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语境下教师课程话语的内蕴及建构
1
作者 赵佳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教师课程话语是对教师课程认识或理解的一种观念反映,可将其理解为“领悟的课程”、实践的语言或个体价值标准。如今,数智化、素养化时代勾勒出一个现代化的语境,推动教师从规训化的课程言说目的转向课程育人,采用批判性的课程言说方式... 教师课程话语是对教师课程认识或理解的一种观念反映,可将其理解为“领悟的课程”、实践的语言或个体价值标准。如今,数智化、素养化时代勾勒出一个现代化的语境,推动教师从规训化的课程言说目的转向课程育人,采用批判性的课程言说方式勾勒出以“学”为导向的课程言说范畴,形成了锚定学习者发展的课程目标话语、共享众创生活化的课程内容话语、对话性实践的课程实施话语以及指向过程性发展的课程评价话语。顺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要真正提高以学生、学习、学习发展等为导向的教师课程话语影响力、传播力,需要增强教师学本位的课程语境创设,构建本土化的教师课程言说标准,在促进教师个人课程话语资本积累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课程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话语 课程理解 课程目标话语 课程内容话语 课程实施话语 课程评价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尚荣 田敬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等特点和聚焦教育质量提升、聚焦课程结构改革、聚焦教师能力培养和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 教育质量 课程结构 教师能力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的实现
3
作者 李洪修 丁玉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教师课程决策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公共性行动。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具有公共理性、公共协商、公共制度三种公共表征。具体而言,公共理性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性基础;公共协商有助于教师课程决策共识的达成;公共制度... 教师课程决策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公共性行动。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具有公共理性、公共协商、公共制度三种公共表征。具体而言,公共理性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性基础;公共协商有助于教师课程决策共识的达成;公共制度是教师课程决策的保障。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的实现需要唤醒教师的“公共人”意识;建立教师研究共同体,推动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参与和协商;建立教师公共意志表达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公共生活 教师课程决策 公共表征 公共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转化:意涵、目标及其实现
4
作者 马季 蔡其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教师课程转化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官方正式课程文件精神与要求的领悟、表征和实际操作,将有价值的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转化是课程实施层级中的核心环节,是落实课程政策的... 教师课程转化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官方正式课程文件精神与要求的领悟、表征和实际操作,将有价值的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转化是课程实施层级中的核心环节,是落实课程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课程责任。教师课程转化的理念提出和实践推进,对于提升课程运行效率,增进课程方案落实质量意义重大,有助于消减课程落差,减轻教师课程负荷,重塑教师课程文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必须依靠教师课程转化。实现教师课程转化,需要增强教师价值认同,培育课程转化意识;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生成教学实践智慧;营造专业发展环境,建构专业学习社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转化 课程责任 课程落差 专业学习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决策本性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巧艳 黄甫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建立的"三级分权"型课程体制,通过梳理已有中外文献,尝试对歧义颇多的教师课程决策进行再定义,继而从"意识"和"微观权力"的后现代哲学观点出发,阐述了教师课程决策的群体意向性... 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建立的"三级分权"型课程体制,通过梳理已有中外文献,尝试对歧义颇多的教师课程决策进行再定义,继而从"意识"和"微观权力"的后现代哲学观点出发,阐述了教师课程决策的群体意向性和个体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决策 意识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云峰 朱德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28,共4页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就职于职业学校的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目前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面临着文化性、制度性、主体性等困境。提升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就职于职业学校的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目前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面临着文化性、制度性、主体性等困境。提升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可通过教师加强学习,增强课程意识;学校革新领导理念,实施课程领导;建立以教研团队为载体的研修共同体;将教师课程领导力作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并加强培训等路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教师课程领导力 生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涵、表征及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杜尚荣 游春蓉 朱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7,共6页
课程是实现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载体。教师作为课程执行的直接责任人,其执行水平和效果是反映课程场域中立德树人实现情况的重要指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涵可概括为“五度”,即教师执行课程的法度、教师执行课程的尺度、教师执行课程的... 课程是实现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载体。教师作为课程执行的直接责任人,其执行水平和效果是反映课程场域中立德树人实现情况的重要指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涵可概括为“五度”,即教师执行课程的法度、教师执行课程的尺度、教师执行课程的刚度、教师执行课程的速度、教师执行课程的效度。教师课程执行力具有“知力”“能力”“行力”“效力”四大基本表征。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发挥对正确认识课程、发展课程、以及实现课程育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执行力 课程实施 课程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师一课”活动的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晓宏 杨方琦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110,119,共10页
教师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生成性和主观性等特征。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教师课程资源已经成为现阶段加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在全面理... 教师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生成性和主观性等特征。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教师课程资源已经成为现阶段加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在全面理解"一师一课"活动的目标理念和内容任务的基础上,从培养教师的主动精神、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个层面构建了主体性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并从完善教师的素质结构、发展教师的专业情意、锻炼教师的意志品质和丰富教师的生活体验四个层面构建了素材性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以期引领和促进优质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师一课 优势特色 教师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资源理念引领的“一师一课”活动优化发展策略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方琦 杨晓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一师一课"活动的启动与实施,是顺应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由起步、应用阶段走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教育资源体系的创新模式。"一师一课"... "一师一课"活动的启动与实施,是顺应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由起步、应用阶段走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教育资源体系的创新模式。"一师一课"活动具备的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课程资源开发的生成性和适切性,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等特征和要求,与教师课程资源理论倡导的理念及内涵高度吻合。该文依据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和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可再生性、来源渠道多样性特征等教师课程资源理论基本观点,引领"一师一课"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化发展策略:一是从政策引领、精心组织、宣传推广和科学管理四个维度构建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二是从统一标准与规范接口、优化模块化功能设计、大数据技术支持、对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四个维度优化活动技术支撑环境;三是从提升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技术支持人员的视频制作水平三个维度提升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四是强化同课异构和资源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资源 理念引领 一师一课 优化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领导的概念诠释与研究反思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径言 吕立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对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应基于对其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我国学校情境的不断反思。教师课程领导既是一种课程实践、一种行政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关怀行为。从实践角度看,教师课程领导应以学科领导为基本单位,以知识领导为核心,从领导者的领导到... 对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应基于对其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我国学校情境的不断反思。教师课程领导既是一种课程实践、一种行政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关怀行为。从实践角度看,教师课程领导应以学科领导为基本单位,以知识领导为核心,从领导者的领导到替代领导作为教师课程领导的目标,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为保障。反思目前对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应增加对课程领导中介的研究,并正确认识教师课程领导的差异性,追求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领导 知识领导 替代领导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1
作者 熊才平 张娟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2-84,共3页
押以教师个人主页的形式来展现的网络课程,不仅具有灵活、开放和基于资源的特点,更突出人文关怀因素,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风格。文章结合基层电大教师课程主页设计与创作的实践,就网页的总体设计原则、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和开发步骤... 押以教师个人主页的形式来展现的网络课程,不仅具有灵活、开放和基于资源的特点,更突出人文关怀因素,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风格。文章结合基层电大教师课程主页设计与创作的实践,就网页的总体设计原则、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和开发步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电大 教育信息化 网络课程 主页设计 建构主义 设计原则 教师课程主页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理解的生存论意蕴——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明 姜琪瑞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80,共5页
教师课程理解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教师课程理解并非仅是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旨在实现对课程文本中课程设计者原意的复原,而是在事实上构成了教师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教师对课程文本... 教师课程理解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教师课程理解并非仅是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旨在实现对课程文本中课程设计者原意的复原,而是在事实上构成了教师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教师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先见"构成了理解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理解最终所实现的则是课程意义的不断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理解 视域融合 课程意义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权力的权力“诉求”与“应求”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铁平 封向阳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前有关教师课程权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课程权力运作中的权利保障或专业能力等领域,却忽视了最终真正影响教师课程权力执行效能的并不是教师在课程权力运作中被制度性赋予的权利或教师执行权力的能力,而是教师在权力运作过程中... 目前有关教师课程权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课程权力运作中的权利保障或专业能力等领域,却忽视了最终真正影响教师课程权力执行效能的并不是教师在课程权力运作中被制度性赋予的权利或教师执行权力的能力,而是教师在权力运作过程中所争取到的包含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在内的综合性权力。因此,对教师课程权力执行效能低下的归因,不应将矛头指向"权利"诉求亦或是"能力"诉求,而应转向对"权力"的诉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师课程权力的运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权力 权力诉求 权力应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领导的角色与任务探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郑东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从课程领导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实践等角度,论证教师可以也能够成为课程领导者,进而借鉴国内外有关教师课程领导角色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我国教师课程领导的五种关键性角色:生成者、引领者、促进者、帮助者、塑造者。从角色... 从课程领导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实践等角度,论证教师可以也能够成为课程领导者,进而借鉴国内外有关教师课程领导角色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我国教师课程领导的五种关键性角色:生成者、引领者、促进者、帮助者、塑造者。从角色任务取向出发,指出教师课程领导的五项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领导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转化中教师课程领导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臣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5,共7页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现实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终只有通过教师的校本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适性化课程。在课程校本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同课程开发主体之间的沟通、解释、协商不够充分...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现实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终只有通过教师的校本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适性化课程。在课程校本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同课程开发主体之间的沟通、解释、协商不够充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必然加剧。教师可以缩小本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转化造成的落差,具体而生动地领导着课程,直接决定着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班本课程创生和社团活动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领导的基本取径,教师领导着"教谁向何处去""教学什么""如何教学"和"教学怎样",并通过协商、引领和支持,发挥课程人际领导力,促进社团学习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转化 教师课程领导 课程适合度 班本课程 课程人际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渊源、特征、趋向及反思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栋 杨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较为显性的问题,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主要是诠释学问题对课程理解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领域的兴起,以及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隐匿...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较为显性的问题,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主要是诠释学问题对课程理解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领域的兴起,以及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群差性、顽固性及破坏性等特征,并由局部问题向整体问题演变,是课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并与教学实践进一步结合。这迫使我们对其进行反思:第一,它是否会危急新课程改革;第二,导致其产生的二元对立模式能否被超越;第三,我国中小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课程理解;第四,面对即将全面铺开的新高考范式,它应怎样修正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理解 主观性问题 诠释学问题 激进建构主义 先进理念和模式 课程领域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阶段的教师课程认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解月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课程认同问题是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实施阶段教师课程认同感对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课程实施的角度,以实证的方法对教师的课程认同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教师课程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作出理论探讨,然后根据现... 课程认同问题是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实施阶段教师课程认同感对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课程实施的角度,以实证的方法对教师的课程认同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教师课程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作出理论探讨,然后根据现场听课、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呈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初期阶段教师在课程认同方面的部分状况,最后对教师课程认同程度状况进行讨论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课程认同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教师课程能力审思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教师课程能力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新时期的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一切显性与隐性形式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创生课程等课程活动所需的体力与智力、物质与精神构成的整合系统。从理论逻辑与实践哲学的双重视角看,新时期... 教师课程能力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新时期的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一切显性与隐性形式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创生课程等课程活动所需的体力与智力、物质与精神构成的整合系统。从理论逻辑与实践哲学的双重视角看,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课程理解能力、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及课程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教师课程能力 教师课程能力体系 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2-64,共3页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新课改理念深化的必然表现。教师课程领导具有生成课程意识、营造学习共同体等功能。教师在课程领导过程中拥有教学自主权、课程领导权和专业发展权。现实中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思维惯习的制约、...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新课改理念深化的必然表现。教师课程领导具有生成课程意识、营造学习共同体等功能。教师在课程领导过程中拥有教学自主权、课程领导权和专业发展权。现实中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思维惯习的制约、课程意识的淡薄和课程能力的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困境,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突破:首先,更新观念,激发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其次,创新体制,赋予教师课程领导权力;最后,拓宽途径,提升教师课程领导能力和鼓励交流,构建教师课程领导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领导力 课程意识 课程能力 课程领导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师课程创生的“能量系统”的建构及操作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建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5,共5页
基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诉求,教师的课程创生需从"自为"走向"自觉"。从自为走向自觉除了需要建立和健全课程创生的外部支持系统外,更需要教师自主地合理建构并逐步完善课程创生的内部"能量系统"。具... 基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诉求,教师的课程创生需从"自为"走向"自觉"。从自为走向自觉除了需要建立和健全课程创生的外部支持系统外,更需要教师自主地合理建构并逐步完善课程创生的内部"能量系统"。具体而言,教师课程创生"能量系统"的初步框架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六个要素:一是基础维度,囊括"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二是观念维度,内含"崭新的课程观念"和"觉醒的课程意识";三是能力维度,涵盖对课程的"批判与反思能力"和对课程的"重组与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创生 能量系统 基础维度 观念维度 能力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