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被引量:11
1
作者 闫建璋 赵倬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独特的情怀和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但因其表现的内隐性、评判标准的主观性被忽略而造成教师专业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在教师敬畏精神的缺失和教师还原能力的局限。教师专业精神缺失受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教师...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独特的情怀和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但因其表现的内隐性、评判标准的主观性被忽略而造成教师专业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在教师敬畏精神的缺失和教师还原能力的局限。教师专业精神缺失受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教师专业自觉性不足、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师培养模式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精神的重塑,需要教师培养院校在培养时设立对应的保障机制和特色课程;需要教师任职学校在管理中建立合理评估机制和建设重视教师专业的文化精神;需要社会和政府在引导时建立制度保障,确立专业化发展质量标准和营造良好氛围;需要教师在自我建设时增强职业认同,重视专业精神和建立自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精神 敬畏精神 还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社会、民主与教师专业精神——纪念杜威名著《民主与教育》出版一百周年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永为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杜威对工业社会中民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1894年,杜威开始尝试讨论三者关系。1903年,杜威突破此前的技术与适应视界,开始使用权力与控制的视角研究三者关系。基于这一视角,杜威首先要求教育管理者向教师赋权,保障教... 杜威对工业社会中民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1894年,杜威开始尝试讨论三者关系。1903年,杜威突破此前的技术与适应视界,开始使用权力与控制的视角研究三者关系。基于这一视角,杜威首先要求教育管理者向教师赋权,保障教师的教学自由,随后提出教师的"专业精神"概念,呼吁教师直接参与社会改革,践行公民自由。《民主与教育》提出了要把民主的发展与工业的改造和教育的变革结合起来的使命,而对于这个任务应该由谁来完成,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和精神,以及怎么完成,如何突破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等问题却被悬置起来,成为其前后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次明显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教育 《民主与教育》 杜威 教师专业精神 教学自由 公民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精神:内涵、价值与培养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思孝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3,共5页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场域内所传递出的对职业一致而平稳的认同感、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积极专业意识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对教育行为所秉承的一致、连贯、自觉的行为。教师专业精神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驱力,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要...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场域内所传递出的对职业一致而平稳的认同感、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积极专业意识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对教育行为所秉承的一致、连贯、自觉的行为。教师专业精神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驱力,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打破教师狭隘的学科边界意识,改变教师执著于教育工具理性的陈规陋习。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制度政策和环境等外部因素的支持,更是教师自我认识、自主提升和有效内化的过程。其中,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精神培养的前提,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精神培养的目标,职业乐趣是教师专业精神培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精神 职业认同 专业自主 职业乐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精神与课程改革的推进 被引量:3
4
作者 余闻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1,共7页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球化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精神呈现出“又红又专”、首创精神、超越精神等不同的表现形态。教师专业精神与课程改革的互动推进逻辑表现在:教师专业精神体现在改造课程...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球化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精神呈现出“又红又专”、首创精神、超越精神等不同的表现形态。教师专业精神与课程改革的互动推进逻辑表现在:教师专业精神体现在改造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课程改革的确证和提升;课程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教师专业精神的介入和阐释。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能动性,是未来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命题。由此,营造课程改革的良性推进机制包括:重建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开垦适合教师发展的“土壤”;开拓支持教师创新的课程整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精神 课程改革 互动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文化背景下教师的精神世界何以不断“充盈”——兼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炎欣 修丽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40-44,共5页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蕴,表现为教师是人类精神的引领者、道德的示范者、学生发展的影响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然而,消费文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精神不断式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于工具理性的桎梏、日常生活的...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蕴,表现为教师是人类精神的引领者、道德的示范者、学生发展的影响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然而,消费文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精神不断式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于工具理性的桎梏、日常生活的压力、职业倦怠以及专业责任弱化,使得教师的专业精神消减,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盈精神世界,培育专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新时期教师的文化精神,形成教师专业认同的文化力量;立足主体自觉,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赋权增能,夯实教师的专业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责任能力;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消费文化 教师专业精神 文化精神 专业意识 专业责任 专业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课教学对师范生教育理论价值判断及专业精神之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文侠 陆云清 封欢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与师范生的教育理论价值判断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教育理论课教学影响到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因此,高师教育可...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与师范生的教育理论价值判断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教育理论课教学影响到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因此,高师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来提高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价值的判断水平,进而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分析 师范生 教育理论课教学 教育理论价值判断 教师专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