和模型框架——《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基础部分述评之二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蓓蓉 郑旭东 任友群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教育技术伦理既是促进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还是教育技术及相关行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在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an Elen和M.J.Bishop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 教育技术伦理既是促进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还是教育技术及相关行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在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an Elen和M.J.Bishop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第10章《教育技术的伦理》中,作者Stephanie等人以综述的方式,对教育技术专业伦理规范的发展、当代教育技术伦理问题(如,知识产权和开放内容、无障碍和全方位设计、访问和数字鸿沟、安全和隐私、跨文化能力)和关于社会责任的四种伦理模型(技术社会伦理模型、作为设计的伦理概念模型、社会责任规划和设计模型、意动领域复兴模型)作了回顾。但是这一章节关于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并不能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提供操作性的行动指导。所以,通过对该章节没有介绍却非常具有行动指导意义的"学习环境的价值层次和教育技术伦理框架"进行分析,使教育技术实践活动在将伦理作为基本要素的同时,专业伦理研究也能更多聚焦于问题情境,并不断提升专业工作者的伦理意识和实践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播与技术 教育技术伦理 职业伦理 作为设计的伦理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教学评价的伦理反思与教育立场——基于比斯塔“教育之弱”的理解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嘉腾 高巍 王沁颖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1,共7页
智能技术在提升教学评价精准性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中的规训隐忧与伦理危机。基于比斯塔的理论主张,指出教育技术伦理需要调和“技术之强”与“教育之弱”之间的矛盾以达到“技术向善”的目的。在“教育之弱”的视角下,发现他异技术的强... 智能技术在提升教学评价精准性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中的规训隐忧与伦理危机。基于比斯塔的理论主张,指出教育技术伦理需要调和“技术之强”与“教育之弱”之间的矛盾以达到“技术向善”的目的。在“教育之弱”的视角下,发现他异技术的强势介入让人的主体化进程遭遇挑战,“算法暴政”凭借强制性力量导致教学偏见隐匿与增强,数字拜物教对人之精神存在的贬抑及其对世界丰富性的遮蔽引发了教学的表现主义危机,问责制与新自由主义治理合谋侵蚀教学评价的制度之善。因而,教学评价智能化转型需要回归教育立场,在以世界为中心的教学中让主体浮现,提升算法决策的开放性和价值敏感性,强化智能化教学评价的人文主义使命,以制度德性引导教学评价的良序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评价 教育技术伦理 比斯塔 教育之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伦理教育的三重价值向度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向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43-46,共4页
近年来技术伦理教育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技术伦理教育在实践中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这一境地的重要原因可归之于对技术伦理教育价值缺乏清晰的思考与认识。通过在人—社会—自然框架内展开对技术活动的思考,技术伦理教育... 近年来技术伦理教育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技术伦理教育在实践中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这一境地的重要原因可归之于对技术伦理教育价值缺乏清晰的思考与认识。通过在人—社会—自然框架内展开对技术活动的思考,技术伦理教育内在价值诉求包括展现主体间的交往本性、促进伦理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培植必要的敬畏之心三重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教育 技术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伦理教育与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8
5
作者 姜安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8-59,共2页
技术伦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交叉、融合的学科。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技术伦理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大学生 道德素质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立红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1X期54-56,共3页
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德育内容的丰富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技术伦理教育。我国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校园建设、课程体系、教师以及学... 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德育内容的丰富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技术伦理教育。我国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校园建设、课程体系、教师以及学生的角度采取措施加强其技术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技术伦理教育 主要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向阳 《职教论坛》 2006年第08S期16-18,共3页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纯技术特色和唯职业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缺乏对技术进行多元性的思考。作者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技术伦理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实施技术伦理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技术伦理教育提...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纯技术特色和唯职业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缺乏对技术进行多元性的思考。作者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技术伦理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实施技术伦理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技术伦理教育提出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道德准则 责任感 人文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立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德育内容的丰富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技术伦理教育。我国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校园建设、课程体系、教师以及学生... 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德育内容的丰富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技术伦理教育。我国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校园建设、课程体系、教师以及学生的角度采取措施加强其技术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技术伦理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技术伦理教育模式现代转型探析
9
作者 韩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75-79,共5页
日本技术伦理教育的现代转型,是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可比性和技术人员资格国际互换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培养国际通用技术人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自2000年以来,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借鉴美国经验,改造传统的经验式职业伦理教育模式... 日本技术伦理教育的现代转型,是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可比性和技术人员资格国际互换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培养国际通用技术人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自2000年以来,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借鉴美国经验,改造传统的经验式职业伦理教育模式,构建了包括社会交流能力培养在内的,全面、系统的广义技术伦理教育模式。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定位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教育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国际化。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国际通用性和可雇佣性,日本由国家主导建设该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与教育标准体系,由学校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教学团队,实施课程统整,以便促进教育模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等专门学校 技术伦理教育模式 现代转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科院校技术伦理教育有效方式初探
10
作者 吕翠凤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技术伦理教育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一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其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技术活动的自... 技术伦理教育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一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其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技术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本文就我国工科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教育 工科院校 社会责任感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专业教育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伦理问题的逻辑解析与工科高校的德育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太胜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03,共5页
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允回避和不允忽视的重大课题。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违背其造福社会的宗旨,发生损害人类的负效应,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认识的”和“道德的”两大类。解决技术伦理问题,可以采取技术的... 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允回避和不允忽视的重大课题。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违背其造福社会的宗旨,发生损害人类的负效应,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认识的”和“道德的”两大类。解决技术伦理问题,可以采取技术的、制度的、法律的策略,但通过技术伦理教育,尤其是工科技术伦理教育,确是人们一致认同的“治本”良方。加强理工科技术伦理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其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问题 理工科 技术伦理教育 德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技术伦理素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太胜 郑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82-84,87,共4页
技术伦理素质体现为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自觉履行技术伦理规范的行为能力,其核心是主体对技术秉持的理性态度、批判精神和求真、谋善的品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高职工程类专业学... 技术伦理素质体现为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自觉履行技术伦理规范的行为能力,其核心是主体对技术秉持的理性态度、批判精神和求真、谋善的品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应从办学指导思想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等环节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工程类专业 技术伦理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省思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慧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10-14,共5页
以“拟人性”为核心特征的人工智能将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影响。从“要素论”和“过程论”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将在学生素养、教育管理等方面延展教育效能,也将在教育模式、教育伦理等方面挑战教育的“惯性范式”。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学... 以“拟人性”为核心特征的人工智能将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影响。从“要素论”和“过程论”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将在学生素养、教育管理等方面延展教育效能,也将在教育模式、教育伦理等方面挑战教育的“惯性范式”。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学校需要更新“边界”,打造多元化的服务聚合学习社区;开展智能型教学改革,采取基于“云理念”的教学模式,进行“纵横延展”的深度、跨界学习;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培训,突出教师对智能理念和智能技术的掌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沿着良好的轨道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服务聚合学习社区 教学“云理念” 教师人工智能培训 技术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