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新机遇、新趋势、新议题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一岩 吴国政 郑永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变革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带来了新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研究场域变化、分析手段革新、服务能力升级、实践样态变革,为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变革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带来了新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研究场域变化、分析手段革新、服务能力升级、实践样态变革,为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目标和重点亟需发生转变,表现为从关注知识学习到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从重视规律挖掘到强调服务能力提升,从追求技术创新到注重解决教育问题,从聚焦通用场景到关注学科教育实践,从研究跟随实践到研究引领实践创新。为了更好地顺应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发展趋势,未来该领域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六大核心议题:一是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挖掘,二是学科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三是学科素养图谱的智能生成与动态优化,四是素养导向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关键技术,五是人机协同教育的实践创新和机理探索,六是人机协同胜任力的智能评测理论与技术。这些研究议题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资助方向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教育 学科素养图谱 教育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现实图景与发展路向——2018—2022年F0701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2 位作者 吴国政 赵瑞珍 肖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代码的设立对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理念的革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型。经过五年的探索,F0701的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资助项目...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代码的设立对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理念的革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型。经过五年的探索,F0701的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资助项目414项,共有130所学校和科研院所获得资助,其中以师范类院校为主,理工类院校也表现突出,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数量逐渐趋于稳定,综合资助率稳步提升,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手段”和“教育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通过助力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优化教育环境与资源形态、实现教育主体表征与刻画、揭示学习发生的内在机理、驱动教育服务能力转型升级、构建系统化教育评价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系统革新。未来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资助与研究工作,需立足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聚焦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完善系统化基金资助格局,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重视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动“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教育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0,共9页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是解决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导向问题,围绕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目标和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研究,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探究教育发展的底层规律,以此推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是解决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导向问题,围绕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目标和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研究,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探究教育发展的底层规律,以此推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助力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实现。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旨在以数据密集型科学的研究思想为指导,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利用信息科技的方法刻画教育要素、挖掘教育规律、变革教育服务、优化教育模式,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与智能化变革。近年来,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要点主要聚焦在“基于智能技术的学习者特征挖掘与智能建模”“智慧教育资源的表征、聚合与供给机制”“智慧学习环境建构关键理论与技术”“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关键理论与技术”“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应用”“多元教育情境下的学习发生机理研究”“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学习发生机理阐释”“智能技术支持的教育评价”等方面。未来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研究的开展需要聚焦教育改革实践问题,借鉴国际前沿研究理念,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创新,构建学科交叉研究范式,突破教育科学重大问题,推动研究成果实践落地,强化智能教育伦理研究,以此推动我国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和智能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智能教育 教育神经科学 多学科交叉融合 智能教育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能教育到未来学习:新时代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新常态--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被引量:12
4
作者 聂竹明 张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5,共8页
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聚焦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主题,站在智能时代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从新时代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聚焦点、新趋势、新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与挑战、疫情与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 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聚焦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主题,站在智能时代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从新时代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聚焦点、新趋势、新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与挑战、疫情与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未来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建设、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等主题,在跨学科的观点碰撞中廓清了人工智能教育与未来学校的价值与方向,在直面突出问题与危机转换思维中阐释了在线教育教师的角色优势,在综合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方法中拓展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创新路径,在历史与比较的视野下增强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道路自信,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专业特点,彰显了教育技术学引领与促进教育创新的学科特色,展示了新时代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国际论坛 人工智能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未来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信息科技交叉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35
5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106,共10页
教育与信息科技的交叉研究旨在利用信息科技的研究方法还原教育过程、感知教育情境、刻画教育主体、解释教育现象,进而挖掘深层次的教育规律,优化智能教育服务模式。该文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1)2018-2020... 教育与信息科技的交叉研究旨在利用信息科技的研究方法还原教育过程、感知教育情境、刻画教育主体、解释教育现象,进而挖掘深层次的教育规律,优化智能教育服务模式。该文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1)2018-2020年资助情况的系统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要点主要集中在:多元学习情境下的教育规律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者特征挖掘、智慧教育资源的表征、聚合与供给机制、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教育应用、教育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分析与测评、基于教育认知神经科学的学习发生机理阐释等方面。其潜在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问题不清晰、数据标准的缺失、智能教育产品的缺失以及无法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支持等。未来教育与信息科技交叉研究的开展需要从教育信息科技基础理论与方法、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学习者特征挖掘、教育情境感知与融合计算、基于情境感知的学习者建模、智能教育服务关键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评价、面向复杂教育系统的规律与机理研究以及教育信息科技支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框架等方面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F0701 教育规律 关键科学问题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