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智能机器驱动的教育学知识生产及其中国化
- 1
-
-
作者
李永梅
谭维智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
-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
基金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化环境下学生深度学习机理研究”(23YJA880035)
202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教育场域的伦理风险及治理逻辑研究”(24CJYJ12)。
-
文摘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已成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共同推动教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机器已参与到教育研究的全流程,并基于组合技术与机器机理实现了教育学知识的机器生产,形成了区别于人类的教育学知识生产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研究者应当借助机器的研究能力,“负责任”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弥补机器研究限度,“关怀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发展高阶研究能力,“高质量”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引导机器研究方向,“反思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在智能机器的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使人与机器构成复合智能的教育研究共同体,形成了数字化的教育问题域与教育学新知识,创新了教育现实数据转换、教育世界虚拟镜像、教育知识链接生成三种模式下的知识生产方式。鉴于此,中国教育学人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知识生产范式并推动“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标准”的自主知识生产,进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实现中国教育学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教育学知识生产
教育研究
智能机器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
Keywords
Educational Knowledge Produc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elligent Machines
Autonomous Educational Knowledge System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后人类时代教育学知识生产的范式转型与未来图景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李栋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2,共13页
-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知识生产与基本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AA210228
202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知识生产与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PJC036
2021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五育融合’时代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生态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1CGA30。
-
文摘
识变、应变、聚变和求变是教育学知识生产始终肩负的时代变革使命与学科发展重任。在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特征的赛博格式的后人类时代,虚实共生的数字化基建赋予教育学变革新动力,时空再构的模态化场景延展教育学事理新边界,扩容升维的异质化网络创生教育学迭代的新生态,共同勾勒出时代变迁中教育学发展的多重镜像。后人类时代教育学的知识生产蕴含学科层面的坚守边界与打破壁垒、学问层面的存量调整与增量变革、学人层面的各自为营与群智协同等三重内在张力,需要经由潜移默化、外部明示、交叉融合和循环创生等运行环节,实现个体实践的经验化与群体经验的社会化、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与显性知识的标识化、领域知识的学科化与学科知识的辐射化、全息表征的耦合化与范式转换的自觉化。组织开放度、学科融合度与体系贡献度是制约后人类时代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的关键尺度,呈现出从塔式科层走向集群众创、从知人之明走向自知之明、从本土行动走向国际视野的未来发展图景。
-
关键词
后人类时代
教育学知识生产
教育数字化转型
学科发展
范式转型
未来图景
-
Keywords
the post-human era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digitalization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an academic discipline
paradigm shifts
future prospects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