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娟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6-187,共2页
教学评价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总体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该课程的教与学具有导向作用。为了进一步搞好体育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改进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本文对西安体育学院四个不同专业学生进行... 教学评价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总体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该课程的教与学具有导向作用。为了进一步搞好体育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改进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本文对西安体育学院四个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体育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掌英语课堂教学的多维评价
2
作者 李君天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新课程特别重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因为这是撬动整个课程改革的“杠杆”。“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学习的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那么再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加德纳,1999:86)《义务教育英语... 新课程特别重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因为这是撬动整个课程改革的“杠杆”。“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学习的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那么再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加德纳,1999:8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教育部.201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多维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教学评价方式 形式和内容 “杠杆” 过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
作者 张国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8-I0018,共1页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一书由包玉秋、孙书光、刘莹编著,法律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本书从法学理论知识传授、法学实训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角度,论证了菜单式培养模式在经济法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并结合行政法学、民法学...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一书由包玉秋、孙书光、刘莹编著,法律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本书从法学理论知识传授、法学实训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角度,论证了菜单式培养模式在经济法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并结合行政法学、民法学、宪法学等教学课例,阐释了菜单式培养模式下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研讨法、案件分析法、电子教案法等。菜单式培养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可以同时释放“教与学”的主动性,其中“教师的教”的主动性释放主要通过小规模教学组织实现,教师可以将兴趣、秉性、志向等高度类似的学生聚集起来,再针对他们的情况及能力开展“因材施教”。而“学生的学”的主动性释放主要通过个性化选择实现,即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情境、学习媒介、学习渠道等。整体上,菜单式培养反馈出师生双方共商、共享及共同发展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方式 电子教案 课程实践 法律出版社 职业院校 因材施教 刘莹 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评价维度取向研究——评《语文教育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琳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8-I0008,共1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评价也迎来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逐步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新范式。科学合理的语文教育评价可以作为判断当下语文教学的适用性以及未来语文教学守正或创新的依据,因此不断更新和完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评价也迎来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逐步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新范式。科学合理的语文教育评价可以作为判断当下语文教学的适用性以及未来语文教学守正或创新的依据,因此不断更新和完善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引领整个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魏本亚著的《语文教育评价》一书,正是基于语文教育评价的原理和原则,对语文教育评价的范式以及应用模式展开探究,同时结合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语文教育评价的对策,并由此进一步对现代语文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育 教学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评价体系 促进学习的评价 应用模式 重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视野下提升幼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意义与策略--评《信息技术支持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5
作者 马学玲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已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改变着过去的活动组织形式、学习空间创设、教学活动方法以及...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已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改变着过去的活动组织形式、学习空间创设、教学活动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赵杰主编的《信息技术支持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共包含七章内容,围绕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该书探讨了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乡村教师服务平台的搭建方法,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研与培训模式的构建策略,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方式 乡村教师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支持 提升路径 信息技术能力 赵杰 信息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课堂教学更有效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36,共3页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每一堂课所追求的工作目标。本文结合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的课堂教学,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引领互动的教学评价方式,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中职课程改革 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海波 金迎九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不断出现新的版本,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方式纷纷推出,教学评价方式日趋灵活,这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教师面对新课程出现无力感、无助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不断出现新的版本,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方式纷纷推出,教学评价方式日趋灵活,这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教师面对新课程出现无力感、无助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教师要么囫囵吞枣、不加辨别地套用别人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么干脆新瓶装旧酒、不假思索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课程实施 困境 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师生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发展观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嘉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3-15,37,共4页
从师生关系的总体设想、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我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对新课改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反思,重点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新... 从师生关系的总体设想、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我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对新课改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反思,重点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新型师生关系应凸现教师的教育性特征、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留出选择空间、师生间应学会彼此宽容、构建从理解到合作再到自然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新型师生关系的反思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 发展观 教师角色 教学评价方式 总体设想 教学理论 选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考”之疑
9
作者 曹周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4,共2页
“裸考”是当下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术语,其大意是指在未有复习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很多学生将“裸考”当作一种备考状态,并身体力行,但从考试本身的内涵及过程来看,“裸考”是否能当作一种备考状态或者策略还有待商榷。考试作为一种教学... “裸考”是当下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术语,其大意是指在未有复习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很多学生将“裸考”当作一种备考状态,并身体力行,但从考试本身的内涵及过程来看,“裸考”是否能当作一种备考状态或者策略还有待商榷。考试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在接受这次评价时所需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温习回顾前一阶段学习的内容,然后轻装上阵,参加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学习 学习态度 归因理论 教学评价方式 知识的掌握 个体差异 归因方式 中更 水平设计 整体与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皋市第一中学
10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如皋市第一中学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内,占地290亩,在校学生2 800多人,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科研基地学校、江苏省“绿色东皋”... 如皋市第一中学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内,占地290亩,在校学生2 800多人,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科研基地学校、江苏省“绿色东皋”课程基地学校。建校70年来,学校坚守“德博者立,自胜者强”的校训,秉持“自胜”教育理念和“寓教于乐、寓德于趣、寓养于细”的“三寓”德育指导思想,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校,一直坚持“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教育 实验学校 科研基地 教学评价方式 实验校 课程基地 减负增效 长寿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