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迷失”与“回归”——试论教师自我意识对教师生命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岳欣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4,共4页
教师生命的发展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内在自我意识的唤醒。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遮蔽、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导致了教师生命的工具化和发展的缓慢化。因此,只有唤起教师的自我生命意识、提升教...
教师生命的发展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内在自我意识的唤醒。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遮蔽、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导致了教师生命的工具化和发展的缓慢化。因此,只有唤起教师的自我生命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思考意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使教师生命发展拥有不竭的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生命
意识
自我思考意识
自我
发展
意识
教师生命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
被引量:
11
2
作者
辛继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本笔谈旨在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反思技术时代的教学。现代教学中技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教学工具和手段,而且对于推动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完善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但需要保持警醒的是无处不在、过于强势的技术也给教学和教学中的人带来了无情...
本笔谈旨在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反思技术时代的教学。现代教学中技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教学工具和手段,而且对于推动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完善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但需要保持警醒的是无处不在、过于强势的技术也给教学和教学中的人带来了无情的伤害,与技术的僭越相伴随的是严重的教学危机!辛继湘教授的《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意在思考通过审美精神来解除技术理性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和遮蔽,从而彰显教学的真义和教学人的特质与意义,并唤起人们对教学中人的特质与意义的重视;刘景超博士的《技术时代教学的价值审视》乃是从教学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技术时代的教学价值,即超越技术理性的价值理性;李巧平老师的《从技术到艺术:技术化教学的局限与超越》通过对技术化教学的反思,关注教学从技术走向艺术的人文旨趣,认为教学的魅力不是因为教师高超地运用了教学技术,而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李卯博士的《教学“技术化危机”下教师何以“诗意地栖居”》重在从教师生命发展的视角思考教师如何在技术理性占据主导优势的教学危机时代里摆脱技术的单向束缚,走向“诗意地栖居”;郭宇博士的《技术时代音乐教学的意义缺失与回归》则运用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当下音乐教育的缺失,倡导以技术技巧培养为本位的音乐教育向为了人、体验人、感悟人与表达人的音乐教育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技术时代
技术理性
审美超越
教师生命发展
教学价值取向
诗意地栖居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失”与“回归”——试论教师自我意识对教师生命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岳欣云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4,共4页
文摘
教师生命的发展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内在自我意识的唤醒。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遮蔽、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导致了教师生命的工具化和发展的缓慢化。因此,只有唤起教师的自我生命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思考意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使教师生命发展拥有不竭的内动力。
关键词
自我
生命
意识
自我思考意识
自我
发展
意识
教师生命发展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
被引量:
11
2
作者
辛继湘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文摘
本笔谈旨在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反思技术时代的教学。现代教学中技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教学工具和手段,而且对于推动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完善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但需要保持警醒的是无处不在、过于强势的技术也给教学和教学中的人带来了无情的伤害,与技术的僭越相伴随的是严重的教学危机!辛继湘教授的《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意在思考通过审美精神来解除技术理性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和遮蔽,从而彰显教学的真义和教学人的特质与意义,并唤起人们对教学中人的特质与意义的重视;刘景超博士的《技术时代教学的价值审视》乃是从教学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技术时代的教学价值,即超越技术理性的价值理性;李巧平老师的《从技术到艺术:技术化教学的局限与超越》通过对技术化教学的反思,关注教学从技术走向艺术的人文旨趣,认为教学的魅力不是因为教师高超地运用了教学技术,而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李卯博士的《教学“技术化危机”下教师何以“诗意地栖居”》重在从教师生命发展的视角思考教师如何在技术理性占据主导优势的教学危机时代里摆脱技术的单向束缚,走向“诗意地栖居”;郭宇博士的《技术时代音乐教学的意义缺失与回归》则运用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当下音乐教育的缺失,倡导以技术技巧培养为本位的音乐教育向为了人、体验人、感悟人与表达人的音乐教育回归。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技术时代
技术理性
审美超越
教师生命发展
教学价值取向
诗意地栖居
积极意义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迷失”与“回归”——试论教师自我意识对教师生命发展的作用
岳欣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
辛继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