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观变化下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关系之演进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算荣 张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81,共6页
人类对知识的看法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伴随着对“客观的绝对真理”知识观的打破到对“建构的动态生成”知识观的确立,人在其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逐渐得到接纳和认可。这种知识观的演变映射到课程、教师和学生的三者关系中,呈现出四种不同... 人类对知识的看法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伴随着对“客观的绝对真理”知识观的打破到对“建构的动态生成”知识观的确立,人在其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逐渐得到接纳和认可。这种知识观的演变映射到课程、教师和学生的三者关系中,呈现出四种不同课程教学形态及相应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关系图式。忠于课程原意的服从关系和符合取向的课程教学;忠于课程精神的理解关系和适应取向的课程教学;基于课程精神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取向的课程教学;基于师生需求的互动关系和开放取向的课程教学。遵循以上发展脉络,基于对个体的、经验的、情境的知识的认可,教师和学生地位在三者关系中应有进一步上升。基于这一认识,在对高校师范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完全”开放和自主创生的生长式自本课程教学模式。这里,课程内涵、目标、框架、内容、教学和评价是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和合作而共同创造。这一模式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性、生成性课程,是对第一种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的完全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 课程、教师和学生关系 生长式自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双向参与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一种有效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聂立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教书育人 科研活动 双向参与 教师和学生 教师参与 高校教师 非智力因素 学生科研 学生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培养失败者──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呼声
3
作者 鲁瑞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0,共1页
一位曾经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也厌学了。厌学的原因是“屡战屡败”、“一直往下降”的成绩,使她怀疑起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而偶尔激起的“屡败屡战”的雄心,也会被课间发回的试卷上的不好成绩击得粉碎。面对即... 一位曾经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也厌学了。厌学的原因是“屡战屡败”、“一直往下降”的成绩,使她怀疑起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而偶尔激起的“屡败屡战”的雄心,也会被课间发回的试卷上的不好成绩击得粉碎。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她迷惘了,“实在振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和学生 应试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示范学校 教学实践 学习能力 科学评价 封闭式教育 学生日记 升学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学生一次当“教师”的机会
4
作者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2,共1页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教我们的一位老师讲课挺认真挺努力,但总是讲得不清楚,有些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我和同学们都听得如坠云雾之中。当时,我内心有个冲动的想法,“让我上去讲吧,也许同学们会喜欢”。后来回想起来,我...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教我们的一位老师讲课挺认真挺努力,但总是讲得不清楚,有些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我和同学们都听得如坠云雾之中。当时,我内心有个冲动的想法,“让我上去讲吧,也许同学们会喜欢”。后来回想起来,我常常反思:我当时的想法对吗?是对老师不尊重吗?是有些狂妄骄傲了吗?直至读了一些教育科学理论,我才有所释然:其实在教室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还应该有两种角色—“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理论 老师 小学三年级 讲课 尊重 教师和学生 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首届职高财经专业教师、学生技能竞赛
5
作者 陶侃 《职教论坛》 1997年第3期34-34,共1页
浙江省首届职高财经专业教师、学生技能竞赛本刊讯:由浙江省教科院职成教所组织的全省首届职高财经教师技能竞赛和学生电脑汉字录入竞赛,近日分别在潇山城厢职业高中和杭州职业电子高中举行。来自全省11个市(地)100余名选手参... 浙江省首届职高财经专业教师、学生技能竞赛本刊讯:由浙江省教科院职成教所组织的全省首届职高财经教师技能竞赛和学生电脑汉字录入竞赛,近日分别在潇山城厢职业高中和杭州职业电子高中举行。来自全省11个市(地)100余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本次财经教师技能竞赛和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专业 学生技能 浙江省 技能竞赛 教师和学生 职高 学生电脑 汉字录入 职业高中 推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软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志宏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师和学生 学校环境 学生心理健康 身心发展 心理健康状况 自我认识 教育理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硬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学业乐观: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合力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文梅 吕红梅 +1 位作者 严文蕃 郭芳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51,共6页
学校学业乐观是教师群体对教与学的积极信念与态度及由此形成的良好学校氛围,由注重学业成就、教师集体效能感以及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这三个协同作用的成分构成。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先前的学习成就等因素相比,学校学业乐观更能稳... 学校学业乐观是教师群体对教与学的积极信念与态度及由此形成的良好学校氛围,由注重学业成就、教师集体效能感以及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这三个协同作用的成分构成。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先前的学习成就等因素相比,学校学业乐观更能稳定而显著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学业乐观概念的提出及结构成分的确立源自积极心理学、学校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学业乐观 注重学业成就 教师集体效能感 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黎加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知识体系 课程教材 计算机网络 高度信息化 新教材 新课程体系 教师和学生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彤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3-55,共3页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张彤西南师范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多样化的关系。本文主要试图从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角色关系以及道德关系方面探讨师生关系合理的存在形式。我们都十分清楚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张彤西南师范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多样化的关系。本文主要试图从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角色关系以及道德关系方面探讨师生关系合理的存在形式。我们都十分清楚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效果。人际关系这个概念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师生关系 角色关系 道德关系 心理关系 教师和学生 个性化 道德教育 特殊性 道德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组学习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维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2,37,共4页
论小组学习DwightWAllen(美)王维平译山西省教育学院外语系1.小组学习的目的小组学习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可达到以下目的:a,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b,了解学生对有关某些特别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c,鼓励学生在学习中... 论小组学习DwightWAllen(美)王维平译山西省教育学院外语系1.小组学习的目的小组学习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可达到以下目的:a,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b,了解学生对有关某些特别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c,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合作;d,使学生得以互相提供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学习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和学生 小组活动 分配学习 教育学院 课堂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文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5-16,25,共3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课业负担过重的种种表现、严重危害以及形成的多种原因,许多同志都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这对提高人们认识、统一思想是十分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课业负担过重的种种表现、严重危害以及形成的多种原因,许多同志都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这对提高人们认识、统一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减轻学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产出 课业负担过重 过重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 教学投入 课堂教学活动 效率观念 教师和学生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的客体论与主体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崴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0-11,共2页
教育管理的客体论与主体论华南师大教育系黄崴一客体管理,指在教育管理中把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管理者是主动的,而被管理者是被动的;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地位上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处于权威地位,而被管理者... 教育管理的客体论与主体论华南师大教育系黄崴一客体管理,指在教育管理中把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管理者是主动的,而被管理者是被动的;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地位上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处于权威地位,而被管理者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处于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客体论 被管理者 学校组织 主体管理 自主性 管理过程 教师和学生 学校领导者 教育行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关系的变化彰显教育智慧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建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20-20,共1页
"关系"一词的内涵是极其深刻的,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人与人之间总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关系。当家长把他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时,师生关系便建立了。而在具体的教育场景或教育事件中,又会产生新的关系,我们姑且称... "关系"一词的内涵是极其深刻的,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人与人之间总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关系。当家长把他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时,师生关系便建立了。而在具体的教育场景或教育事件中,又会产生新的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AB"关系。"AB"关系,即是说,学生犯错后站在老师面前,教师和学生此时便形成这种关系。最常见的关系便是"A→B",看箭头的方向便能看出——"我"(A——教师)教育"你"(B——学生),把我的"教育"传输给"你","你"只能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智慧 学生犯错 教育场景 教师和学生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师生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锐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4-86,147,共4页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因素,他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的产物,这必然导致教学主体观念、活动方...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因素,他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的产物,这必然导致教学主体观念、活动方式、职能诸方面的变化,就是说,再新的教学技术都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学活动中的人这一复杂因素上,“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在是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考虑教育主体的联系时,教育技术的整个意义和价值才能体现出来。”[1]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 教师和学生 中师生 教师的作用 教学活动 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还是融合——对当前日本教育信息化及电子教科书开发应用状况的评析
15
作者 王保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共5页
日本对以电子教科书为标志的新的教育信息化推出了新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而且非常重视教育现场的教师和学生对电子教科书等新教育媒体的意见和态度。从政策措施到教育现场的实证研究和调查分析说明,以电... 日本对以电子教科书为标志的新的教育信息化推出了新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而且非常重视教育现场的教师和学生对电子教科书等新教育媒体的意见和态度。从政策措施到教育现场的实证研究和调查分析说明,以电子教科书为标志的新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不是对传统教科书乃至教育和学习的革命,电子教科书与传统教科书在教育和学习中相得益彰,内化形成一线教师、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新的思想和范式,是各种教育理念与实践相互碰撞共同演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教科书 教师和学生调查 教育技术 生成性 经验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赏心乐事
16
作者 冯晓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了赏心乐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福禄贝尔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语文 :教育 榜样 汗水 教师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Web应用于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学斌 万勇 张建萍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5-98,共4页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人们试图将Web应用于教育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有关背景之后,指出了将Web应用于教育应遵从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WEB应用 教育技术 教师和学生 合作学习 对教育的影响 教与学 教育目的 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超文本方式
全文增补中
从阶段差异潜在特征看教学关系争论
18
作者 于珍彦 《大学教育科学》 1994年第3期41-44,共4页
从阶段差异潜在特征看教学关系争论于珍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问题,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就是在这个核心理论问题的研究上,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长期的争... 从阶段差异潜在特征看教学关系争论于珍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问题,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就是在这个核心理论问题的研究上,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长期的争论不休呢?本文从教学过程的阶段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观点 教学关系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 学生主体 差异特征 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和学 地位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教育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瑾瑜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32,共4页
远距离教育(亦称远程教育)是指采用函授、广播、电视以及其他新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形式。它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由函授教育的初级形式向视听传播技术的发展,今天又转向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化技术为标志的“第... 远距离教育(亦称远程教育)是指采用函授、广播、电视以及其他新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形式。它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由函授教育的初级形式向视听传播技术的发展,今天又转向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化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远距离教育”阶段。远距离教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教育 师生沟通 终身教育 学习化社会 现代远距离教育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和学生 建构主义 远距离学习 技术创新
全文增补中
远距离教育九十年代初的定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德斯蒙德.基更 丁新 《开放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12-15,11,共5页
对人来说,渴求知识是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23年) 本文的目的是使读者能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在文献中遇到的名词术语的困惑,系统地表述正在研究的这一领域的定义。作为定义,就是一种工具,是用来排除对那些... 对人来说,渴求知识是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23年) 本文的目的是使读者能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在文献中遇到的名词术语的困惑,系统地表述正在研究的这一领域的定义。作为定义,就是一种工具,是用来排除对那些类似远距离教育,但却不是远距离教育的教育形式的讨论。 一、对所研究教育领域教育形式的描述 本文建议采用“远距离教育”来作为我们研究的这一教育领域的统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教育 远距离教学 教育形式 函授教育 九十年代 学习集体 远距离学习 教师和学生 教学组织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