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家标准框架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晓前 闵兰斌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数字素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179名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 数字素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179名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与“数字化应用”素养水平较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数字鸿沟显著;幼儿园教师年龄和教龄越高,数字素养越低;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显著低于非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加大政策支持,弥合地区与幼儿园之间的数字鸿沟;突出课程育人作用,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推广微认证与微专业,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国家标准 幼儿园教师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契机、实践困境与现实进路
2
作者 曾振华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144-146,共3页
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国际经验借鉴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然而现阶段,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还面临理念滞后、培育系统不健全、主客观因素制约、保障乏力等困境。文章采用经验总结法等方... 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国际经验借鉴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然而现阶段,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还面临理念滞后、培育系统不健全、主客观因素制约、保障乏力等困境。文章采用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提出提升主体意识、构建系统课程体系、优化多元协同培育机制和健全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教师 数字素养 信息技术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军其 刘萌 +2 位作者 吴飞燕 龚蕾 徐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125,共9页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SEM分析发现,乡村教师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内在动机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提升意向,提升意向和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性别、教龄、学历对模型的部分路径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通过fsQCA分析可知,绩效期望是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共有5种不同的组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激发内生动力、满足绩效期望和差异化群体需求、提升便利条件感知等方面促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结论将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浸染下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关系揭示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鑫 孙敏 徐小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随着数字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素养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必备素养,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和发展进程。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便利条件、... 随着数字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素养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必备素养,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和发展进程。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便利条件、技术接受态度和技术应用行为对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调查发现,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态度和数字化行为正向预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并且数字化便利条件通过数字化态度和数字化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教师数字素养产生影响。基于此,建议从筑牢数字素养培育基础、强化主体动力以及强化数字素养培育主体行为三方面着手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数字素养 技术感知 行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基于广东省795名县域中职教师的调查
5
作者 李娅玲 李若梅 +1 位作者 钟唯 陈冬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5-41,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选取广东省795名县域中职教师为样本,调查分析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差异。结果显示: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整体一般,不同教龄、职称...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选取广东省795名县域中职教师为样本,调查分析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差异。结果显示: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整体一般,不同教龄、职称和教学类型的教师数字素养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从提升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意识、健全县域中职学校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县域中职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构建跨域共生的中职教师数字教研共同体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县域中职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赋能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6
作者 秦利 谷双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53-256,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教师数字意识素养、教师数字知识与技能素养、教师数字应用素养、教师数字社会责任素养为依据进行理论研究。由于当前教师数字...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教师数字意识素养、教师数字知识与技能素养、教师数字应用素养、教师数字社会责任素养为依据进行理论研究。由于当前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意识不足、农村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供给不均衡、教师数字素养环境的构建不充分、农村职业教育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滞后等问题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培养教师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确保提供教育数字化的优质资源、着重构建教师数字素养的优质环境、完善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农村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问卷的本土化构建——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红超 朱凯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推动教育数字化,教师是中坚力量。教育部2023年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简称《标准》),为准确评估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供了参照。但是仅有标准尚无法有效诊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状况,测评工具亦不可少。国内外虽然已有一... 推动教育数字化,教师是中坚力量。教育部2023年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简称《标准》),为准确评估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供了参照。但是仅有标准尚无法有效诊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状况,测评工具亦不可少。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教师数字素养评估工具,但并非对标我国《标准》,评估的适切性不高。数字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两大核心内涵,《标准》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以及专业发展5个维度对我国教师数字素养进行了规定。在结合国际主流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标准》进行详细分析基础上,按照“选用经典+自建补充”的方式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问卷。该问卷依次经历四大环节的验证与修订:用于保障内容效度的专家评估与认知审查、用于保障题项区分度与代表性的项目分析、用于保障结构效度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用于保障同类题项聚类效果的收敛效度分析。修订后问卷具备良好的模型拟合度和内部一致性,可用于教师自查、研修项目前后测,以及区域、学校层面的摸排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 测评工具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与培养路径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晓宏 孟宝兴 王丹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心素养相关标准,运用内容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28个三级维度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在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推动师范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筑牢培养底座;构建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主辅并行的培养体系;组建“校内教师+校际教师”两个共同体支撑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实践资源”两个资源库;形成“混合必修+网络选修”两种课程模式;建立师范生数字素养智能测评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数字素养 框架构建 培养路径 教师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浩 刘慧 +1 位作者 宁晨 石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动教育领域创新与变革,引发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教师作为推动教育发展与数字化战略的第一资源,其数字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辨析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耦合的驱动力... 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动教育领域创新与变革,引发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教师作为推动教育发展与数字化战略的第一资源,其数字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辨析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耦合的驱动力,明晰二者之间的耦合逻辑,进而探索二者的耦合作用及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数字化氛围/环境、数字化活动/项目、数字化成果/评控三个阶段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耦合路径。基于加强理论与政策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智能测评保障体系的建设,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保障机制,助推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师数字素养 耦合路径 教育生态 教育数字化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基本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珠三角等地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书兵 姜雨晴 +2 位作者 张学波 崔裕静 刘欢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不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正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其数字素养状况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当前水平如何以及与其课堂教学绩效有何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回应,将有助于指导各地精准...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不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正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其数字素养状况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当前水平如何以及与其课堂教学绩效有何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回应,将有助于指导各地精准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对此,该研究综合采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从实践层面为中小学数字素养培育提出了针对性实施建议,以期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教学绩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雅靓 刘培翔 程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0,共7页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激励机制乏力、供给质量存疑、实践空间狭隘、组织平台缺失的现实困境。为化解这一困境,建议依托数字共同体这一形式,构建“信心增值—互励机制”“资源共建—互递机制“”场域扩张—互访机制”。基于此,...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激励机制乏力、供给质量存疑、实践空间狭隘、组织平台缺失的现实困境。为化解这一困境,建议依托数字共同体这一形式,构建“信心增值—互励机制”“资源共建—互递机制“”场域扩张—互访机制”。基于此,提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策略:塑造教师数字意识新格局,实现“道—术”共生共荣;打开教师数字资源新大门,实现“人—机”有效协同;拓宽教师数字空间新场域,实现“软—硬”互联互通;呈现教师团体新画像,实现“量—质”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共同体 职业院校教师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全球经验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星 金志杰 范国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5,共11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关键动力。为系统呈现近二十年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本研究选取国内外九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文本分析法,对九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总体架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进行剖...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关键动力。为系统呈现近二十年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本研究选取国内外九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文本分析法,对九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总体架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进行剖析,厘清数字化时代教师的价值遵循、生存之需及实践指向。本研究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可能实践路径,包括强化教师数字化伦理与意识,夯实教师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框架 教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功能论视角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可 刘梦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现代化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采用游戏功能论视角,聚焦数字游戏的正向功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字游戏媒介的育人功能,或可创新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路径。在载体层面,应引导教师重新审思数字游戏...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现代化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采用游戏功能论视角,聚焦数字游戏的正向功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字游戏媒介的育人功能,或可创新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路径。在载体层面,应引导教师重新审思数字游戏的前沿科技属性、正向社会价值和教育创新活力。在理念层面,应将“游戏素养”视为教师数字素养的表征之一,向教师阐释数字游戏助力其数字素养提升的可能性,即:以“游戏赋义”激发数字化意识,以“游戏启智”拓展数字化知识技能,以“游戏促教”提升数字化育人能力,以“游戏载道”增强数字社会责任,以“游戏立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践层面,应以“游戏化教学”引领教师数字素养培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数字游戏 功能游戏 游戏化 游戏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循证视域下教师数字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与互鉴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逯行 张硕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数字场景中的教师利用周遭证据、自身经验、共同体互动来塑造自身数字评价能力,以抵抗单一证据造成的评价偏差。研究利用深度访谈,从自主性评价特质、深层性评价认知、实践性评价哲学、开放性评价态度、系统性评价能力五个维度描摹了有... 数字场景中的教师利用周遭证据、自身经验、共同体互动来塑造自身数字评价能力,以抵抗单一证据造成的评价偏差。研究利用深度访谈,从自主性评价特质、深层性评价认知、实践性评价哲学、开放性评价态度、系统性评价能力五个维度描摹了有限循证视域下教师数字评价素养的构成;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对访谈数据编码,发现素养形成过程中教师个体间经验交流互鉴与认知校准机制经历了价值协商、能力对标、情感共振与共识生成。研究发现:共享评价标准、共享失败案例、共享自我指导、共享场域情感是教师数字评价素养不断形成并迈向成熟的必要过程。最后,研究提出推动数智时代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建议:增强教师之间人际信任以促进数字评价经验的共享、培养教师对数据批判性分析的专家直觉以及提供针对性培训和常态化进修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循证 教师数字素养 数字评价素养 构成要素 互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小华 赵子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4-70,共7页
教师数字素养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标的重要观测点,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数字职教新赛道的关键举措。在界定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1055名职校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结... 教师数字素养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标的重要观测点,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数字职教新赛道的关键举措。在界定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1055名职校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意识和责任感较强、对新兴数字技术的学习滞后、数字化应用能力存在短板以及技术实践经历能显著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基于此,应以“课训证赛”的有机融通构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新生态,以场景驱动的科教融汇打造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新引擎,以制度与文化协同共进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数字素养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域下职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羁绊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玲 李桂婷 孙雅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重构了教育生态。置身于教育数字化生态环境中,职教教师亟须提升数字素养以培养数字时代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生态学视角看,职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存在未凸显职教类型特征、缺乏过程性设计、囿于通用式培训及困于... 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重构了教育生态。置身于教育数字化生态环境中,职教教师亟须提升数字素养以培养数字时代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生态学视角看,职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存在未凸显职教类型特征、缺乏过程性设计、囿于通用式培训及困于封闭的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培育主体存在未有效利用生态位原理,未充分体现生态链法则,未个性化贯彻限制因子定律,未针对性破除花盆效应等现实羁绊。要为职业教育数字生态环境中的教师赋能蓄力,其数字素养培育应明晰职教教师生态位,助力边缘区域教师数字素养习得;串联生态发展链,建立系统化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机制;突破限制因子,形成定制化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方案;打破花盆效应,建立开放型的数字素养培育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理论 职教教师 数字素养 数字化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支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17
作者 孔新宇 康红芹 +1 位作者 王志向 戴岭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培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研究基于844名乡村教师的问卷数据,构建“环境—组织—技术—个体”(EOTI)理论框架,剖析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支持体系的实然样态与运行机制,挖掘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 培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研究基于844名乡村教师的问卷数据,构建“环境—组织—技术—个体”(EOTI)理论框架,剖析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支持体系的实然样态与运行机制,挖掘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并测量其相对贡献率。研究发现:(1)个体层面的协作胜任力是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支持体系的“短板”;(2)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在教龄、最高学历、任教学段和学校所属地区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而在性别和职称方面不存在差异;(3)政策支持、管理制度、资源保障和协作胜任力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较大,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1.895%、23.832%、33.280%和15.193%;(4)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支持体系的运行机制呈现为“政策支持→管理制度→资源保障→协作胜任力→数字素养”这一链式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培育 支持体系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技术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柴玉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GAI技术创新引领着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将GAI技术有效融入教学策略是重塑教育形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589位高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在GAI技术与教师教学策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 GAI技术创新引领着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将GAI技术有效融入教学策略是重塑教育形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589位高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在GAI技术与教师教学策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GAI技术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GAI技术与教师教学策略之间没有直接效应,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在GAI技术与教师教学策略之间既发挥独立的中介作用,也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这一机制的成因,并从动力源、行动链与助推剂三个角度提出提升数字素养认知、鼓励问题导向的非正式数字学习、培养和发挥领导教师的领导力以增强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师领导力,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新型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 教学策略 数字素养 教师领导力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19
作者 邓黎 张澍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8-71,共4页
随着数智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教育理念“新”“旧”冲突、教师培训需求错位、评价体系初构未臻等现实困境。为此,应从更新教育理... 随着数智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教育理念“新”“旧”冲突、教师培训需求错位、评价体系初构未臻等现实困境。为此,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拥抱“人机共生”;完善培训机制,激活变革动力;改进评价方式,靶向精准诊断等着手,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数字素养提升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及现实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84,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涵盖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等要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强烈的实践性和突出的综合性等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涵盖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等要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强烈的实践性和突出的综合性等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以及增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因此,需要在精准把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整体状况的基础上,构建进阶式的数字素养提升课程群,以及完善多层次的数字素养保障体系,助力思政课教师在数字技术应用上实现从“不为”到“愿为”、从“愿为”到“能为”、从“能为”到“亲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数字素养 要素架构 价值意蕴 现实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