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忠 李春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0-34,共5页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疯狂的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正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教会学校旨在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使整个中国彻底地基督化。
关键词 教育侵略 教会学校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华教育侵略:历史事实与隐秘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广 孙玉红 陈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28,共11页
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德川幕府时代通过文艺手段渗透侵华思想,甲午战争暴露军国主义殖民掠夺野心,侵华战争企图吞噬中国独立思想和社会意识。日本"文化人"充当对华教育侵略的主体,在野"文化人"周密策... 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德川幕府时代通过文艺手段渗透侵华思想,甲午战争暴露军国主义殖民掠夺野心,侵华战争企图吞噬中国独立思想和社会意识。日本"文化人"充当对华教育侵略的主体,在野"文化人"周密策划,在朝"文化人"理论助推,"军队作家"摇旗呐喊。"笔部队"助力"枪部队",成为对华教育侵略的主要手段。日本内阁选拔御用文人组成军国主义文艺思想战团,编造"侵华文学",助力武力侵略,粉饰战争罪恶。战前"正义化"侵华意识,战时"合理化"侵华行为,战后美化侵略本质,这是日本对华教育侵略的隐秘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侵略 历史事实 文化人 “笔部队” “正义化”-“合理化”-“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华教育侵略的行动脉络、扩张逻辑与奴化手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84,共5页
教育侵略是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服务于对华政治统治、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也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精神殖民、思想奴化的工具。教育侵略贯穿日本侵华始末,具有特定的行动脉络、隐匿的扩张逻辑和阶段性的手段差异。做此探讨,... 教育侵略是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服务于对华政治统治、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也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精神殖民、思想奴化的工具。教育侵略贯穿日本侵华始末,具有特定的行动脉络、隐匿的扩张逻辑和阶段性的手段差异。做此探讨,能够揭示教育在日本对华侵略中的性质、本质、功能与特点,从而深刻认知日本对华教育侵略的历史罪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 教育侵略 行动脉络 扩张逻辑 奴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对我国关内地区教育侵略述评
4
作者 经盛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8-41,109,共5页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向我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与抵抗意志,日本侵略者在侵华过程中,除了以军事力量攻城掠地、屠杀军民、抢掠财产资源外,还对我国关内广大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向我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与抵抗意志,日本侵略者在侵华过程中,除了以军事力量攻城掠地、屠杀军民、抢掠财产资源外,还对我国关内广大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疯狂的摧残、破坏、掠夺、霸占,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用教育侵略为其政治、军事、经济侵略服务。教育侵略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全面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北京大学 教育侵略 北平 教员 日本帝国主义 南京 校长 华北 奴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收回教育权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
作者 魏喜龙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6-48,共3页
收回教育权运动是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辉的一页,是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侵略,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义和团运动... 收回教育权运动是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辉的一页,是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侵略,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放弃教育主权的“外人设学无庸立案”咨文,使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开设各类学校。这些学校自成系统,丝毫不受中国政府的干预。教育权是一个独立国家对本国领土内的教育所行使的行政管理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的教会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是中国教育权丧失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回教育权运动 大革命时期 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 学生运动 教会学 青年学生 教育侵略 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6
作者 魏喜龙 《学习论坛》 1998年第6期43-45,共3页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侵略,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侵略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广州圣三一中学首先举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大旗,其他...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侵略,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侵略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广州圣三一中学首先举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大旗,其他地方的一些教会的学生积极响应,开始形成了一个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风潮。1924年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回教育权运动 大革命时期 帝国主义文化 历史意义 青年学生 教会学 教育侵略 北洋军阀政府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格致书院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霍益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7-62,共6页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中,上海格致书院的性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是帝国主义在华教育侵略机构,有人认为它是近代第一所研习实验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两者截然相反。为有助于讨论,本文拟根据所见资料,对格致书院作一简单...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中,上海格致书院的性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是帝国主义在华教育侵略机构,有人认为它是近代第一所研习实验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两者截然相反。为有助于讨论,本文拟根据所见资料,对格致书院作一简单的介绍。一、创办书院的指导思想上海格致书院创建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它的创建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制造局 教育侵略 近代教育 傅兰雅 西方科学技术 北洋大臣 王韬 十九世纪 课艺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召开时间和地点辨
8
作者 魏喜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6,共1页
目前史学界认为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是1924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如李清(?),顾岳中编的《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中说:“同年(即1924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开会。”邵鹏文、... 目前史学界认为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是1924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如李清(?),顾岳中编的《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中说:“同年(即1924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开会。”邵鹏文、郝英达著的《中国学生运动简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中说:“1924年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运动 南京 少年中国学会 教育出版社 召开时间 教育侵略 帝国主义 史学界 会员大会 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