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星 侯征 +1 位作者 臧志栋 程结晶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信息素养教育政策的制定事关我国信息化、现代化人才培育工作,对其政策发展过程进行整体把握,有利于未来信息素养教育政策的完善与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探索期、初步形成期、全面发展期与深化创... 信息素养教育政策的制定事关我国信息化、现代化人才培育工作,对其政策发展过程进行整体把握,有利于未来信息素养教育政策的完善与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探索期、初步形成期、全面发展期与深化创新期四个阶段。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归纳其政策变迁类型,并识别其中制度、利益、理念三种变量对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作用。由此得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在变迁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引发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实际上是社会主体受教育权的一次深化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与启示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晨婧仔 王瑛 +2 位作者 汪晓东 焦建利 张英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4期22-33,共12页
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相关研究是探索教育信息化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教与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内涵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评价目的、评价... 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相关研究是探索教育信息化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教与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内涵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方面,剖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和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政策与战略,揭示教育信息化评价在政策、研究、标准和技术四个维度上的国际发展趋势:政策上重视,以研究促进评价发展,统一评价标准,渗透新型评价技术。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化评价 教育信息政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 被引量:92
3
作者 焦建利 贾义敏 任改梅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1期25-32,共8页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应用,而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都...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应用,而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并积极推动这些宏观政策与战略的落实与实施。通过系统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对"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系列文章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过程进行介绍,进而深入分析了此项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政策 教育信息化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1989—2016年)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钟志贤 曾睿 张晓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23,共10页
以1989—2016年间我国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TFIDF算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探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历史变化轨迹。从文本和内容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的三个发展... 以1989—2016年间我国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TFIDF算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探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历史变化轨迹。从文本和内容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初步起始阶段(1989—2000年)、迅速发展阶段(2001—2010年)和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6年)。通过提取关键词、确定重要词语和主题聚类方法 ,讨论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特征和主题关注度,从而为我国过去27年来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勾勒了一幅意义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政策 阶段 特征 主题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4
5
作者 蔡旻君 魏依云 程扬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55,共8页
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进程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依据政策工具,通过对2003—2018年间有关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政策文本数量逐年递增,主题要素涉及面较广,其增长速度和内容偏重各有不同,仍需要进一步... 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进程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依据政策工具,通过对2003—2018年间有关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政策文本数量逐年递增,主题要素涉及面较广,其增长速度和内容偏重各有不同,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针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可能出现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以及政策文本制定中如何合理分配能力建设工具和命令工具的比例问题,研究建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后期监测力度,健全动力牵引机制;在主题内容中突出权威重组工具的重要性,强化技术支持学生发展手段的探索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政策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规划和创新路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指南》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23
6
作者 兰国帅 李蒲 +3 位作者 黄春雨 李晴文 魏家财 周梦哲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的理念、框架、原则和路径,对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规划,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技... 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的理念、框架、原则和路径,对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规划,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极为重要。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指南》的发布背景、内容框架、研究目的和问题,从人文主义批判视角论述了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制定的理念,阐述了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指导框架和原则、政策制定的路径,讨论了面向整个部门的国家教育信息技术总体规划设计,最后提出了《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和规划制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信息技术政策 教育信息技术总体规划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梳理与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垚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共4页
通过分析我国20世纪以来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人才培训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现出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不断促进基础教育信息... 通过分析我国20世纪以来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人才培训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现出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不断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应用整合向融合阶段发展,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在合法化与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信息 教育信息政策 以人为本 教育公平 整合与融合 合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事”到“成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走向新趋势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亚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5,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开始愈加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修改与调整。从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变革背景、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走向新趋势:从"成事&q...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开始愈加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修改与调整。从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变革背景、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走向新趋势:从"成事"到"成人",通过"成事"促进"成人",通过"成人"实现"成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政策 “成事”教育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的治理理路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学男 赫晓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9,共6页
以多元主体和协同共治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体现。教育信息化作为其实现路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初步构建了国家与地方联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跨部门... 以多元主体和协同共治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体现。教育信息化作为其实现路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初步构建了国家与地方联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跨部门、多主体的政策体系,并实现了资源建设的全覆盖与多样化、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性成效。为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回应社会关切,建议创建支持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机制和政策环境,国家层面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各级各类政府互通联动,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发挥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作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主体充分参与和对话,形成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多元共治 教育信息政策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永海 王传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2,共10页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众多困惑与问题表现为教育信息生态失调,亟待加强教育信息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等人文环境的建设。本文首先从微观生态因子层面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各个人文环境因子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尔后,...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众多困惑与问题表现为教育信息生态失调,亟待加强教育信息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等人文环境的建设。本文首先从微观生态因子层面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各个人文环境因子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尔后,从生态视角的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教育信息人文环境宏观层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文环境建设的生态策略;最后,指出人文环境建设必须强调以技术关照和人本关怀为建设基础,以应用导向和整体效应为建设目标,以生态发展为建设特征,最终达到并促成一种人、技术应用与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等相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生态 人文环境 教育信息政策 教育信息法规 教育信息标准 信息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理论研究综述
11
作者 梁媛 樊笛 聂国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49,共6页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面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从政策端输血,将信息化置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广度和实施深度,积极回应高校教育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面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从政策端输血,将信息化置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广度和实施深度,积极回应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环境的极高的信息化诉求。当前,国内外学界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研究的较少,发展时间短,可供参考的文献并不多,文章从国内、国外学者对于政策变迁理论、教育政策以及对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究视角进行文献梳理,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信息政策 政策变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困境分析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佛钢 张振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0,共4页
在教育领域推进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师责任、权利以及教育管理观念,不仅有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教育政策科学化、民主化,而且是保证教育政策顺利实施、减少教育政策实施阻... 在教育领域推进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师责任、权利以及教育管理观念,不仅有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教育政策科学化、民主化,而且是保证教育政策顺利实施、减少教育政策实施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还存在制度化的参与路径不足、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教师组成无法确定、教师分享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要充分发挥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积极作用。应分层次探索以获取教育政策信息为目标、以增强教育政策接受性为目标、以分享教育政策决策权为目标的教师教育政策参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参与 教育政策制定 获取教育政策信息 增强教育政策接受性 分享教育政策决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导向”到“学习导向”——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 被引量:40
13
作者 周晓清 汪晓东 +2 位作者 刘鲜 李琼 焦建利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3期13-22,共10页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系统改革中的关键。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在理论层面已开始由"要素观"逐步转向"生态观",但实践层面的变革思路上存在着"技术导向"的倾向,这导致研究者热衷技...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系统改革中的关键。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在理论层面已开始由"要素观"逐步转向"生态观",但实践层面的变革思路上存在着"技术导向"的倾向,这导致研究者热衷技术应用而忽视学与教本身。通过对比中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分析新加坡的典型案例,发现国际上学与教变革的新措施均体现出"学习导向"的特征,并有四个主要动向: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以分析学习者行为、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我国应将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思路逐渐由"技术导向"转到"学习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 学与教变革 教育信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