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形态视角下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演变分析
1
作者 郭芳 朱旭东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共11页
可实践性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认同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历史演变是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联邦政府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主要以自由主义与保... 可实践性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认同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历史演变是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联邦政府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主要以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博弈为核心经历三个阶段,教师教育治理理念也随之呈现相应的不同特征。一是20世纪20年代之前古典自由主义统摄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保持平衡的阶段,教师教育治理坚持联邦政府的不干预主义。二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打破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平衡,形成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自由主义,教师教育治理强调经济角度的政府间接干预。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无法统一美国社会的思想与文化,导致左翼激进主义和右翼保守主义同时走上政治舞台,形成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共存,教师教育治理理念表现为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合流的政府基于标准/结果的问责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教师教育治理理念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治理:科学内涵、困境分析及其消解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冬冬 李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8,共5页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治理是教育治理的微观范畴。在推进教师教育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治理结构、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困境。消解教师教育治理困境,应健全以"多元合作、民主制衡"为核心的教师教...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治理是教育治理的微观范畴。在推进教师教育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治理结构、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困境。消解教师教育治理困境,应健全以"多元合作、民主制衡"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治理结构,采用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为本位的教师教育治理范式,优化以"管、办、评"为手段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治理 治理结构 治理范式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瑞小学教师教育治理方式及培养机制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1-34,共4页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合理的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和系统高效的教师培养机制。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和瑞士图高教育大学在小学教师教育领域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对比两所学校在教师教育治理工作中的角色以及教师培养机制上的...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合理的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和系统高效的教师培养机制。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和瑞士图高教育大学在小学教师教育领域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对比两所学校在教师教育治理工作中的角色以及教师培养机制上的差异,让两国在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特色经验得以展现和检视,以此引发思考,为进一步创新我国教师教育机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教师教育治理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治理中的“双重协同难题”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伍红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模式,实现教师教育治理创新。具体地说,教师教育治理创新不是关注所有问题,而是抓制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难题,即教师教育内部与外部协同的"双重协同难题"。为此,在师范院校内部,需要加强师范生学习社区与生活社区两大空间的整合与治理,促使解决由专业性与师范性矛盾引发的内部协同问题。在师范院校外部,通过"主动让利"和"边界领导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有效解决教师教育外部协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治理 协同难题 治理创新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卫教师教育的公共性——公共治理视野下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跃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7,共5页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教育,兼具国家公共性、社会公益性和个人私益性。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建构多元主体、民主决策、相互制衡的教师教育治理范式,并将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等公民素养的...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教育,兼具国家公共性、社会公益性和个人私益性。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建构多元主体、民主决策、相互制衡的教师教育治理范式,并将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等公民素养的未来教师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的公共性 教师教育治理 多元主体 公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一种“教师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
6
作者 康晓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57-64,共8页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关于“教师教育体系”话语表达的基本逻辑是“善”的教师需要“善”的教师教育活动,“善”的教师教育活动需要“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追求“善”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教师教育活动 教师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域理论的学前教师教育UGK治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史妍 赵晓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2-38,共7页
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学前教师教育逐渐走向融通、开放、多元的治理格局,这既是培育高素质学前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场域理论视角下,学前教师教育治理是幼儿师范院校(U)、政府(G)... 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学前教师教育逐渐走向融通、开放、多元的治理格局,这既是培育高素质学前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场域理论视角下,学前教师教育治理是幼儿师范院校(U)、政府(G)、幼儿园(K)三方治理主体基于“学前教师教育”核心议题与公共事务历史生成的客观关系网络。推进学前教师教育治理向高质量发展,要疏通UGK三方治理主体协同共生的治理目标逻辑,架构UGK多元共治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型,重塑UGK精神共契的学前教师教育文化,进而为高质量学前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推力和文化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学前教师教育治理 UGK治理模式 教师教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教师教育“善治”之道:锤炼区域强师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晓 吴蔚然 李大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教师教育治理成效对于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区域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出从教师教育治理视角谋求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呈现具体行动与经验。一是注重系统性... 教师教育治理成效对于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区域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出从教师教育治理视角谋求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呈现具体行动与经验。一是注重系统性,突出教师教育顶层设计;二是注重协同性,依托U-G-S协作模式实现智慧凝聚;三是注重专业性,探索区域教师研修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育治理 区域教师培训 U-G-S协作模式 教师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中小学教师研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0
9
作者 容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95,共7页
与未来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相比,与新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多层次的变革相比,处于转型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观念滞后、课程僵化、评价失效、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等问题,这种以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继续教育与以服务性和奖励... 与未来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相比,与新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多层次的变革相比,处于转型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观念滞后、课程僵化、评价失效、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等问题,这种以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继续教育与以服务性和奖励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改革背道而驰。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编制问卷,以全国33个省区的3465名教师为样本开展调查研究。该文在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本质上,提出教师教育的改进建议: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认定政策;改进学习形态,应用技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区域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研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基于APP的众包众创教师研修等新模式,旨在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以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治理 “互联网+” 教师研修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