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政策回应》介评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莲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5期89-96,共8页
由Patrick C. L. Ng和Esther F. Boucher-Yip合编的《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政策回应》对英语教师能动性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所选文献表明:第一,学界普遍认可教师能动性与外语教育政策存在互动关系;第二,该书主要运用生态理论和... 由Patrick C. L. Ng和Esther F. Boucher-Yip合编的《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政策回应》对英语教师能动性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所选文献表明:第一,学界普遍认可教师能动性与外语教育政策存在互动关系;第二,该书主要运用生态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来解读英语教师如何发挥能动性;第三,行动研究、构架教师共同体和改善外部环境是激发英语教师能动性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育政策 教师能动性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动性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阮晓蕾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本文探究了英语专业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发挥教学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课堂观察和教师日志,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展现了积极的能动信念、将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动实践及作为中介作用的能动倾向。... 本文探究了英语专业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发挥教学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课堂观察和教师日志,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展现了积极的能动信念、将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动实践及作为中介作用的能动倾向。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在拓展教师能动性研究领域、丰富语言教师能动性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可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教师 课堂教学 教师能动性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数字化教研中教师主体性的生态化重构
3
作者 林吉 张岩 胡双双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2-25,共4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研的主体性困境日益凸显。当前,亟须突破行政指令带来的被动执行、技术应用的能力断层、传统教研习惯造成的角色分裂与不合理评价等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研的现实困境。依托生态视域下的教师能...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研的主体性困境日益凸显。当前,亟须突破行政指令带来的被动执行、技术应用的能力断层、传统教研习惯造成的角色分裂与不合理评价等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研的现实困境。依托生态视域下的教师能动性理论,将教师能动性喻为“生态树”,从经验之根、愿景之翼、土壤之力三重维度剖析教师能动性的延伸脉络。要让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研实现应有之义,需要通过重构教研文化生态、打破结构性梗阻、给予精准赋能技术支持等策略,推动教师主体性回归,为基础教育教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研 中小学教研 教师主体性 教研生态 教师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专业素养体系——OECD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兴洲 Lynn Paine 廖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7,共4页
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教师专业素养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围绕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构建全球视野和多元理念下的教师核心素养框架,为我国构建面向未来... 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教师专业素养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围绕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构建全球视野和多元理念下的教师核心素养框架,为我国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素养体系提供了一定启示。在研究立场上,要坚守教师专业素养的本土属性;在研究内容上,要关注教师专业素养的多维层次;在研究路径上,要考量素养体系构建的纵横向度,从而为我国教师专业素养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知识 教师能动性 OECD教师核心素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评教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忠轶 于洪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56,共6页
在学生评教过程中,教师因素、学生个性差异因素和课程因素是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重要维度。本文从教师主观能动性角度切入,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不同课程之间的学生评教比较标准,为科学衡量不同课程教学质量和改革创新学生评教制度提供... 在学生评教过程中,教师因素、学生个性差异因素和课程因素是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重要维度。本文从教师主观能动性角度切入,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不同课程之间的学生评教比较标准,为科学衡量不同课程教学质量和改革创新学生评教制度提供了学理支撑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指标体系 三位一体 教师主观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