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刘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近30年来,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中外教育交流通史、留学教育问题、传教士及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中外教育关系史、西方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涌现出了较多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还存在着研究广... 近30年来,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中外教育交流通史、留学教育问题、传教士及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中外教育关系史、西方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涌现出了较多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还存在着研究广度不够、研究视角狭隘、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资料缺乏等问题。未来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需要在研究重心的下移化、研究理论的跨学科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研究对象的多元化、研究平台的国际化、研究成果的多样化等方面下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交流 中外教育交流史 留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竞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 192 1年的来华调查与讲学 ,是 2 0世纪 2 0年代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通过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孟禄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理论、制度与实践的贡献 ,探讨他对 2 0世纪 2 0年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
关键词 孟禄 中国 美国 近代 教育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世界直接译介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努力
3
作者 邓联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F0003,共8页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狭、目的不纯、方式单一等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学内...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狭、目的不纯、方式单一等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学内容是其译介的重要方面。对科举制度,相关专文和译介评论都看到两面性:科举考试是一项保障社会公平、推进教育普及、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创举,同时有忽视实用知识的弊端;四书五经具有优秀的实践智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但存在缺乏宗教信仰的重大"缺陷";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的高等教育,存在内容过于偏狭、妨碍思维发展和科学进步等弊病。这场早期译介活动成为西方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其观察和分析对中国而言具有"旁观者清"的特殊价值。但是,因译介主体囿于宗教偏见、限于解读能力,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译介存在矮化、扭曲、浅化等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译介 儒学 科举 四书五经 新教传教士 中国丛报 教育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