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院校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2-86,共5页
在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中,教师课程意识的价值在于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水平,决定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教学模式的合理程度。教师课程意识对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的现实影响,包括教师教学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教学改革的动力弱化,教师... 在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中,教师课程意识的价值在于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水平,决定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教学模式的合理程度。教师课程意识对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的现实影响,包括教师教学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教学改革的动力弱化,教师课程设计意识的淡薄导致教学改革行为随意化,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零散导致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低效化,教师课程评价意识的衰退导致教学改革目标失落。在教师课程意识的指导下,为深化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应加强教师的教学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意识,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以及强化教师的课程评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意识 应用型院校 教学改革 教学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培养 被引量:13
2
作者 成芳 高茂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3-45,共3页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的课程意识有宏观意识、生长意识、关系意识、整合意识和知识发现意识等。要形成这样的课程意识,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培养为导向,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课程思想;...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的课程意识有宏观意识、生长意识、关系意识、整合意识和知识发现意识等。要形成这样的课程意识,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培养为导向,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课程思想;其次,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以目标追求来推动教师课程理念的形成;再次,要基于教学效果提升形成合理的课程理解,明确课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最后,要理解学科属性,形成相应的课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思想 课程理念 课程理解 课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个人课程:类型、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杜尚荣 王笑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教师个人课程是促进教师教学、研究及专业发展的个体性认识经验,它具有个体差异性、实践指向性、形式多样性、动态生成性和时代适应性等特征。基于内容来源角度可将其分为源于对既定课程的理解、源于教师自我的理解、源于二者兼顾的理... 教师个人课程是促进教师教学、研究及专业发展的个体性认识经验,它具有个体差异性、实践指向性、形式多样性、动态生成性和时代适应性等特征。基于内容来源角度可将其分为源于对既定课程的理解、源于教师自我的理解、源于二者兼顾的理解三种课程类型;基于课程目标指向角度可将其分为指向教师生活、指向专业发展、指向科学研究、指向教学活动四种课程类型。教师个人课程的形成对教师个人课程观的建构、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实践内在要求的满足、教师课程责任和课程担当的践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个人课程 教师课程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