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功用区分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兼容并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江文奇 冯峰 +1 位作者 邢艳丽 袁国良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处于多元并举的局面,每种指导思想对于学校体育的指导都持有各自的主张,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自然的卯榫基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多元并举局面下,实现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美美与共效应是需要对其兼容并蓄的可能进行研讨的。研...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处于多元并举的局面,每种指导思想对于学校体育的指导都持有各自的主张,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自然的卯榫基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多元并举局面下,实现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美美与共效应是需要对其兼容并蓄的可能进行研讨的。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兼容并蓄是以功用区分为基础的,功用区分是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育化的起点即身体为切入点,依据身体教育的期冀取向,探究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间的兼容并蓄关系;以功用视角对于为什么教(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教什么(技能指导思想)、怎样教(快乐体育指导思想)、教到什么程度(体质教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区分,以成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兼容并蓄下身体教育期冀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指导思想 教育功用 兼容并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下乡”的现代性语境及其教育功用:功能主义的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学坤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89,共4页
科技下乡正充当着农村的现代性叙事的新剧情,科技渴望与科技下乡在历史的节点上构成了因果关系。科技不仅是一项农村经济再造运动,而且是教育改变农村社会的历史性实践,科学技术改写着农民对于生活理想的期待和他们关于生存时空的未来... 科技下乡正充当着农村的现代性叙事的新剧情,科技渴望与科技下乡在历史的节点上构成了因果关系。科技不仅是一项农村经济再造运动,而且是教育改变农村社会的历史性实践,科学技术改写着农民对于生活理想的期待和他们关于生存时空的未来憧憬。农村的现代性想象、意识形态建设的转向、教育的城市立场和农民文化的乡土性是科技下乡的重要实践语境。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技术化塑造,塑造农民的新世界观,培育农民理性以及实现农村积极的社会动员是科技下乡的最重要的教育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下乡 现代性 教育功用 功能主义 农民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雪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47-48,共2页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正在崛起,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其教育功用的探索。本文探讨了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博客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 教育功用 共同价值观 高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教育影像:新中国70年短片创作初探
4
作者 赵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2-76,共5页
格里尔逊曾说:"作为电影启蒙的一个重要分支,短片也甘愿充当搭送的小礼物的角色,就像杂货铺买一送一的做法那样,搭送的东西一般是不太值钱的。"[1]然而较之于长片电影,"小礼物"式的短片却在历史上对电影教育产生了... 格里尔逊曾说:"作为电影启蒙的一个重要分支,短片也甘愿充当搭送的小礼物的角色,就像杂货铺买一送一的做法那样,搭送的东西一般是不太值钱的。"[1]然而较之于长片电影,"小礼物"式的短片却在历史上对电影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1930年代,一批民众教育馆在江苏等地出现,其中短片电影成为启发民众的重要工具,很多资料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对短片电影教育功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尔逊 民众教育 短片 搭送 创作初探 教育功用 教育影像 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在积淀与生成联结中:为何及何为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鹏 胡弼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8,106,共9页
积淀与生成,是一对互促共融的联结关系,教育正是在这对联结关系中发挥价值和功用。教育具有在启迪智慧和鼓励生成的同时守护优良传统的作用,其本身在积淀与生成的联结中彰显创造性、积极性和个适性;教育过程是厚积“规律证据”并推陈出... 积淀与生成,是一对互促共融的联结关系,教育正是在这对联结关系中发挥价值和功用。教育具有在启迪智慧和鼓励生成的同时守护优良传统的作用,其本身在积淀与生成的联结中彰显创造性、积极性和个适性;教育过程是厚积“规律证据”并推陈出新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把握积淀与生成之辩证关系并俘获其中张力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教育在积淀与生成联结中常见以下困境:教育过程压抑甚至扼杀人之天性发展与智慧生成;人们常把积淀视为简单的经验重复,并致使教育在这不断的简单重复中失掉本原积极特性;教育归因的积淀薄弱,引致新成果的创生步履艰难;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妨碍积淀与生成的多重因素。欲充分实现教育在积淀与生成联结中的功用,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的生成价值,卸下“标准答案”或“知识霸权”的沉重枷锁;应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技的“良善特性”,打造“现代社会积淀”与“未来文明生成”之间的良性联结;应在积淀中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杜绝教育的功利主义取向或因素,为新成果的创生奠定坚实基础;应完善与积淀、生成相关的教育跟踪办法和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淀 生成 联结关系 教育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