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6,159,共7页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流行,导致不少人将“不教”作为理想教学的特征并努力追求。叶圣陶先生倡导“不教之教”,意味着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不教”,需要以特定的“教”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教”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克...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流行,导致不少人将“不教”作为理想教学的特征并努力追求。叶圣陶先生倡导“不教之教”,意味着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不教”,需要以特定的“教”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教”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依靠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不教”赢得空间。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应试”与“育人”统一到一起,带领学生既积极、主动地追求考试分数,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当核心知识被教到了位,其他内容即使“不教”,学生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变迁视角的“教是为了不教”及其理论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存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1,46,共5页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既是对我国文化传统整体性发展要求的自觉响应,也是对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宣示。认识这一理念需要关注我国文化传统整体性发展的要求,接受一个文化变迁的视角。新媒体信息传播推动了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既是对我国文化传统整体性发展要求的自觉响应,也是对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宣示。认识这一理念需要关注我国文化传统整体性发展的要求,接受一个文化变迁的视角。新媒体信息传播推动了教育改革,但是也凸显出关于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新问题,要求从认识论、方法论及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重新反思"教是为了不教"的内涵及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践行"教是为了不教",应当在"教"的过程中深入发掘学科理论的知识确证方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合乎逻辑地理解和表述思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是为了不教 文化 哲学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教学中如何贯彻“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娟芬 刘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2期184-185,共2页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的继承,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探索了在民办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明确民办高校学生培养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是为了不教 学习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苏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7,共9页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 育思想 科学内涵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任苏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9,共6页
历史地从其起源和发展过程深入考察"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就会发现:这一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叶圣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探索中深刻萌发;在"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圣陶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 历史地从其起源和发展过程深入考察"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就会发现:这一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叶圣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探索中深刻萌发;在"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圣陶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中坚实奠基;在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对传统教育包括凯洛夫模式的反思批判和对教育教学改革及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经验的总结概括中明确确立;在新时期叶圣陶面对当代世界变革发展和人的变化发展提出的教育改革观点与主张中创新发展。"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历经时代变迁和叶圣陶一生的教育实践,其科学内涵和文化意蕴不断丰富、深厚,其阐述概括和气象境界愈加精辟、高远,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独创风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教是为了不教 育思想 起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