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教师污名研究: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正德 谷亚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80,共8页
教师污名作为附于教师身上的侮辱性、贬低性的标签,是他者对教师消极刻板印象的产物。教师污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有助于克服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与歧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摒除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刻板化印象,重构强师... 教师污名作为附于教师身上的侮辱性、贬低性的标签,是他者对教师消极刻板印象的产物。教师污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有助于克服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与歧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摒除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刻板化印象,重构强师强教的保障机制;有助于避免教师对自身的自我贬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视角,对教师污名的涵义、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尚存在许多不足。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教师污名基本内涵,探讨教师污名基本理论;重视教师污名研究价值,加大教师污名研究力度;拓展教师污名研究视角,丰富教师污名研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污名 教师污名研究 教师刻板印象 教师受损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