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师生信任:教学道德性建构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
5
1
作者
付春新
赵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74,共5页
教学道德性在强调师生个体道德的同时,还观照教学全过程,重视教学过程的伦理价值,蕴含着向善的价值追求。师生信任是探究教学道德性建构的必要视角和逻辑起点。在教学实践中,教书还是育人、规训还是对话、抓特殊学生还是抓普通学生、重...
教学道德性在强调师生个体道德的同时,还观照教学全过程,重视教学过程的伦理价值,蕴含着向善的价值追求。师生信任是探究教学道德性建构的必要视角和逻辑起点。在教学实践中,教书还是育人、规训还是对话、抓特殊学生还是抓普通学生、重师能还是重师德等道德性问题常常令中小学教师陷入两难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师生信任密切相关,在师生信任关系下建构教学道德性是当下教学的必然选择。可行的路径包括: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平等对话,构建“你-我”关系;差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德能兼备,提升教师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关系
教学道德性
差异
教学
教师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2
作者
张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57,共7页
教学的道德性是教育学视野下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学科课程内蕴丰富的德育价值,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性实践活动。当前,德育工作视角下的学科德育出现了教学与德育分离的实践困境:教学目标的德育虚化、教学内容的德育弱化、教学过程...
教学的道德性是教育学视野下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学科课程内蕴丰富的德育价值,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性实践活动。当前,德育工作视角下的学科德育出现了教学与德育分离的实践困境:教学目标的德育虚化、教学内容的德育弱化、教学过程的德育漠视以及教学评价的德育忽略。实现教学与德育的“一体共在”要遵循以下路径:坚守学科育人导向,提高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及能力;彰显文化浸润功能,兼顾情感教学与理智教学;强调学习真实发生,构建有道德的教学生活;坚定学生发展立场,探索学科德育多元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德育
教学道德性
教学
伦理
德育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是“好”教学:教学伦理概念辨析——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
被引量:
11
3
作者
潘小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教学伦理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应有之义,但尚存在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应对概念进行厘清。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是易与之混淆的概念之一。同时,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一度被误认为与"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伦理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应有之义,但尚存在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应对概念进行厘清。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是易与之混淆的概念之一。同时,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一度被误认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相悖。事实上,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性教学"思想侧重于强调教学具有道德目的,而教学伦理强调教学本身的合伦理性;前者侧重从教师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道德发展,后者从师生互动的角度关注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发展;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完全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后者更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建立教学中师生平等、自由和人道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二者都重视教学的隐性德育功能,这与重知识、技能传授的传统教学观不同;"教育性教学"是"教学伦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学
伦理
教育
性
教学
教学道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生信任:教学道德性建构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
5
1
作者
付春新
赵敏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7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移民情境下师生冲突的发生机理与调控策略研究”(BFA160036)
文摘
教学道德性在强调师生个体道德的同时,还观照教学全过程,重视教学过程的伦理价值,蕴含着向善的价值追求。师生信任是探究教学道德性建构的必要视角和逻辑起点。在教学实践中,教书还是育人、规训还是对话、抓特殊学生还是抓普通学生、重师能还是重师德等道德性问题常常令中小学教师陷入两难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师生信任密切相关,在师生信任关系下建构教学道德性是当下教学的必然选择。可行的路径包括: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平等对话,构建“你-我”关系;差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德能兼备,提升教师公信力。
关键词
信任关系
教学道德性
差异
教学
教师公信力
Keywords
trust relationship
teaching morality
differential teaching
credibility of teachers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2
作者
张霞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57,共7页
基金
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ZUSYZH2022-1267)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学的道德性是教育学视野下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学科课程内蕴丰富的德育价值,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性实践活动。当前,德育工作视角下的学科德育出现了教学与德育分离的实践困境:教学目标的德育虚化、教学内容的德育弱化、教学过程的德育漠视以及教学评价的德育忽略。实现教学与德育的“一体共在”要遵循以下路径:坚守学科育人导向,提高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及能力;彰显文化浸润功能,兼顾情感教学与理智教学;强调学习真实发生,构建有道德的教学生活;坚定学生发展立场,探索学科德育多元评价方式。
关键词
学科德育
教学道德性
教学
伦理
德育思维
Keywords
subject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ity of teaching
teaching ethic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是“好”教学:教学伦理概念辨析——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
被引量:
11
3
作者
潘小春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文摘
教学伦理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应有之义,但尚存在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应对概念进行厘清。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是易与之混淆的概念之一。同时,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一度被误认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相悖。事实上,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性教学"思想侧重于强调教学具有道德目的,而教学伦理强调教学本身的合伦理性;前者侧重从教师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道德发展,后者从师生互动的角度关注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发展;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完全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后者更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建立教学中师生平等、自由和人道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二者都重视教学的隐性德育功能,这与重知识、技能传授的传统教学观不同;"教育性教学"是"教学伦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关键词
教学
教学
伦理
教育
性
教学
教学道德性
Keywords
teaching
teaching ethics
educational teaching
morality of teach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师生信任:教学道德性建构的逻辑起点
付春新
赵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学科德育的本质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张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什么是“好”教学:教学伦理概念辨析——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
潘小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