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分身: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本位人机共教模式 被引量:16
1
作者 廖剑 许邯郸 +2 位作者 刘明 柘龙婷 钟林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3,共9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教师实施精准教学和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捷,但同时也引发了学生过度依赖机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等弊端。基于数字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教师实施精准教学和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捷,但同时也引发了学生过度依赖机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等弊端。基于数字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构的教师本体的数智分身,由于具有外观一致性、反馈智能性、多重分身性、过程监控性与人机协同性等特征,能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本位的人机共教提供适切支持。基于数智分身的人机共教系统涉及学生、教师、数智分身三大主体,包含人机物互联的教育环境和智能支撑技术等核心要素,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当重视从人机协同学习、人机协作教学、师生本体交互等方面设计数智分身参与教学的过程。将数智分身的原型系统应用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开展的研究表明:所提供的辅导内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并完成学习任务;与传统机器智能辅导系统相比,该系统中数智分身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分身 教师本位 人机共教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存在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庆文 曾柏森 《成人教育》 2013年第3期49-51,共3页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需以教师为本位。然而在现实中,工具取向、制度取向和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严重偏离了教师本位。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思潮,肯定个人的价值,从实现路径、保障、目标和归宿为教师本位的教...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需以教师为本位。然而在现实中,工具取向、制度取向和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严重偏离了教师本位。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思潮,肯定个人的价值,从实现路径、保障、目标和归宿为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本位 存在主义 个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弥合:芬兰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曹艳玲 王岩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共12页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教学模式的系统设置,为师范生开展研究活动并运用研究整合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生层次教师所具备高阶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芬兰经验表明,师范生可通过实践型研究联结抽象理论和具象实践,通过构建“理论-研究-实践”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理论-实践鸿沟 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 “研究驱动实践”机制 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再探--以教师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为中心 被引量:12
4
作者 饶从满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7,共15页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CBTE)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一方面有着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以应对问责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着行为主义与系统论提供的理论支撑。CBTE作为一种“结果本位教师教育”,视素养为“做事的能力”,...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CBTE)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一方面有着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以应对问责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着行为主义与系统论提供的理论支撑。CBTE作为一种“结果本位教师教育”,视素养为“做事的能力”,将教师素养界定为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体现的是鲜明的聚焦工作特征的输出取向和注重标准达成的规范取向。CBTE运动以对教师的工作角色进行功能分析的方式选择教师素养,并以明确的、可观察的职场表现术语予以呈现和规定。而且CBTE运动基于扩大教师教育的决策基础的立场,强调让更多的人参与教师素养的选择与确定。CBTE所透示的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促进教师教育由教向学的转变、推动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等意识或理念,符合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CBTE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素养的概念界定清晰度不够,而且取向存在一些偏颇;所选择的教师素养清单不够简明,而且缺乏可靠的效度验证。这些问题也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CBTE逐渐衰落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教师素养 教师教育 素养本位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近变革——“新时代教师计划”(TNE)在大学教育学院的推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展鹏 洪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66,共8页
"新时代教师计划"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于21世纪初开始推行的一项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遭受的批评、教改的共识和前期实践的积累推动了本计划的问世。参与改革的院校在该计划的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将加... "新时代教师计划"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于21世纪初开始推行的一项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遭受的批评、教改的共识和前期实践的积累推动了本计划的问世。参与改革的院校在该计划的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将加强临床教学实践、调整传统师范课程、文理学院参与培养、与中小学开展合作、强化入职环节以及创建证据文化作为改革的重点,其改革成败关系到教师教育能否继续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新时代教师计划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 大学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争议与新动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岚 黄甫全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近年来,美国各种新兴教师资格证书计划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莱文报告"出发,分析介绍了美国高校教育学院在目标、课程、教职员以及研究等方面所遭遇的整体困境,探讨了困... 近年来,美国各种新兴教师资格证书计划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莱文报告"出发,分析介绍了美国高校教育学院在目标、课程、教职员以及研究等方面所遭遇的整体困境,探讨了困境背后所存在的"教师教育的取向"、"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以及"教育学院的性质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心"三大争议,进而通过归纳有代表性的改革项目的基本特征,阐释了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 莱文报告 教师教育取向 基本特征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理念、实施与反思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昌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无论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还是非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都对师资培育和教师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理论脱离实践、教育实习成效不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 教育反思 继续教育 理论假设 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43
8
作者 王潇晨 张善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1,共4页
教师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的探讨可知,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基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须要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素养,包含知识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的探讨可知,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基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须要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素养,包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伦理素养与实践智慧。教师核心素养具有技术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统一、生长性与阶段性共生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本位 师生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十大误区 被引量:5
9
作者 袁作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4年第8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误区 课程改革 教材 教师本位 选修课 课程决策权 校本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万林 徐云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0-460,共1页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的表现 能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少且多为选修课。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是与其他领域的体育工作(如大众健身指导工作、运动训练)相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学学科专业...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的表现 能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少且多为选修课。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是与其他领域的体育工作(如大众健身指导工作、运动训练)相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组织教学和开发、设计、实施课程的教育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异位 回归 教师教育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等待:让学习真实发生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晓波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1,共2页
课堂教学,是等待的艺术。教学等待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任务进度和学情需要而选择的有意义的教学舒缓或中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教学等待的原初思想。教学等待体现了从教师本... 课堂教学,是等待的艺术。教学等待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任务进度和学情需要而选择的有意义的教学舒缓或中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教学等待的原初思想。教学等待体现了从教师本位到学生本位教学立场转换的实践诉求,从知识本位到智慧生成教学方式转换的内在需求.从单向交往到异向交往教学结构变化的现实要求。今天我们面对强势的效率至上的现实教学语境,更需要探索实践教学等待的具体路径.以谋求学校课堂教学生态的实质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 教师本位 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策略 实践诉求 学生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12
作者 孙本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共1页
近世教者,惩于往昔“注入主义”“启发主义”偏于教师本位之非,乃有所谓“自动主义”“自学辅导主义”“儿童中心主义”“学修主义”“动的新教授主义”诸主张。莫不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教者似宜择取其一,以为准绳矣。然余谓教授自... 近世教者,惩于往昔“注入主义”“启发主义”偏于教师本位之非,乃有所谓“自动主义”“自学辅导主义”“儿童中心主义”“学修主义”“动的新教授主义”诸主张。莫不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教者似宜择取其一,以为准绳矣。然余谓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一定之成法,所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主义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教师本位 自学辅导 教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