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与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于清涟
孙汀兰
唐文秀
-
机构
山东英才学院
-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现代大工业生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诸因素,阐明了高职院校教师劳动具有的生产性、职业性、社会性特点;提出了如何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劳动特点
激励机制
构建
-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features
incentive
mechanism - building
-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略论教师劳动特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辉汉
-
机构
吕梁地委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因此,认识教师劳动特点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劳动特点是什么呢? 一、热爱专业和热爱学生的统一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教书。在学校中,育人离不开教书,教书不能忘记育人,这里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教师有三种不同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把从事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含有“谋生手段”
-
关键词
教师劳动特点
培养教师
教师工作
热爱学生
重要课题
谋生手段
学校管理
育人
教学工作
教育工作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浅谈教师劳动的特点
- 3
-
-
作者
陈丽
-
机构
潍坊商校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3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
创造性
社会主义
教育过程
劳动复杂性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示范性
思想品德教育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教师劳动价值的再探讨
- 4
-
-
作者
黄菊美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70-75,共6页
-
文摘
究竟怎样认识教育的作用?怎样看待教师的劳动?怎样评价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怎样衡量教师劳动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为根本上解决教师地位待遇所必须解决的认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四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才真正有望。
-
关键词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
教师劳动价值
再探讨
文化科学知识
物质财富
海伦
教育的作用
创造性
教育经济效益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教师伦理学》读后
- 5
-
-
作者
聂贻俊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8期64-64,共1页
-
文摘
如果说有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应该具有高风亮节并以其良好的品行影响、教育他人的话,那么,这只能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与业务素质决定教育水平,决定受教育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文明程度,决定社会发展。的确,“扶危定倾,端赖于此”。在我国,教师职业已有长这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热爱教育、终生授徒、以身作则、文行忠信、尊师爱生、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有教无类……等思想一直规范着教师的行为。
-
关键词
教师伦理
教师劳动特点
社会发展
教师职业
教育实践
教师道德
尊师爱生
受教育者
教育水平
文明程度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高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引起的思考
- 6
-
-
作者
杜忠家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1,共3页
-
文摘
高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引起的思考杜忠家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人才大量外流,致使高校教师队伍处于动荡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体现于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纷纷弃教从商,从教育领域流向商品经济的海洋。另一方面则有相当大一部分...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第二职业
教师劳动的特点
高校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本职工作
信息传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原因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学校管理中的模糊艺术举隅
- 7
-
-
作者
林秋生
-
机构
福建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
文摘
学校管理中的模糊艺术举隅●福建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林秋生学校管理中,一些事件和人在特定环境里的情景、状况,往往没有确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没有精确的性质、特点分类和数量、性质界限。这种模糊性的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学校领导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求一种较...
-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模糊艺术
学校领导
教师劳动特点
模糊批评
模糊方法
举隅
模糊评价方法
模糊语言
教育现象
-
分类号
G471.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按劳分配中的相对性
- 8
-
-
作者
焦中安
洪伟根
-
机构
浙江舟山市沈家门第三初中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6,共1页
-
文摘
按劳分配中的相对性浙江舟山市沈家门第三初中焦中安洪伟根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是无法准确测定的,因此,在学校就无法对教师实现“劳”和“酬”的完全对应,即可以遵循按劳分配原则但不能完全实施按劳分配。不易定量评估不等于不能按劳分配既然教师...
-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教职工
教师劳动的特点
思想教育工作
按劳分配原则
教育系统
政治思想工作
企业文化
浙江舟山
准确测定
-
分类号
G451.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