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跨学科实施研究
1
作者 王兆璟 王禛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8,共8页
当前,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载体,必须重新审视并构想如何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未来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表征为课程目标、内容、情境等寻求标准化,如此虽然确保了课程的专业深度,却隐含控制性导向与规... 当前,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载体,必须重新审视并构想如何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未来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表征为课程目标、内容、情境等寻求标准化,如此虽然确保了课程的专业深度,却隐含控制性导向与规范性特质。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被阻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要突破学科限度。跨学科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应然诉求、实然过程和必然结果。为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跨学科实施亟待开发跨学科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跨学科课程管理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跨学科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师教育课程:意蕴、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修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教师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是塑造教育家精神的基础;教师教育课程作为育师载体,对教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科是教师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依托。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是涵养学科教师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途径。教... 教师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是塑造教育家精神的基础;教师教育课程作为育师载体,对教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科是教师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依托。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是涵养学科教师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途径。教育家精神不仅能促使学科教师教育课程聚焦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教师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更能推动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化落实,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灵魂与动力源泉。根据教育家精神涵盖的六方面内容,结合学科教师教育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个重要专业发展阶段,可以构建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1+X”运行架构。“1”代表教育家精神这一核心价值的一致性,“X”代表不同阶段课程建设的特殊性,具体包括“第一课”(职前培养)、“入职课”(入职培训)和“终身课”(在职进修)三个阶段性课程,并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由此,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设定彰显教育家精神的课程目标,整合关涉教育家精神的内容,运用体现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方法,构建契合教育家精神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引领学科教师全面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学科教师 学科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交替培养:法国教师教育课程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洋 陈云奔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近年来法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多次重大改革,其中关于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养和极具特色的“整合性交替培养”型教师教育课程是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双轨合一式的教师培养机构和多元整合式的教师培养路径,... 近年来法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多次重大改革,其中关于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养和极具特色的“整合性交替培养”型教师教育课程是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双轨合一式的教师培养机构和多元整合式的教师培养路径,继而产生了以行动为导向、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点的整合性交替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培养团队、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以及教学知识的四重整合为原则,加之多种实习方式的交替进行,旨在提供专业化且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时,法国也通过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时分配的有效统整,体现出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与层次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交替培养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课程理念解读与贯彻——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彩燕 肖建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现了"课程即发展资源"的理念,力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适切。创新课程理念,才能形神兼备地贯彻《标准》。遵循《标准》...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现了"课程即发展资源"的理念,力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适切。创新课程理念,才能形神兼备地贯彻《标准》。遵循《标准》的课程理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研制了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新方案,其可以为教师教育机构落实《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理念 发展资源 教师教育课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汪明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于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必须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乐 郭绍青 陈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08,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文章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衍变视角出发,在分析课程内容衍变的基础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文章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衍变视角出发,在分析课程内容衍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出了面向职前教师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期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全新的视角,从而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教育课程 内容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K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谢赛 胡惠闵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8,共4页
学科教学知识(PCK)由美国学者L.S.Shulman于1986年首次明确提出。此后,有关它的研究与日俱增。从最初静态的PCK,到强调动态的PCKg,再到整合技术的TPCK,过去的20多年记录下了PCK每一步的发展。究竟PCK对教师教育课程有什么样的启示?它在... 学科教学知识(PCK)由美国学者L.S.Shulman于1986年首次明确提出。此后,有关它的研究与日俱增。从最初静态的PCK,到强调动态的PCKg,再到整合技术的TPCK,过去的20多年记录下了PCK每一步的发展。究竟PCK对教师教育课程有什么样的启示?它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可扮演怎样的角色?本研究在梳理完PCK的发展历程后,从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及教师资格考试两个维度探讨了它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PCK 教师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业资格新要求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省思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柳 赵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课程是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科学发展。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阵地,更应该立足社会发展,在造就一批应知、会做、愿持且具有实践反思与终身理念的中小学师资队伍这一"主观愿景... 课程是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科学发展。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阵地,更应该立足社会发展,在造就一批应知、会做、愿持且具有实践反思与终身理念的中小学师资队伍这一"主观愿景"上,系统审视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厘清其与从业资格新要求的不适应表现,继而从明确培养目标、实现教师"养、训、研"一体化,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实施、内化教师素养,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保证课程实施效果,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等方面,来寻求改革并建构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变化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资格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开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研究--以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教学”的建设为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蒋立兵 陈佑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49,共4页
"开放教育资源""微课""翻转课堂"显著地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培养现代教师的主要手段,理所当然要积极回应这种变革。研究在分析开放资源对教师教育特殊价值的基础上,以"... "开放教育资源""微课""翻转课堂"显著地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培养现代教师的主要手段,理所当然要积极回应这种变革。研究在分析开放资源对教师教育特殊价值的基础上,以"有效教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师教育课程开放资源的建设经验及开放资源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比分析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开放资源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激发与维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的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建构与迁移应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开放资源及其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对资源建设者的专业素养、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开放资源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教育课程的精神关注:文化·伦理·智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文化 伦理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种整合的观点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从教师知识的性质及其生成机制出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遵循整合性、联系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具体来说,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要秉持探...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从教师知识的性质及其生成机制出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遵循整合性、联系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具体来说,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要秉持探究取向,并且要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实践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 实践性知识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视域下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转向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勇 钱琴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传统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更为关注师范生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对实践智慧不够重视。近年来哲学界兴起的实践哲学转向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道德实... 传统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更为关注师范生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对实践智慧不够重视。近年来哲学界兴起的实践哲学转向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道德实践,应是与师范生的伦理养成和道德实践密不可分的。师范生在课程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学识与技能,更是真实课堂情境所需要的道德实践与人文素养。其次,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审美实践,是"成就教师"的学问,承认并显现教学在其复杂性、多元性与丰富性中体现的美。再次,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还应走向智慧实践,不仅关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更关注其智慧实践的生成与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实践哲学 道德实践 审美实践 智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磊 刘娟 +1 位作者 崔倩 余海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2,共6页
教师教育课程在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培养数学教育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同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尽相同,甚至部分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就显... 教师教育课程在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培养数学教育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同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尽相同,甚至部分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并结合OBE理念,通过对比分析9所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本科高校数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挖掘他们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异同点,并结合相关政策找到他们的不足之处,得到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更深层次理解。最后,结合以上对比研究的结果,为数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一套完整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师范类专业认证 OBE理念 教师教育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精神转向”的重要路径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磊 栗洪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2,共3页
为确保培养出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教师,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精神转向"。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复合体,而其中最优秀、最值得当代人传承与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人... 为确保培养出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教师,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精神转向"。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复合体,而其中最优秀、最值得当代人传承与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和人文精神,所以在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添设经过"重新定义"的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开展人文色彩浓厚的"新"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教师的人文底蕴、民族精神和专业信仰,是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精神品质",使其实现"精神转向"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 精神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婷婷 张岩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探索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选择某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大二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大学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单因素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大学课堂... 为了探索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选择某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大二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大学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单因素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学习效果、学生忠诚度和课堂教学总体效果上都具有显著性效果。最后,根据教学实验反馈,就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教育课程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精神”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述评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瑾 姜勇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7,共6页
近年来,为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帮助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新加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主旨是关注教师的"精神"养成。与以往的技术和实践取向明显不同,"精神"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并不是仅仅帮... 近年来,为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帮助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新加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主旨是关注教师的"精神"养成。与以往的技术和实践取向明显不同,"精神"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并不是仅仅帮助师范生成为一个精通教育程序、方法和技能的教育者,而是要懂得怎样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陶冶,并且在学习中积极鼓励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新加坡的"精神"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帮助教师理解新的时代、新的学习环境,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挑战力的精神。其次,帮助教师不断形成良好的人文伦理精神与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三,帮助教师逐步形成教育的专业信念与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教师教育课程 精神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导向的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坤庆 胡中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3-88,共6页
在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发展中,核心环节就是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实现途径。实践证明,以下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实践导向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发展中,核心环节就是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实现途径。实践证明,以下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实践导向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教师教育课程在学分构成中的比重;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从根本上实现大学教学方式的转换;全面实施教师教育技能训练达标测试制度;强化教师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国家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与服务实验区,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实践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开发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应从具体到抽象;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应联系学习者的经验,并综合运用多种探究取向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高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7
19
作者 沙显杰 李德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给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在反思传统师范教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建教师教育课程及进行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教师教育课程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桂香 冉令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9-192,206,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美国一百多年来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并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主要结论:美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起步于医学,在转向教育学后经历了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历程。建议:我国体育教...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美国一百多年来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并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主要结论:美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起步于医学,在转向教育学后经历了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历程。建议: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精神;借助其他学科的成果发展交叉学科,促进课程的科学化;加强课程的通识性与实践性,以培养教学实践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教育课程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