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师的理论旨趣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兼及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
吴亮奎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09 |
3
|
|
2
|
教学未必都神圣——介评《教学病理学》 |
刘尧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2002 |
3
|
|
3
|
中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和体系述评 |
邱永渠
|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4
|
斯卡特金谈苏联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蒋荣椿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1988 |
1
|
|
5
|
从教材研究看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
范印哲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6
|
苏联高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
李春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1988 |
0 |
|
7
|
承先生之志 求外语教学之道——纪念导师吴棠先生 |
刘学惠
刘骏
吕良环
顾士才
蒋楠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8
|
怀念吴棠先生 |
张正东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9
|
“发现法”述评 |
何国华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1983 |
1
|
|
10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联系 |
M.U.马赫穆托夫
柯峤
|
《当代教育科学》
|
1988 |
0 |
|
11
|
缅怀与追思——悼念吴棠先生 |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我永远怀念你,吴棠先生! |
胡春洞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3
|
现代课与传统课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苏联教育界关于课的讨论评述 |
安方明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