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师教学素养的框架构建与保障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小勤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5,共5页
发展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不仅是顺应智慧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突破,更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体系人机协同、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智慧教育视域下,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程度为参考,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规范性原则,梳理智慧教育现... 发展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不仅是顺应智慧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突破,更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体系人机协同、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智慧教育视域下,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程度为参考,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规范性原则,梳理智慧教育现状,从数字教育专业素养、数字教育实践素养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构建教师教学素养框架。为进一步发展教师教学素养,使其符合智慧教育根本需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理念和意识,学校及相关部门要根据教育需求逐步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从卓越教师团队和研修团队建设两方面构建智慧教育教学实践共同体,同时分阶段为教师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为智慧教育人机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师教学素养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升:价值、挑战及进路
2
作者 魏显勇 刘珈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24-29,共6页
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迫在眉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变革为培育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供了便捷支架。借助SAMR模型分析框架,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升的效能体现在对... 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迫在眉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变革为培育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供了便捷支架。借助SAMR模型分析框架,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升的效能体现在对跨学科教学知识的工具替代、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行为增值、跨学科教学情意的旨趣修正以及跨学科教学专业发展的生态重塑,同时也存在着工具依赖弱化了跨学科知识学习的纵向深度、增值错觉虚化了跨学科能力生成的实践效度、修正局限钝化了跨学科情意涵养的主体温度、重塑失衡淡化了跨学科专业发展的共生力度等负能挑战。通过打造人机协同知识生产新范式、培育高阶素养融合生长新机制、塑造人师主体情意浸润新生态、完善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新格局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 SAMR棋型框架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文化提升旅游专业数学教学素养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琼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186-186,共1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亦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通过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发现和挖掘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亦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通过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发现和挖掘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学习与茶相关的数学知识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中突出不同专业数学课的特点,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文化 旅游专业数学 教师教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科学研究在创新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基于对化学奖项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诸玉峰 贺天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13,共5页
基础科学研究在创新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导向作用是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创新成果反馈实现的,通过对化学奖项分析发现,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和技术需求层面。中学阶段... 基础科学研究在创新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导向作用是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创新成果反馈实现的,通过对化学奖项分析发现,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和技术需求层面。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创造力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很有必要。中学阶段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丰富中学阶段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科史教学的内容和STS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师单科教学的综合素养;准确定位学校的创新职能,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创建教师提升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科学研究 创新教育 化学奖项 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素养 学校创新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