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财政分权对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叶文辉 周静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5,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过度下沉则会导致支出规模下降与支出均衡性恶化,从而降低了向上流动的概率;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通过增加支出规模、改善均衡性及优化支出结构,显著提升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提升可以强化教育财政分权的优势,提升转移支付对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教育代际流动 人力资本 政府教育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
2
作者 董甜甜 毛中根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以消费相对剥夺指数从家庭层面表征居民消费不平等,实证检验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提升可显著降低子代家庭消费不平等;第二,教育代际流动性提升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改善作用对于城镇家庭、户主为男性、中青年和中低资产家庭影响显著,对农村家庭、户主为女性、老年和高资产家庭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第三,社会资本和创业行为是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家庭消费不平等的两个重要渠道。因此提出畅通向上流通渠道,实施差异化人力资本培育政策,提升社会各阶层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创业环境,扩宽居民就业渠道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消费不平等 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社会资本 创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研究
3
作者 徐英东 于潇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3,共13页
理论模型证明,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投入促进子女的教育代际流动,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存在溢出效应。实证检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提高了(... 理论模型证明,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投入促进子女的教育代际流动,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存在溢出效应。实证检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提高了(外)祖父母和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子女实现教育代际流动的概率。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可以增加家庭教育支出、增强父母信息获取能力、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和教育期望等经验证据,为教育投入和教育效率机制提供了一定支持。此外,城市地区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强于农村,子女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削弱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母亲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强于父亲。上述结论对鼓励尊师重教等优良家风和加强家庭教育资源支持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 溢出效应 教育效率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龚继红 廖梦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3,共13页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方超 叶林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3,共12页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结合逐项回归思想发现父亲对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效应高于母亲,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每提升1年,子代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数将提高0.31年和0.234年;对性别做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对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更强,男性则对母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代际流动 教育代际传递 城镇居民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媛媛 宋扬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6,共15页
本文基于2015年1%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试点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高学历家庭子女,十二年免费教育促使低学历家庭子女获得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和初中的子女之间... 本文基于2015年1%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试点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高学历家庭子女,十二年免费教育促使低学历家庭子女获得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和初中的子女之间获得大学教育的概率差距缩小了11.9个百分点。对教育代际流动性进行直接检验,发现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政策实施后教育代际次序相关性显著下降,低学历家庭子女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异质性结果表明,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对促进低收入家庭和欠发达地区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更为显著。在实证基础上,本文提出在欠发达地区优先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探索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提供低息或无息高中助学贷款等政策建议,为后续在全国层面推广高中免费教育甚至高中义务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年免费教育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向上流动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义务教育均等化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义务教育“两基”计划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彭骏 郑家兴 赵西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并使用家族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先天效应的影响,考察了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两基”计划的实施没有促进西部地区家庭由先天效应和培养效应共同实...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并使用家族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先天效应的影响,考察了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两基”计划的实施没有促进西部地区家庭由先天效应和培养效应共同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但显著提高了由培养效应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异质性与机制分析发现,“两基”计划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并且与高收入家庭和高学历家庭相比,该计划对提高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和低学历家庭由培养效应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显著;“两基”计划通过减缓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子代教育的影响,从而提高教育代际流动性。在不同教育层级上,“两基”计划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改善主要发生在较低的教育层级上,并显著促进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两基”攻坚计划 家族固定效应模型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能够改善教育代际流动性吗?——基于微观家户数据的分析
8
作者 陈怡 谢宇婷 +1 位作者 范瑞雪 樊士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1,151,共16页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假说基本一致:首先,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正向影响主要来自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次,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信贷市场较为成熟的东部地区的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最后,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子代的人力资本水平这一作用机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贷约束 教育代际结构流动 教育代际交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城镇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迁
9
作者 王毅航 谢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25,共26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梳理了“村改居”政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村改居”政策冲击提高了子代教育向上流动性,改善了改制村居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梳理了“村改居”政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村改居”政策冲击提高了子代教育向上流动性,改善了改制村居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平。鉴于不同学历程度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认知型社会资本积累对家庭财富的弹性差异,“村改居”政策的家庭财富冲击引致异质性教育深化效应,使得低学历家庭子代获得更大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改善,这对于摆脱教育代际黏性引致的贫困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村改居” 教育代际流动 人力资本 代际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资本对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别差异的影响——基于CGSS2017年数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媛 唐安琪 吴沁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9,共8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计算中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构建父母—子女教育转换矩阵,分析中国及不同省份教育代际流动的性别差异,并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家庭资本各维度对全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计算中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构建父母—子女教育转换矩阵,分析中国及不同省份教育代际流动的性别差异,并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家庭资本各维度对全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子女受教育水平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指数高于男性,表明儿子的教育代际继承性更强,女儿受原生家庭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相对要小,在教育水平提升方面总体上也比儿子的表现更好;(2)父母受教育水平在不同分位发挥的作用不同,在低分位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子代的影响更强,在高分位父亲的影响更强;(3)全国整体教育代际流动水平较高,且处于高流动水平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说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在逐步缩小;(4)家庭资本各维度中对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强度最大的是经济资本,其次是政治资本,再次为文化资本、家庭综合地位,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小;(5)教育代际流动水平越高的地区,显著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指数的家庭资本因素越少,显著影响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指数的家庭资本因素多于男性。基于此,可以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影响及改变子女成长的家庭资本,保证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促进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性别差异 家庭资本 多变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代际流动——方法与事实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志安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6,共13页
代际流动是决定社会变迁和不平等演进的关键因素。过往研究中常用的度量代际流动性的指标具有组间不可比、精确度低等问题,本文采用新构造的指数研究了中国教育代际流动性的跨期变化和跨地区差异,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呈现出在改革开... 代际流动是决定社会变迁和不平等演进的关键因素。过往研究中常用的度量代际流动性的指标具有组间不可比、精确度低等问题,本文采用新构造的指数研究了中国教育代际流动性的跨期变化和跨地区差异,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呈现出在改革开放之前上升、之后下降的特征,且这一变化在省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教育代际流动性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级市代际流动性越好。并且,地级市层面的代际流动性和不平等程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跨期变化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与中老年父代心理健康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顺 李诗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32,共12页
基于相对教育水平的衡量方法,将教育代际流动模式分为九个类别,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和2016年数据研究教育代际流动是否且如何影响中老年父代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在强代际关系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代际流动对中老年父... 基于相对教育水平的衡量方法,将教育代际流动模式分为九个类别,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和2016年数据研究教育代际流动是否且如何影响中老年父代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在强代际关系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代际流动对中老年父代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低教育未流动者,子代教育向上流动的父代的相对优越感更强,心理健康程度更高;相对于高教育未流动者,子代教育向下长流动的父代相对剥夺感更强,心理健康程度更低。年龄组比较分析表明,年轻父代相对年老父代而言,子代教育长距离向上流动的心理健康正向效应较弱,但长距离向下流动的负向效应较强。进一步的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父代对未来的信心和主观地位自评水平更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更优。因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改革,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是推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改善中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心理健康 教育层次 主观阶层地位 未来信心感 社会比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与就业质量:动态效应与作用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顺 李诗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92,共16页
从代际资源优势/劣势累积的视角出发,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数据,构建了收入、社会保障、工作满意度的三维就业质量测量体系,探讨教育代际流动对受雇者就业质量的动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相对教育水平衡量... 从代际资源优势/劣势累积的视角出发,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数据,构建了收入、社会保障、工作满意度的三维就业质量测量体系,探讨教育代际流动对受雇者就业质量的动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相对教育水平衡量法可以将教育代际流动分为高教育稳定、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低教育稳定四种类型,其中高稳定流动者拥有较高的代际资源优势,就业质量最高,其后依次为向上流动组、向下流动组与低教育稳定组;年轻队列相对年老队列的劳动者,不同教育流动轨迹之间的就业质量差异呈扩大趋势;教育代际向下流动组与低稳定组的年龄累积劣势在年轻队列中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的机制分析表明,教育代际向下流动与低稳定者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几率较低是其就业质量劣势的重要来源,而教育向上流动者的劣势则来源于较高的过度教育率。中国切实推进实质性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不仅能助力教育公平发展,更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教育公平发展 就业质量测量体系 教育水平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能促进农村教育代际流动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1,共12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从教育代际流动性和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以上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义务教育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改善农村家庭代与代之间的教育相关性,但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进一步推进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缓解贫困家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约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教育代际向上流动 义务教育 高校扩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程度的测算:基于CGSS的实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修彪 黄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6-49,共4页
教育代际流动问题日益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准确测算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现状及变动趋势是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测算指标的单一性和测算结果的不一致性,文章综合使用概率转换矩阵和代际弹性对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现状及趋势... 教育代际流动问题日益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准确测算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现状及变动趋势是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测算指标的单一性和测算结果的不一致性,文章综合使用概率转换矩阵和代际弹性对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现状及趋势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计算得到的概率转换矩阵表和教育代际弹性,都揭示了中国教育代际流动在近年来呈现出缓慢递增的趋势;另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代际流动处于中等取值水平,意味着中国在教育领域及相关领域实施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概率转换矩阵 代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返贫风险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思琦 田容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3,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并引入交互项考虑数字金融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有效降低家庭返贫风险,教育代际流...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并引入交互项考虑数字金融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有效降低家庭返贫风险,教育代际流动性越高,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数字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的减贫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在父代教育背景较低的群体中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数字金融 相对贫困 返贫风险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能促进社会阶层代际流动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爱丽 郑逸芳 许佳贤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4,共8页
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证据,在采取相关处理方式消除教育通胀作用的基础上,从教育水平及其代际变动状况的双重角度,实证检验教育在不同代际社会阶层流动模式中的影响差异,... 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证据,在采取相关处理方式消除教育通胀作用的基础上,从教育水平及其代际变动状况的双重角度,实证检验教育在不同代际社会阶层流动模式中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受教育水平对社会阶层的代际流动产生显著影响,个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其社会阶层代际向上流动和抑制其代际向下流动;第二,教育代际流动是实现社会阶层升迁性代际流动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代际流动水平的提高,实现代际社会阶层地位改善的可能性越大;第三,职业层级是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阶层代际流动的重要作用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增强教育机会的平等性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平衡性,加大对弱势家庭的教育帮扶与补偿力度,缩小教育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教育代际流动 社会阶层代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教育流动及其不平等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义祯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4-232,共9页
代际教育流动是考察一个社会教育机会分布状况的重要视角,也是研究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切入口。本研究基于上海大学2012年全国六省市开展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问卷调查数据,采取流动量表分析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客观定量探... 代际教育流动是考察一个社会教育机会分布状况的重要视角,也是研究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切入口。本研究基于上海大学2012年全国六省市开展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问卷调查数据,采取流动量表分析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客观定量探讨我国代际教育流动及其不平等状况。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成员代际间的教育流动存在总体流动性较强与局部强继承性共存的"悖论"现象,代际教育流动不平等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今后要更加突出教育政策的"托底"取向与机会公平取向,采取有力措施阻止"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降低代际教育流动不平等性,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教育流动 教育流动不平等 教育机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教育流动弹性及其变动研究
19
作者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5,共7页
代际教育流动弹性是本研究借鉴代际收入流动弹性而创新提出的新议题。与代际收入流动弹性的内涵相似,代际教育流动弹性同理能够反映父代教育获得水平对于子代教育获得水平的决定影响作用,从而也是反映代际教育流动不平等的重要定量指标... 代际教育流动弹性是本研究借鉴代际收入流动弹性而创新提出的新议题。与代际收入流动弹性的内涵相似,代际教育流动弹性同理能够反映父代教育获得水平对于子代教育获得水平的决定影响作用,从而也是反映代际教育流动不平等的重要定量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上看,父代教育获得水平对于子代教育获得水平具有显著的决定性影响作用;从父代与子代不同同期群来看,父代教育获得水平对于子代教育获得水平具有长期持续且日益明显的决定影响作用,同时,我国社会成员间的代际教育流动不平等性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教育流动弹性 教育流动不平等 变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代际流动水平
20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9-250,共2页
林莞娟、张戈撰文《教育的代际流动: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的代际流动水平将对收入等方面的代际流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关系到社会公平性。那么,中国的教育代际流动水平如何?... 林莞娟、张戈撰文《教育的代际流动: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的代际流动水平将对收入等方面的代际流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关系到社会公平性。那么,中国的教育代际流动水平如何?父母和子女的教育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林莞娟 张戈 教育代际流动: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