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表演:本体认识及其实践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兆璟 马晶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1,共9页
表演所蕴含的教育性及教学的表演意蕴使得教学表演得以可能。当下,教学表演在真实与人为、规约与创造的张力拉扯中,呈现两种异化形态,一是将表演作为教学变革的手段与方法,二是将教学表演视为一场舞台“作秀”。但实质上,教学表演作为... 表演所蕴含的教育性及教学的表演意蕴使得教学表演得以可能。当下,教学表演在真实与人为、规约与创造的张力拉扯中,呈现两种异化形态,一是将表演作为教学变革的手段与方法,二是将教学表演视为一场舞台“作秀”。但实质上,教学表演作为教师与学生教育生活的基本样态,是角色性、关系性、艺术性和超越性的一体化表征,昭示着充满活力的教学本体。因此,教学表演的场景呈现需创造一个能动的聚合体,即构筑开放协同的教学剧场空间、关怀身体在场及其活力释放、追寻即兴表演之韵、迈向剧班生命意义共建及多维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表演 张力 异化 特性 实践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表演:基于社会表演学理论的教师职业价值诉求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俊 雷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共3页
基于社会表演学理论的教师教学表演行为是一种教师职业行为,表演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独特方式。教师运用"讲台"这一舞台,借助"表演"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行为吸引学生。教师要... 基于社会表演学理论的教师教学表演行为是一种教师职业行为,表演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独特方式。教师运用"讲台"这一舞台,借助"表演"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行为吸引学生。教师要建立表演的信念感,善用教学表演:通过形象设计,让自身更加符合教师职业的角色期待;运用表演手段,展示教师个人魅力。教学表演不仅实现着教师的个体价值,也成就着教师的职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表演 教师角色 教学表演 形象设计 表演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互动声乐表演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构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进 板俊荣 汪浩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152,共8页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开启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篇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术,正颠覆传统声乐表演课堂学和教的模式。利用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想...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开启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篇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术,正颠覆传统声乐表演课堂学和教的模式。利用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等特质,构建活态互动的声乐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为教育教学情境设计、展示和教学的实施提供全新的平台和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深度、互动、自主的学习,使学习者沉浸式体验学习对象和教学过程,拓展并深化教育信息化的维度和内容,同时,会催生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声乐表演教学模式 V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视域下高校表演教学场景化设计新样态实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3-56,共4页
“沉浸式+”影响并渗透着高校表演教学中学习场域场景化。“沉浸式+”视域下场景化设计应多层面直观沉浸,提升自主探索度;消融原有认知结构,强化人文关怀意识;虚拟现实交互,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泛化学习边界,增强创客教育;重塑体验形态,... “沉浸式+”影响并渗透着高校表演教学中学习场域场景化。“沉浸式+”视域下场景化设计应多层面直观沉浸,提升自主探索度;消融原有认知结构,强化人文关怀意识;虚拟现实交互,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泛化学习边界,增强创客教育;重塑体验形态,激发全纳教育模式。“沉浸式+”视域下高校表演教学场景化的设计可以通过场景洞悉,场景创造,场景迭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高校 表演教学 场景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变革——评《音乐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业平 周萍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2,共1页
高校的音乐表演教学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实施全方位的实践教育,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实力,推动音乐表演事业的发展。齐占柱所著的《音乐课程... 高校的音乐表演教学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实施全方位的实践教育,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实力,推动音乐表演事业的发展。齐占柱所著的《音乐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探究》一书结合时代发展前沿,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对音乐表演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教学 专业教学 实践探究 课程体系 模式变革 学生的主体性 音乐表演专业 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阅读课堂表演教学的思考
6
作者 林汇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4,共3页
阅读课堂表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自主深入解读文本及进行有效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表演的内容来自教材中的文本,表演追求的指向是文本言语的感悟及表现。阅读课堂表演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及形式的生动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课堂学... 阅读课堂表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自主深入解读文本及进行有效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表演的内容来自教材中的文本,表演追求的指向是文本言语的感悟及表现。阅读课堂表演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及形式的生动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活动的亮点。但在表演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有效性受到质疑。如何认识课堂表演的意义,弥补其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阅读课堂表演的时机论、突破论、生成论及有限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教学 阅读课堂 课堂学习活动 课堂表演 解读文本 有效生成 学生自主 教师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式教学法在高师函授课堂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88,共2页
文章针对课改背景下表演式教学法在高师函授课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目的在于高效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提升高师函授课堂教学效率,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
关键词 表演教学 高师函授课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钟盛会 华彩献礼-评“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兼及“国家级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观察
8
作者 刘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武汉音乐学院承办演出的"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于2015年11月18日晚在广州大剧院上演。文章分别从音乐会中"一组厚重的湖北本土原创音乐"、"《赛马》《二泉映月》独特的二胡与交响乐版本"、... 武汉音乐学院承办演出的"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于2015年11月18日晚在广州大剧院上演。文章分别从音乐会中"一组厚重的湖北本土原创音乐"、"《赛马》《二泉映月》独特的二胡与交响乐版本"、"生动的中外音乐对话"兼及该院艺术实践的亮丽平台"国家级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展开评述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金钟奖 音乐评论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体—行动方法”在表演基础教学中的作用——由菲利斯金斯基教授的表演课谈起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8-40,共3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晚年创造性地总结出"形体——行动方法",是演员创作角色和导演处理演出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在今天的表演教学中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 形体—行动方法 自我出发 舞台行动 表演基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晶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204-205,共2页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戏剧影视表演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便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教师应该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研究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规律。本文主要从...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戏剧影视表演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便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教师应该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研究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规律。本文主要从高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方面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为新时期高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影视 表演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化英语话剧表演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翠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共2页
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班,人数一般在25—30人左右。相对40—70人的大班而言,小班学生可以享受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要多得多。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小组合作式的讨论、探究、表演、展示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和... 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班,人数一般在25—30人左右。相对40—70人的大班而言,小班学生可以享受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要多得多。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小组合作式的讨论、探究、表演、展示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小班化教学具有它独特的优势,目前在不少小学得到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教学 小班化 英语话剧 小组合作式 学习机会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体验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描红表演教学新探索
12
作者 刘宏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4,共4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内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在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各大院校在强化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同时,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表演教学实验与训练研究,涌现出...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内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在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各大院校在强化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同时,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表演教学实验与训练研究,涌现出不少教学方法先进、手段新颖、效果突出的新型表演教学方式。“电影描红”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教学方式之一。“描红”原本用于我国传统书法的摹写学习,它是书法初学者习字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初学者通过反复模写字帖上的红字逐步掌握传统书法的技能与技巧,以此来强化自身的书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教学 电影 传统书法 教学方式 特色与优势 集思广益 训练研究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21
13
作者 于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79,共7页
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之所以演变成了矫揉造作的"朗读腔",主要原因在于朗读教学活动的表演化,表演活动的话剧化、程式化,以及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自我角色失调。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朗读教学问题:将一般朗... 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之所以演变成了矫揉造作的"朗读腔",主要原因在于朗读教学活动的表演化,表演活动的话剧化、程式化,以及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自我角色失调。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朗读教学问题:将一般朗读活动与表演性的朗读活动区别开来;把握朗读活动兼有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横跨读写两个领域的特性,区分朗读活动的语用情境;基于准确性、流利性和速度这三个方面展开朗读评价;进一步细化朗读活动的水平层次和具体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表演 阅读教学 朗读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表演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1-203,56,共4页
表演艺术的发展与表演创作语境的变化,要求我们的表演课程体系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变革。在戏剧表演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影视表演训练内容,并引入姊妹艺术的训练内容,是表演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的文化需要,努力培养具有... 表演艺术的发展与表演创作语境的变化,要求我们的表演课程体系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变革。在戏剧表演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影视表演训练内容,并引入姊妹艺术的训练内容,是表演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的文化需要,努力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表演型人才及适应各种风格、样式和科技手段的表现型人才,是表演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课程改革 表演教学 戏剧影视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讲听机制转化为现场参与机制——一种中学语文教学法操作性展开
15
作者 刘绍武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思路之一是把单向的听讲变为双向的现场参与。一些合适的课文用表演方式来处理 ,不仅大受学生欢迎 ,而且对他们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习得、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从材料的选择、教师的“导演”作用、排练、表演、...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思路之一是把单向的听讲变为双向的现场参与。一些合适的课文用表演方式来处理 ,不仅大受学生欢迎 ,而且对他们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习得、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从材料的选择、教师的“导演”作用、排练、表演、总结等基本环节的具体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表演教学 参与心态 讲听机制 现场参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理论体系研究(2000-2020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 付嘉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历史是不断引进、学习、消化外国演剧理论的历史,2000年以前,译介的外国演剧理论方法书籍是我国表演教学的主要教材,而真正由本土作者编著的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则少之又少。21世纪以来,我国本土作者自主编著的表演... 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历史是不断引进、学习、消化外国演剧理论的历史,2000年以前,译介的外国演剧理论方法书籍是我国表演教学的主要教材,而真正由本土作者编著的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则少之又少。21世纪以来,我国本土作者自主编著的表演教材开始以百花齐放之势不断涌现,教材编著者多为艺术院校的教研人员,出版的教材当中也不乏高质量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人员 表演教学 教材编著 艺术院校 理论体系研究 戏剧影视表演 百花齐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在公开课中的情感劳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甘晓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9-42,共4页
教师在公开课中的情感劳动,指向对感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要在实现教学目的、获得教学意义和构建真实自我之间达成一致,需要借助“情感”的表演、防御和聚焦来完成“教师角色”与“角色的教师”的统一,改造因循守旧的教学惯习和焦虑... 教师在公开课中的情感劳动,指向对感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要在实现教学目的、获得教学意义和构建真实自我之间达成一致,需要借助“情感”的表演、防御和聚焦来完成“教师角色”与“角色的教师”的统一,改造因循守旧的教学惯习和焦虑状态投放,具备对个体形象自尊、自信的自觉营造,防止教学表演中的“伪情感”和“伪互动”。由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层面教学促成“真情感”和“真互动”的出现,弱化“情境性保护”、还原真实的课堂,重建直达教育本义的公开课逻辑,回归公开课的朴实之规和公信、公正、公众的公共性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公开课 情感劳动 教学表演 场域聚焦 公共性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时期声乐人才培养的多元观念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韶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声乐教学的意义最终要体现在表演。声乐表演的形式、内容、以致方法的多样性,在社会各种层面,各种场合,显示了声乐文化的普及性,大众化。其中,不乏大量的受过声乐教育的音乐工作者在从事声乐文化的辅导、推动和开展。因此,作为音乐院校... 声乐教学的意义最终要体现在表演。声乐表演的形式、内容、以致方法的多样性,在社会各种层面,各种场合,显示了声乐文化的普及性,大众化。其中,不乏大量的受过声乐教育的音乐工作者在从事声乐文化的辅导、推动和开展。因此,作为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反思当下教学中的形式、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声乐文化的广泛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表演 基础规律 形式方法 多元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话剧演员的戏曲基本功培养
19
作者 王学明 覃威尔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99,共6页
随着话剧市场的发展,年轻演员在表演中声、台、形功力不足的问题明显地摆在了观众的眼前.历史剧人物和性格化人物的塑造力缺失,尤其限制了话剧表演向着更高水平发展的进程.这些都对戏曲表演教学提出艰巨的要求.戏曲基本功教学作为经过... 随着话剧市场的发展,年轻演员在表演中声、台、形功力不足的问题明显地摆在了观众的眼前.历史剧人物和性格化人物的塑造力缺失,尤其限制了话剧表演向着更高水平发展的进程.这些都对戏曲表演教学提出艰巨的要求.戏曲基本功教学作为经过时间、实践双重检验,且独具中国特色的表演课程,在提供学生技巧工具、建立学生表演审美、解决当前表演的种种弊病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审美理想 写意 表演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