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再探--以教师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为中心 被引量:12
1
作者 饶从满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7,共15页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CBTE)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一方面有着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以应对问责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着行为主义与系统论提供的理论支撑。CBTE作为一种“结果本位教师教育”,视素养为“做事的能力”,...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CBTE)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一方面有着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以应对问责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着行为主义与系统论提供的理论支撑。CBTE作为一种“结果本位教师教育”,视素养为“做事的能力”,将教师素养界定为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体现的是鲜明的聚焦工作特征的输出取向和注重标准达成的规范取向。CBTE运动以对教师的工作角色进行功能分析的方式选择教师素养,并以明确的、可观察的职场表现术语予以呈现和规定。而且CBTE运动基于扩大教师教育的决策基础的立场,强调让更多的人参与教师素养的选择与确定。CBTE所透示的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促进教师教育由教向学的转变、推动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等意识或理念,符合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CBTE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素养的概念界定清晰度不够,而且取向存在一些偏颇;所选择的教师素养清单不够简明,而且缺乏可靠的效度验证。这些问题也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CBTE逐渐衰落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教师素养 教师教育 素养本位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近变革——“新时代教师计划”(TNE)在大学教育学院的推进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展鹏 洪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66,共8页
"新时代教师计划"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于21世纪初开始推行的一项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遭受的批评、教改的共识和前期实践的积累推动了本计划的问世。参与改革的院校在该计划的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将加... "新时代教师计划"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于21世纪初开始推行的一项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遭受的批评、教改的共识和前期实践的积累推动了本计划的问世。参与改革的院校在该计划的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将加强临床教学实践、调整传统师范课程、文理学院参与培养、与中小学开展合作、强化入职环节以及创建证据文化作为改革的重点,其改革成败关系到教师教育能否继续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新时代教师计划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 大学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争议与新动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岚 黄甫全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近年来,美国各种新兴教师资格证书计划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莱文报告"出发,分析介绍了美国高校教育学院在目标、课程、教职员以及研究等方面所遭遇的整体困境,探讨了困... 近年来,美国各种新兴教师资格证书计划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莱文报告"出发,分析介绍了美国高校教育学院在目标、课程、教职员以及研究等方面所遭遇的整体困境,探讨了困境背后所存在的"教师教育的取向"、"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以及"教育学院的性质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心"三大争议,进而通过归纳有代表性的改革项目的基本特征,阐释了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 莱文报告 教师教育取向 基本特征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理念、实施与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昌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无论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还是非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都对师资培育和教师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理论脱离实践、教育实习成效不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 教育反思 继续教育 理论假设 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万林 徐云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0-460,共1页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的表现 能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少且多为选修课。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是与其他领域的体育工作(如大众健身指导工作、运动训练)相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学学科专业...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的表现 能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少且多为选修课。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是与其他领域的体育工作(如大众健身指导工作、运动训练)相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组织教学和开发、设计、实施课程的教育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异位 回归 教师教育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