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任力导向和功能定向的中小学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武爱红 张青 +2 位作者 吴佳洺 谢俊霞 武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47,共9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胜任力导向和功能定向的中小学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方法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根据中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胜任力导向和功能定向的中小学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方法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根据中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国家政策文件,运用RCF和ICF,系统分析中小学融合教育教师所需的核心胜任力,构建胜任力导向和功能定向的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结果融合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核心胜任力由4个维度构成。在专业认同与伦理维度,教师需要建立坚定的融合教育价值观,能够运用ICF框架全面理解学生的功能表现和发展需求。在融合性教学与支持实践维度,强调基于功能评估的包容性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灵活运用通用设计原则、创设无障碍学习环境以及实施多元评估。在协同合作与沟通维度,要求教师善于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支持网络,并具备跨专业团队协作的沟通技巧。在持续反思与专业发展维度,关注教师的持续学习与专业成长。基于这一胜任力模型,研究构建了包含理念与基础、教学与支持核心技能、协作与拓展、实践反思与研究4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论基于ICF和RCF,建立了胜任力导向和功能定向的培训课程体系,为提升我国融合教育师资质量提供了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教师胜任力 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康复胜任力架构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