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研:中国教育的宝藏 被引量:49
1
作者 程介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共11页
本文以西方社会,尤其是英语社会有关教师专业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教师专业特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的一般定义及教师的专业特征、专业知识、专业操守、专业成长等,认为在世界各地,教育是一个体系,但是教学却没有体系。中国的教研,是一... 本文以西方社会,尤其是英语社会有关教师专业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教师专业特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的一般定义及教师的专业特征、专业知识、专业操守、专业成长等,认为在世界各地,教育是一个体系,但是教学却没有体系。中国的教研,是一个少有的教学体系。不止如此,教研其实也是教师专业身份的象征,而教研所包含的种种内涵和使命,也可以说相当于西方的教师专业组织的功能,不过采取了中国特色的形态。教研里的“研”,更是保持教师专业长青不断更新的关键因素,而这是其他社会少有的。因此说,教研是中国教育的宝藏,应该珍惜而且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教师专业伦理 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专业组织 下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学校不道德行为的评判与预防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炎轩 袁雪婷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5,共5页
亲学校不道德行为是一种教师为了维护学校组织的利益而实施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是隐瞒信息和夸大事实。相比于失当、失职和渎职等显性的师德失范行为,亲学校不道德行为是以学校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学生最大利益为价值追求的行为... 亲学校不道德行为是一种教师为了维护学校组织的利益而实施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是隐瞒信息和夸大事实。相比于失当、失职和渎职等显性的师德失范行为,亲学校不道德行为是以学校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学生最大利益为价值追求的行为,它更容易被学校忽视、默许甚至是支持。亲学校不道德行为是一种隐性的师德失范行为,它的动机具有混合性,行为表现具有隐蔽性,结果具有间接伤害性,减弱或消除它,最好诉诸预防。"推进学校的自治和共治,营造学校的规则型伦理氛围"、"转变校长的领导方式,培育教师合理的学校组织认同"和"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是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学校不道德行为 学校自治和共治 领导方式 教师专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