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评《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1
作者 武晓燕 崔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由俸斌主编的《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分析了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教师成长途径,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幼...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由俸斌主编的《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分析了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教师成长途径,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具体途径与实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结合俸斌教授的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具体途径与实践有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支持 融合创新 吉林大学出版社 互联网 成长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被引量:13
2
作者 陆亚丽 张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0,共3页
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是教师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是以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态度为基础,着力培养娴熟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综合应用信息能力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翻转课堂&qu... 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是教师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是以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态度为基础,着力培养娴熟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综合应用信息能力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意识 教师信息态度 运用信息能力 教育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 被引量:74
3
作者 张屹 马静思 +2 位作者 周平红 范福兰 白清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2014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开启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为了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为能力提升培... 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2014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开启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为了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为能力提升培训的实施提供依据。该文以湖北、河南、安徽和广西四个省市中35个市区的414名中小学教师为调研对象,从标准的角度对其信息化应用能力现状开展较为全面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的达标情况优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根据测评结果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提出建议,也为我国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力标准 达标情况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设计研究的微认证体系构建——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例 被引量:39
4
作者 魏非 闫寒冰 +2 位作者 李树培 樊红岩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4,共8页
构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良性互动生态被认为可以破解教师培训成效困局。微认证是当前国际上常用的面向成人专业能力的认证方式,基于微认证开展教师能力评估可以推动教师立足真实场景开展学习与实践,继而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然而如何... 构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良性互动生态被认为可以破解教师培训成效困局。微认证是当前国际上常用的面向成人专业能力的认证方式,基于微认证开展教师能力评估可以推动教师立足真实场景开展学习与实践,继而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然而如何基于教师发展需求构建微认证体系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和模式。近两年来,本研究团队应用教育设计研究方法,开发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微认证体系,探索微认证体系构建模式和方法,产生了具有示范与迁移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为微认证开发过程模型,由角色分析、能力分解、认证规范开发以及调研试用四个阶段构成,可以作为微认证体系开发的基本方法论;实践成果之一是微认证规范框架,包括能力类别、所属环境、能力概述、实践建议、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开发依据等要素;实践成果之二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微认证体系,包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以及智慧学习环境的35项微能力以及认证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认证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设计研究 敏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 被引量:58
5
作者 张屹 刘美娟 +1 位作者 周平红 马静思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共6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化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用来评价、衡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合理性、可靠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化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用来评价、衡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合理性、可靠性和针对性。该文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进行了解读,论述了其内容框架,并结合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描述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在每一维度上的达标程度,从而发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力标准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证测评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某区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屹 陈蓓蕾 +4 位作者 范福兰 沈爱华 刘铮 白清玉 祝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0,共10页
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如何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教师培训需要发展规划的科学指引。该研究基于实证测评视角,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研制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惠州市某区为例,验证提... 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如何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教师培训需要发展规划的科学指引。该研究基于实证测评视角,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研制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惠州市某区为例,验证提出的研制路径的有效性。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评估模型,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测评和差异分析。基于实证测评结果全面剖析该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并科学定位发展目标、确立发展重点、布局行动计划并部署保障措施,以期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测评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发展规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效应的研究——基于UTAUT模型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毅 吴思睿 廖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8,共8页
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的效能和效果,探索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该文搜集了我国中东西9个省份和直辖市1423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以接受和使用技术的统一理论模型为基础,引入区域、城乡和... 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的效能和效果,探索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该文搜集了我国中东西9个省份和直辖市1423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以接受和使用技术的统一理论模型为基础,引入区域、城乡和校际差异三个调节变量,建构量化模型,探寻影响我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UTAUT模型适用于我国国情,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努力期望、绩效期望、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区域、城乡和校际差异调节作用显著,信息化发展落后地区(比如中西部、农村和非重点学校)所受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该研究从国际视角论证了UTAUT模型的文化适应性,对我国学者应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政府提出的需求性差异服务给予了可操作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AUT 调节变量 教师信息技术使用 区域差异 城乡差异 校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认证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魏非 闫寒冰 祝智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98,共7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美国数字承诺微认证体系,分析了该体系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即凸显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并重构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针对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现状与...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美国数字承诺微认证体系,分析了该体系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即凸显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并重构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针对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现状与发展需求,研究认为微认证体系值得学习与借鉴,并尝试构建了以微认证为基础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重点围绕微认证项目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能力分解思路、认证框架设计、支持资源建设以及评估认证中心建设等展开了深入探讨,描绘了基于微认证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微认证 生态系统 数字徽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平展 张青 易雪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7,47,共4页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但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严重缺乏 ,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与过程中的应用层次与应用水平很低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问题不少 ,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技术培训的任务相当艰巨。在分...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但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严重缺乏 ,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与过程中的应用层次与应用水平很低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问题不少 ,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技术培训的任务相当艰巨。在分析培训现状的基础上 ,作者对已经立项成课题的“分散型教师信息技术自主训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现状 自主训练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3
10
作者 解月光 姜玉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3,共3页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使得原本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均衡化更加凸显。在农村教育条件和观念...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使得原本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均衡化更加凸显。在农村教育条件和观念普遍落后的状况下 ,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对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全国 6个区域近百所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研究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 ,结合实践案例 ,探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可行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 教育均衡化 农村教育 教师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被引量:127
11
作者 吴砥 周驰 陈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108,共9页
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石。"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素养。开展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有助于厘清... 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石。"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素养。开展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有助于厘清当前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实施思路,对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该文通过阐明"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重难点,并介绍了研究团队在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与评测工具、现状调查、评价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评价 “互联网+”时代 评价指标 网络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92
12
作者 桑国元 董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研究者、政策制订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希望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我国政府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在政策与标准的顶层设计、教师信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研究者、政策制订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希望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我国政府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在政策与标准的顶层设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当前,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其信息素养也在逐步得以提升。但是,课堂内外的信息技术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演变,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策略也应发生相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 教师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及发展阶段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解月光 褚丹 +1 位作者 曲茜茜 赵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5,共8页
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信息时代下职教教师从事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建立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既能够对判断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提供依据,也能够为职教教师培训提供相应参考。该文首先... 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信息时代下职教教师从事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建立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既能够对判断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提供依据,也能够为职教教师培训提供相应参考。该文首先从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进行界定;然后以能力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职教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最后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构建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了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并对其各发展阶段跃迁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指数研究——基于东部X省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敏 周驰 +1 位作者 王欢 吴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1,128,共7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既是“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也是实现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准确把握我国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并为全面高效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供决策依据,本研...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既是“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也是实现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准确把握我国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并为全面高效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标准、框架及研究成果的深入比较分析,构建了一套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以东部X省582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使用综合指数法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指数进行测算,分析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现状与差异,并提出“培养信息创新意识”“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强化信息应用安全”“关注农村教师等弱势群体”四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数 评估指标 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新模式探究——基于“互联网+” “大数据”思维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磊 李彬语 王卓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66,共6页
现有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无论是否以网络为载体都仍受传统培训思维影响,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规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亟需新模式,"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以及"大数据"的全面发展,为教师信息技术能... 现有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无论是否以网络为载体都仍受传统培训思维影响,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规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亟需新模式,"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以及"大数据"的全面发展,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该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与"大数据",并对现存的几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特点以及现存模式的利弊,提出使优势整合并最大程度解决原有模式弊端的全新模式,最后对新模式的实际应用并总结其优势,旨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术能力培训的效果,使培训可以提供更加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并惠及到各类教师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数据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教师相关标准及其对我国教师信息能力标准制定的启发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爽 陈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71,共4页
国内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套国家级的相关教师信息能力标准 ,使得各种教师培训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美国在教师培训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实践 ,在教师教育技术和信息技能标准制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本文在分析美国国家制定的有关教师能... 国内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套国家级的相关教师信息能力标准 ,使得各种教师培训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美国在教师培训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实践 ,在教师教育技术和信息技能标准制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本文在分析美国国家制定的有关教师能力标准的基础上 ,探索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标准制定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S CSED 教师信息能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方略——学习生成的视角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俊 闫寒冰 祝智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学习生成的视角迎合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本身的需求,强调让能力提升回归教师主体、回归实践,尊重并认可教师学习应用技术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文章从哲学、心理学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脉络中梳理了学习生成的内涵;从教师学... 学习生成的视角迎合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本身的需求,强调让能力提升回归教师主体、回归实践,尊重并认可教师学习应用技术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文章从哲学、心理学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脉络中梳理了学习生成的内涵;从教师学习的自身诉求、能力发展本身的特点及已有的实践经验等三个方面论证了生成视角的合理性;采用哈瑞的学习环路模型作为框架,从机理、境域和支持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学习生成的四次转变过程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教师成长、资源生长和文化影响等三个角度考察了学习生成的状态;最后以山东大规模远程研修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学习生成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生成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师信息素养的情境化分析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7
18
作者 董艳 和静宇 +1 位作者 徐唱 郑娅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77,共8页
该研究通过分析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并聚焦我国中小学STEM教师群体,借鉴信息素养研究范式的发展,探索STEM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层次要素。研究认为,STEM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分为两个维度(内涵情境要素、外延环境要素)、共六... 该研究通过分析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并聚焦我国中小学STEM教师群体,借鉴信息素养研究范式的发展,探索STEM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层次要素。研究认为,STEM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分为两个维度(内涵情境要素、外延环境要素)、共六个层面要素组成。内涵情境要素包括基本的普适情境、学科及跨学科的结构情境、课程/教学/评价的传递情境、物化/外宣的联结情境等四类情境信息素养;外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起制约作用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要素和所处的技术网络环境等两个层面。最后,研究为STEM教师的培养提出如下策略:通过培训大规模提升STEM教师普适信息素养;通过观摩与合作提升STEM教师情境化信息素养;通过亲身实践促进STEM教师信息素养要素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师 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 情境化信息素养 学科及跨学科情境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曲茜茜 孟凡成 +1 位作者 褚丹 解月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57,98,共7页
价值取向是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和目标所指,是进行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取向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为了能在价值多元的态势中形成思想文化的合力,保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顺利有效开展,该文在对职业院校教... 价值取向是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和目标所指,是进行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取向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为了能在价值多元的态势中形成思想文化的合力,保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顺利有效开展,该文在对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家Rokeach有关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确立了以"整合技术的职业教育创新"为核心、兼顾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表层及深层的价值取向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该价值取向下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 价值取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被引量:5
20
作者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共8页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学习环境 信息传播模式特征 教师信息角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