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教师关注为本采纳模式”量表评定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实施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汤利军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8,共5页
运用"教师关注为本采纳模式"量表对我国体育教师关注阶段进行测试,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推进情况,诊断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课程实施已经进入了阶段5的"合作"阶段,课程... 运用"教师关注为本采纳模式"量表对我国体育教师关注阶段进行测试,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推进情况,诊断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课程实施已经进入了阶段5的"合作"阶段,课程实施效果明显;农村的体育教师发展也进入了阶段5"合作"阶段,只是进入的程度比城市略低一些,整体来说都将进入阶段6的"再聚焦"阶段;11-15年教龄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效果最好,基本已经进入了阶段"6再聚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关注为本采纳模式 基础教育 新体育课程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关注测量:“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本土化适合检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姜荣华 马云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4,共5页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量与促进模式之一,它包括三个诊断维度:关心发展阶段、课程实施水平和革新构造。通过使用关心发展阶段问卷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阶段进行测量,表明教师在面对变革时对影响...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量与促进模式之一,它包括三个诊断维度:关心发展阶段、课程实施水平和革新构造。通过使用关心发展阶段问卷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阶段进行测量,表明教师在面对变革时对影响的关注最高,其次是自我关注,对任务关注较低,关注最低的是不相关,这说明预测版关心发展阶段问卷不完全适合我国教育变革的情境,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CBAM) 关心发展阶段(SoC) 关心发展阶段问卷(SoCQ)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教师在线教学关注水平及采纳倾向研究——基于两万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宇 闫志明 李秀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在线教育向基础教育渗透的步伐,并大幅提升了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关注度。该研究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师关注发展阶段测量量表,调研了疫情防控后期全国中学教师在线教学关注水平及采纳倾向。研究发...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在线教育向基础教育渗透的步伐,并大幅提升了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关注度。该研究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师关注发展阶段测量量表,调研了疫情防控后期全国中学教师在线教学关注水平及采纳倾向。研究发现,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关注达到“非常关注”的水平,学校所在地理位置及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年龄、任教学科、在线教学经验等显著影响教师的关注水平。教师关注水平对常态化采纳在线教学的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关系,尤其是“信息的”和“发展的”维度解释力最强。最后为促进教师采纳在线教学提供了建议,包括增加教师在线教学机会、实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试点项目、有针对性地缓解不同教师群体的焦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教师关注 在线教学经验 采纳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优点﹑限制与研究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姜荣华 马云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64,共5页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课程实施模式中较好地综合了质﹑量研究方法的典范,作为对霍尔等人的假设的回应,研究者通过对关心发展阶段与课程实施水平诊断维度的检验,不断拓展这一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变革研究的启发意义,也为...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课程实施模式中较好地综合了质﹑量研究方法的典范,作为对霍尔等人的假设的回应,研究者通过对关心发展阶段与课程实施水平诊断维度的检验,不断拓展这一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变革研究的启发意义,也为我国课程改革、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 关心发展阶段 课程实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学前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水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开莲 崔龙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3-149,共7页
文章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借鉴其中的"实施水平"研究工具,综合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以及个案研究的范式,从教师的行为层面考察其对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实行的学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际实施... 文章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借鉴其中的"实施水平"研究工具,综合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以及个案研究的范式,从教师的行为层面考察其对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实行的学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际实施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少数教师尚未实施评价改革理念,多数教师处于"机械化"水平,部分教师的实施水平趋于"常规化"和"精致化",较少教师处于"整合"水平,极少数教师能够达到"更新"水平。教师实施评价改革的整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评价改革仍需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 学前教育评价 改革 学前教师 实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班就读教师对实施融合教育的关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颜廷睿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40,共10页
融合教育要得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需要了解普通教师本人的对于融合教育的感受、信念、态度和观点,即关注。本研究以"关注本位采纳模式"(CBAM)为理论架构,研究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阶段和关注水平,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教... 融合教育要得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需要了解普通教师本人的对于融合教育的感受、信念、态度和观点,即关注。本研究以"关注本位采纳模式"(CBAM)为理论架构,研究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阶段和关注水平,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实施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班就读教师处于影响关注阶段,结果、合作和重新聚焦成为当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2)随班就读教师的年龄、随班就读教学年限、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对融合教育关注水平的重要因素;(3)融合教育的推动者应该降低随班就读教师的信息和个人化等自我关注、进一步提升合作和重新聚焦等影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随班就读教师 关注 关注本位采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关注阶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爱辉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9,共6页
教师是课程改革方案的最终实施者和使用者,教师的支持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我们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为基础,对欧美较为成熟的关注阶段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调查了新课程实施中西南地区238名... 教师是课程改革方案的最终实施者和使用者,教师的支持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我们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为基础,对欧美较为成熟的关注阶段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调查了新课程实施中西南地区238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处于CBAM的任务关注阶段;不同教龄组的教师在关注阶段上有显著差异,而农村和城市地区的教师在关注阶段上并未呈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关注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 被引量:8
8
作者 崔龙超 于开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40,共9页
借鉴"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法,从认识层面考察幼儿园教师对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为标志的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情况,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基本跨越"不相... 借鉴"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法,从认识层面考察幼儿园教师对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为标志的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情况,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基本跨越"不相关"阶段,多数处于"自我关注"和"影响关注"阶段。这表明幼儿园教师一般关注到了教育评价改革"信息",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个人的要求,并且对"结果"的关注居关注焦点之首,同时对"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不过"任务关注"普遍较低,且受到学历、教龄、职称、幼儿园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解与认识,并支持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具体的评价方法,提高其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水平,促进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改革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 教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基于教师关注水平的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开莲 李彩霞 张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62,共15页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本研究借助关注为本采纳模式,运用其中的关注发展阶段问卷并结合教师访谈,考察了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改革成效。结果表明教...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本研究借助关注为本采纳模式,运用其中的关注发展阶段问卷并结合教师访谈,考察了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改革成效。结果表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已经跨越不相关阶段,对任务的关注水平较低,对自我的关注水平较高,影响关注阶段整体得分均值最高,处于影响关注阶段的教师占多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不同性别、教龄及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及城郊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存在一定差异。为提高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今后应加深教师对改革核心理念与发展脉络的把握,增强改革理念的实操性,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与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推动幼儿园对改革理念的深入理解与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 改革成效 关注为本采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与新课程实施:基于CBAM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靳玉乐 尹弘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1-58,共8页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为基础,对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两所学校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个案调查,评定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关注阶...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为基础,对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两所学校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个案调查,评定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关注阶段”与“使用水平”,并且初步探讨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课程已在两所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学校以往参与的相关教育改革是影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实施 CBAM 个案分析 课程改革 教师 重庆北碚实验区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