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秉德对我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与贡献
1
作者 刘莹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4,共9页
李秉德是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主编的《教学论》教材,标志着我国学者系统探索教学论知识体系的开端。他建构的“教学七要素说”成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标识性概念,他提出的“教学过程论”“教学系统论”和“教学理论发... 李秉德是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主编的《教学论》教材,标志着我国学者系统探索教学论知识体系的开端。他建构的“教学七要素说”成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标识性概念,他提出的“教学过程论”“教学系统论”和“教学理论发展论”成为教学论知识体系建构的原创性理论。李秉德所阐述的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方法论以及教学论的知识体系,开创了我国学者自主建构教学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先河,为新时代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教学论从“跟着跑”转变为“自己跑”,并为“领着跑”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秉德 教学七要素说 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中国经验”的迷失与回归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增田 郝媛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0,共8页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的“中国经验”,是指立足中国本土教学实际,以中国文化孕育的思维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来思考和理解中国本土教学,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典范性的、经受住时间检验的成功实践、理论成果和教学论话语。“中国...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的“中国经验”,是指立足中国本土教学实际,以中国文化孕育的思维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来思考和理解中国本土教学,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典范性的、经受住时间检验的成功实践、理论成果和教学论话语。“中国经验”数量颇丰且在世界教学领域中享有盛誉,理应是我国教学论教材的核心内容。然而,受多元哲学主义引介的冲击、自我矮化的学术情结、外求的思维习惯以及“中国经验”供给力式微的影响,“中国经验”在教材中处于迷失状态,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的自觉度与成熟度下滑、西学“尊”而中学“卑”、厚域外而轻本土。为促进“中国经验”在我国教学论教材中的回归,应乐用并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巩固其指导教学论教材建设的主导地位;强化教学论学术自信,增强对中国本土教学论的认同与信赖;以“中国经验”为主导,形成注重内求的教学论教材建设思维;聚焦中国问题、中国实践、中国传统,促进“中国经验”自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教材 中国经验 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的“中国经验”样态及其升华
3
作者 和学新 郝媛媛 《课程.教材.教法》 2025年第9期29-39,共11页
以“中国经验”的内涵为基点,建构包含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育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框架,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20本代表性教学论教材,结果表明:教学论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形成... 以“中国经验”的内涵为基点,建构包含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育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框架,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20本代表性教学论教材,结果表明:教学论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风格的教材结构要素与结构体系,呈现了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及当代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实践案例,引用了诸多中国教育学者的思想理论。同时也发现,我国教学论教材对“中国经验”时代性成果的反映存在滞后性,中国本土教学理论所占比例不大,实践性案例尚显薄弱。中国特色教学论教材建设,应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强化教材建设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意识,融入“中国经验”,促进教材编写人员与教材体例设置多元化,鼓励教材再版与纸数教材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教材 “中国经验” 教材建设 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