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影子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对教育不均等的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佳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5,共10页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辅导班,成绩显著提高,越补越好,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成绩反而显著降低,越补越差;(2)参加辅导班可能性最大的优势学生群体从参加课外辅导班中获益更多;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可能性较小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群体不仅不能从参加补习中获益,反而对两类弱势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有损害作用。总体而言,参加课外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会增加参加可能性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学业成绩差距,拉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补习 辅导班 异质性影响效应 教育不均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均产出、资本深化与教育不平等——基于改进的教育基尼系数测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子秦 吴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从引入曲率后的教育基尼系数估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均等性,再应用1991年-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人均产出、资本深化与教育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尼系数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其教育均等化程... 从引入曲率后的教育基尼系数估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均等性,再应用1991年-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人均产出、资本深化与教育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尼系数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其教育均等化程度弱于全国,但差距不断缩小;(2)教育资源不均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均产出有着负面影响,资本深化则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影响,但资本深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部分被教育不均所抵消;(3)教育资源不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人均产出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不均 民族地区 基尼系数 资本深化 人均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依托集团化
3
作者 周兵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76,共1页
2019年国培期间,除了集中理论学习,笔者还来到一所由名校长带领五个分校组建的集团化学校跟岗学习。很多地方热衷于这种集团办学,他们希望利用名校效应来带动和辐射更多的学校,当然也暂时解决了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规模大、人数多、影响... 2019年国培期间,除了集中理论学习,笔者还来到一所由名校长带领五个分校组建的集团化学校跟岗学习。很多地方热衷于这种集团办学,他们希望利用名校效应来带动和辐射更多的学校,当然也暂时解决了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规模大、人数多、影响大是它们的特点。在跟岗的过程中,几所分校的常务副校长(也就是执行校长)都不同程度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集团办学的构思及模式,并且很引以为豪。他们还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归纳为“五同一两辐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副校长 集团办学 一所 国培 集团化 跟岗学习 教育不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基于上海PISA2009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雯闻 黄绮妮 万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9-33,共5页
利用上海PISA2009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家庭背景因素对不同类型文化资本的影响不同,说明以物质资本为代表的经济秩序和以身份群体为代表的社会秩序通过文化资本再制社会分层结构的作用不同;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利用上海PISA2009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家庭背景因素对不同类型文化资本的影响不同,说明以物质资本为代表的经济秩序和以身份群体为代表的社会秩序通过文化资本再制社会分层结构的作用不同;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也不同,高雅文化资本有助于提升学业成绩反之则不然。本文强调考虑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不能脱离学校的制度场景,正是通过后者与家庭互动才形成不同家庭的养育策略,影响文化资本的学业成绩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文化资本 教育不均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绘 龚欣 尧浩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课题组2008年对北京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用离散选择模型考察影响流动儿童进入三种类型学校的因素。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进入公立学校的作用受到达流入地时间长短的影响。在两类打工子弟学校的选择中,...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课题组2008年对北京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用离散选择模型考察影响流动儿童进入三种类型学校的因素。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进入公立学校的作用受到达流入地时间长短的影响。在两类打工子弟学校的选择中,发现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积极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免费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咨询。采取多种形式的学生资助,调整公立学校布局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校选择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打工子弟学校 离散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增值评价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雷晓艳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增值评价是国际上最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之一,它关注所有学生最充分的发展,承认学校资源禀赋和学生起点水平的差异,以学生学业成就进步幅度为评价尺度,并以此估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步的“净效应”,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美国田纳西州的... 增值评价是国际上最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之一,它关注所有学生最充分的发展,承认学校资源禀赋和学生起点水平的差异,以学生学业成就进步幅度为评价尺度,并以此估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步的“净效应”,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美国田纳西州的增值性评价系统改革最成功,也最值得借鉴,该系统通过追踪所有学生连续多年的学业净增值,运用数据统计模型,评价学校系统和教师对学生学业产生的影响,为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决策提供了基于数据的证据。显而易见,增值性评价能科学精准地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不均衡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性评价 教育不均 教育公平 教学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