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用型院校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吴影
-
机构
长春光华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2-86,共5页
-
基金
2016年度吉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项目"长春光华学院吉林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批准号:吉教科[2017]3号)
2015年度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立项项目"长春光华学院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编号:JD2015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中,教师课程意识的价值在于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水平,决定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教学模式的合理程度。教师课程意识对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的现实影响,包括教师教学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教学改革的动力弱化,教师课程设计意识的淡薄导致教学改革行为随意化,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零散导致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低效化,教师课程评价意识的衰退导致教学改革目标失落。在教师课程意识的指导下,为深化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应加强教师的教学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意识,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以及强化教师的课程评价意识。
-
关键词
教师课程意识
应用型院校
教学改革
教学主体意识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培养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成芳
高茂兵
-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3-45,共3页
-
基金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17JGA27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的课程意识有宏观意识、生长意识、关系意识、整合意识和知识发现意识等。要形成这样的课程意识,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培养为导向,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课程思想;其次,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以目标追求来推动教师课程理念的形成;再次,要基于教学效果提升形成合理的课程理解,明确课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最后,要理解学科属性,形成相应的课程思维。
-
关键词
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思想
课程理念
课程理解
课程思维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师个人课程:类型、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杜尚荣
王笑地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与评估指标研究”(19GZZD21)
-
文摘
教师个人课程是促进教师教学、研究及专业发展的个体性认识经验,它具有个体差异性、实践指向性、形式多样性、动态生成性和时代适应性等特征。基于内容来源角度可将其分为源于对既定课程的理解、源于教师自我的理解、源于二者兼顾的理解三种课程类型;基于课程目标指向角度可将其分为指向教师生活、指向专业发展、指向科学研究、指向教学活动四种课程类型。教师个人课程的形成对教师个人课程观的建构、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实践内在要求的满足、教师课程责任和课程担当的践履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教师个人课程
教师课程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
-
Keywords
teacher-based
teacher-based personal curriculum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