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花 王爱玲 +1 位作者 段巍 张海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主要是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编码、行为事件访谈、模糊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等技术建构,模型包含6个基本要素和24个能力要点,每个能力要点分别从不合格、合格、良好、卓越4个层级进行解析。... 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主要是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编码、行为事件访谈、模糊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等技术建构,模型包含6个基本要素和24个能力要点,每个能力要点分别从不合格、合格、良好、卓越4个层级进行解析。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用指标的形式使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基本要求更加明晰化、具体化、微观化。职前教师、教师教育任课教师、教学管理者应用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体现,旨在促进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 教学设计能力 任课教师 教学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构建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润亚 段巍 张海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5-48,共4页
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成就高质量的教育。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构建的卓越教师培养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具体、微观、可观测的“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收集职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层级信息和提升需求层级信息... 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成就高质量的教育。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构建的卓越教师培养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具体、微观、可观测的“教学设计能力检核模型”,收集职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层级信息和提升需求层级信息,可以精准诊断职前教师的教学设计初始能力、知识起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进而明确教学设计能力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据此,卓越教师培养要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 检核模型 卓越教师 精准诊断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及运用研究
3
作者 王爱玲 李润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1,共6页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维度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编码、行为事件访谈、文本资料编码、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和技术,构建而成的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层级模型,结构模型是由6个一级指标...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维度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编码、行为事件访谈、文本资料编码、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和技术,构建而成的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层级模型,结构模型是由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包含结构,层级模型包含15个二级指标的能力释义和解析,每个二级指标解析成四个层级,层级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呈螺旋递进关系。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可以检测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所处的水平层级和培训需求程度,进而可以提升中学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促进中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教学评价能力 检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科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炯 潘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8,共8页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变革的核心主题,基于学科能力的单元教学不仅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回应,也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要。通过单元教学的方式促进核心素养发展,需厘清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教学设计要点与逻辑,建构面向学科能力...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变革的核心主题,基于学科能力的单元教学不仅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回应,也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要。通过单元教学的方式促进核心素养发展,需厘清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教学设计要点与逻辑,建构面向学科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源自脑的学习机理、心理认知规律,探索单元教学中学科能力的培养机制,立足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赋能单元教学的认知价值,围绕单元目标,明确了课程分析、内容重构、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核心要素,并以“大”为切入点,探究大概念、大整合、大任务、大进阶所揭示的实施逻辑。在此基础上,设计面向学科能力的单元教学案例,详细阐述单元教学设计流程与策略,希冀为单元教学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单元教学设计模型 学科核心素养 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化学教学实践——以“氧化剂和还原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滕瑛巧 王星乔 +1 位作者 潘妩璠 包朝龙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0,共6页
以ADDIE模式为基本范式,构建学科能力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型。选择石化企业的克劳斯法处理H2S烟气工艺作为情境素材,围绕明晰氧化剂和还原剂、预测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教学板块,精心设计驱动... 以ADDIE模式为基本范式,构建学科能力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型。选择石化企业的克劳斯法处理H2S烟气工艺作为情境素材,围绕明晰氧化剂和还原剂、预测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教学板块,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和多样化、梯度化的能力发展任务,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任务完成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认知角度,形成认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ADDIE 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设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获得理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问题审视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路玲娟 仓平 郭丽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102,共5页
不同流派的技能获得理论,都是试图借助于对不同等级技能的特征表现的剖析,揭示人们在经历从技能的低级阶段到达高级阶段时的职业能力、情感认知、实践认知转变。基于技能获得理论分析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标准... 不同流派的技能获得理论,都是试图借助于对不同等级技能的特征表现的剖析,揭示人们在经历从技能的低级阶段到达高级阶段时的职业能力、情感认知、实践认知转变。基于技能获得理论分析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标准引领、内容变革、教法创新、环境营造、团队升级五个方面提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 技能获得理论 技能获得模型 能力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能力:地理课堂教学出彩的机遇
7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7年第5期12-14,共3页
地理课堂教案的设计为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地理知识和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地理学科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 地理课堂教案的设计为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地理知识和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地理学科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地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例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出现多样性,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他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认识能力 教案设计 学习过程 教学模型 教学思路 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
8
作者 李宝兰 《教育学报》 1994年第5期44-44,共1页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太原铁路子弟第三中学李宝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为此,在进行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对分子间...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太原铁路子弟第三中学李宝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为此,在进行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分子力 弹簧形变 互引力 模型设计 分子间距离 中学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过程 分子运动论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本位导向下真实性评价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伟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8-61,共4页
能力本位导向下高职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体现出真实性,真实性评价是能力本位型学习的必然要求。真实性评价的操作策略是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类以及同类不同情境的相似任务,从简单到复杂,反映出学生所期望获得的能力绩效的递进,当教学过... 能力本位导向下高职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体现出真实性,真实性评价是能力本位型学习的必然要求。真实性评价的操作策略是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类以及同类不同情境的相似任务,从简单到复杂,反映出学生所期望获得的能力绩效的递进,当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对学生能力水平评定极有价值的信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 真实性评价 教学设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回归之路
10
作者 王志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7,共3页
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是教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北京丰台二中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仁、识、知三者兼备的心灵,永远追求智慧和真理。以学生培养目标为"靶心",建设课程体系,探索教师专... 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是教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北京丰台二中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仁、识、知三者兼备的心灵,永远追求智慧和真理。以学生培养目标为"靶心",建设课程体系,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整体教学设计 “教师能力理论模型 北京丰台二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