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要素研究——情境适应性与预期纯收益视角
1
作者 辜刘建 袁济方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4,共17页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情境适应性和预期纯收益双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中权利义务、培养体系及教师资格制度等要素的研究发现,教师教育政策变迁通常源于低情境适应性与低预期纯收益,从师范生免费到收费再到免费...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情境适应性和预期纯收益双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中权利义务、培养体系及教师资格制度等要素的研究发现,教师教育政策变迁通常源于低情境适应性与低预期纯收益,从师范生免费到收费再到免费的权利义务调适、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以及三级培养体系向二级培养体系的过渡,均展现为长周期、以点带面的渐进性变迁;公费师范生取代免费师范生反映出低情境适应性与高预期纯收益的双重变迁动力;随着政策知识的外溢和决策部门的前瞻性布局,尽管二级培养体系具备良好的情境适应性,但新三级培养体系因更高的预期纯收益,在各方利益主体的合作支持下,通过创建示范推动预见性变迁;政策要素的核心信仰具备高情境适应性与变迁的低预期纯收益特征,权利义务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教师资格制度对师德师风的重视以及培养体系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坚持,通常通过政策表层信仰的调整得到强化。基于教师教育政策要素的演进趋势,教育主管部门及培养单位可综合运用四种政策变迁机制以优化教师教育政策要素,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政策 政策变迁 政策要素 情境适应性 预期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野下教师教育政策的伦理诉求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红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和谐社会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状态,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凸显其伦理精神。以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审视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可以发现其存在工具化、精英化、城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和谐社会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状态,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凸显其伦理精神。以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审视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可以发现其存在工具化、精英化、城市化等伦理缺失。复归教师教育政策的教师专业发展权利本位、建立健全教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民主参与制度以及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则成为和谐社会教师教育政策伦理建构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教师教育政策 伦理诉求 伦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域下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以OECD 2008-2019年教师教育政策为例
3
作者 王晓丽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4-83,共10页
OECD组织及其成员国围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颁布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政策,对各国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对OECD组织及其成员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梳理,发现近十年来OECD教师教育政策主要聚焦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选拔和... OECD组织及其成员国围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颁布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政策,对各国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对OECD组织及其成员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梳理,发现近十年来OECD教师教育政策主要聚焦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选拔和招募优质教师、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革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同僚协作学习、教师评价及区域教师均衡发展等议题,体现出目标多元性、利益主体多样性、以项目运行方式生成教师教育政策及政策制定注重实际情况等特征,对于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 教师教育政策 经费投入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师教育政策:历史进程、伟大成就与发展愿景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广 李欣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历史。党的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深重国难中卓绝探索时期、百业待兴中艰难构建时期、改革开放中凸显特色时期、现代化进程中高速发展时期以及... 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历史。党的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深重国难中卓绝探索时期、百业待兴中艰难构建时期、改革开放中凸显特色时期、现代化进程中高速发展时期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引领时期五个重要阶段。党的百年教师教育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良性运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优势,培养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优秀教师队伍,推进了我国教师教育学科体系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社会与经济地位。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教师教育政策将更加体现鲜明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人文关怀,持续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教育制度体系和加强信息化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师教育政策 百年历程 伟大成就 发展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政策视阈下职前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国际比较研究
5
作者 严虹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1期71-79,共9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仍然是我国未来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研究基于澳大利亚、中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美国教师教育政策文本,分别从职前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对我...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仍然是我国未来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研究基于澳大利亚、中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美国教师教育政策文本,分别从职前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对我国的启示:1.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进一步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意识的形成。2.“专业理念和师德”内容领域有待进一步细化具体要求,提升可操作性;3.进一步培养职前教师进行“差异性教学”的能力;4.进一步强化职前教师运用ICT实施教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专业素质 比较研究 教师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大学体制改革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创新 被引量:3
6
作者 金礼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见证了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师范大学在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过程中,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教师教育特色工程,"做优做强"教师教育... 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见证了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师范大学在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过程中,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教师教育特色工程,"做优做强"教师教育,需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构筑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政策新体系,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 体制改革 专业化 教师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中国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93,共3页
近年来,随着"非定向型"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开放化格局业已形成,"一级师范"发展迅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备受关注;然而,教师教育特质弱化、培养方式僵化、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亟须加快"教师... 近年来,随着"非定向型"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开放化格局业已形成,"一级师范"发展迅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备受关注;然而,教师教育特质弱化、培养方式僵化、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亟须加快"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创新教师知识结构,加强投入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政策演变 被引量:5
8
作者 傅树京 卢新迪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30多年来,关于学历的政策演变是:小学教师中师化、专科化,未来将达到本科化;初中教师专科化、本科化,未来达到研究生比例化;高中教师本科化、硕士生比例化,未来达到研究生高比例...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30多年来,关于学历的政策演变是:小学教师中师化、专科化,未来将达到本科化;初中教师专科化、本科化,未来达到研究生比例化;高中教师本科化、硕士生比例化,未来达到研究生高比例化。为此,通过职后教师培训和职前教师培养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追求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价值理念为学历提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发展,最终促进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历层次 中小学教师 教师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自主培养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
9
作者 朱旭东 《教育家》 2023年第45期1-1,共1页
教师自主培养是一个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命题,其涉及三个问题:自主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什么教师要自主培养?教师如何自主培养?前两个问题早有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我们要自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 教师自主培养是一个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命题,其涉及三个问题:自主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什么教师要自主培养?教师如何自主培养?前两个问题早有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我们要自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自主培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其中包含了教师培养的两个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目标和终身追求的高级目标,也即回答了“为什么培养”的问题。至于“如何培养”,无论是党和国家出台的教师教育政策,还是教师培养和培训、教研机构开展的教师教育模式,实际上都致力于培养“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模式 教研机构 教师培养 教师专业成长 自主培养 教师教育政策 培养塑造 学生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