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模式及收益测度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时雄 金美玲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2,共20页
婚姻匹配是择偶双方追求婚姻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模式出现相应调整,映射出不同教育匹配模式下婚姻收益以及收益差距的双重转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婚姻教育匹配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在... 婚姻匹配是择偶双方追求婚姻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模式出现相应调整,映射出不同教育匹配模式下婚姻收益以及收益差距的双重转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婚姻教育匹配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育及教育匹配模式在微观个体层面对婚姻收益产生的影响,以及由婚姻收益反映出的教育匹配模式的特征和变化。从婚姻收益的角度验证中国婚姻市场中个体搜寻潜在配偶的选择依据,并对过去、当前和未来教育匹配模式的特征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经济解释已成为婚姻匹配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资料分析中国婚姻市场的受教育现状、教育匹配现状及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微观数据构建婚姻匹配数据库,使用CS模型对婚姻收益进行测算,考察各受教育水平人口在不同教育匹配模式下的婚姻收益和收益差距,从而解读中国婚姻市场在教育及教育匹配模式层面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加深,适婚年龄人口在高等教育获得方面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近10年来已出现教育性别差异逆转现象。第二,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模式也出现相应变化,在教育同质匹配保持主导地位的同时,“男高女低”教育匹配模式的比例下降,“女高男低”的教育匹配模式成为婚姻教育匹配的新趋势。第三,婚姻收益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女性婚姻收益高于男性。分受教育水平来看,在低、中学历人口中,女性婚姻收益高于男性;在高学历人口中,男性婚姻收益高于女性。在低、高学历人口中,与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差异越大,婚姻收益越低。第四,教育同质匹配模式下的婚姻收益最高,“男高女低”教育匹配模式下的婚姻收益次之,但“女高男低”与“男高女低”教育匹配模式下的婚姻收益差距正逐渐缩小。为提高居民婚姻收益、缩小收益差距,政府和教育部门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强教育差异群体的婚姻辅导工作;家庭内部也应树立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观念,淡化家庭分工中的性别因素;此外,婚姻市场中的个体需转变传统的婚姻教育匹配观念,提倡多元化的择偶标准,这将有利于社会整体婚姻收益的提升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市场 教育匹配模式 婚姻匹配 婚姻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水平的教育回报性别差异及其变化研究——婚姻教育匹配模式转变角度的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延芳 杨泽冰 罗长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70,共13页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等值收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结合婚姻的教育匹配模式转变,考察我国不同教育水平人口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原因。研究发现:2006-2017年间,相比男性,女性在个人收入上处于劣势且未有改善,其生活水...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等值收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结合婚姻的教育匹配模式转变,考察我国不同教育水平人口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原因。研究发现:2006-2017年间,相比男性,女性在个人收入上处于劣势且未有改善,其生活水平由优势转变为劣势;同低教育水平女性相比,高教育水平女性在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性别地位上"跌落更深";婚姻的教育匹配模式改变可用于解释不同教育水平女性的生活水平性别地位变动差异;高教育水平男性从教育同质婚中获得的好处远多于女性,使高教育水平女性在生活水平的性别地位变动上"跌落更深"。本文据此从优化女性受教育环境、改善受教育女性的舆论环境、支持劳动者平衡工作与生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回报 性别差异 婚姻教育匹配模式 个人收入 等值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转型、教育婚姻匹配模式与老年心理健康变迁--基于CLHLS 1998-2018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志华 贾志科 吴瑞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90,117,共15页
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1998至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混合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转型、教育婚姻匹配模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 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1998至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混合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转型、教育婚姻匹配模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变迁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老年心理健康变动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增减态势,市场化转型降低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2)老年人的教育婚姻匹配模式表现出“同质婚独占鳌头,异质婚平分秋色”的典型特征,男性或女性老人向上的教育异质婚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正向提升作用。(3)教育婚姻匹配模式能够有效调节市场化转型对老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且向上婚比同质婚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4)市场化转型、教育婚姻匹配模式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等内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转型 人口老龄化 教育婚姻匹配模式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