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作用、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梁威
李小红
卢立涛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6,73,共7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创新研究"(DHA110230)
-
文摘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建立60多年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多种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教研制度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的教研制度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研制度还未引起广泛关注,教研机构的管理不力,教研员专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教研实践虽多样化但仍有提升空间。为此,教研部门要深化研究、加强指导、改革实践、提升队伍和协同合作。
-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
教研室
教研员
-
Keywords
teaching research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teaching researchers
-
分类号
G428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黎加厚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7-29,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重心已经从硬件建设逐步转移到以教师培训带动教学改革.中国有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中小学
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化
校培训本
参与式学习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构建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被引量:7
- 3
-
-
作者
任瑛
-
机构
山西太原幼师附属幼儿园
-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
-
文摘
只有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园及教师的发展服务。本文将在说明“什么是以园为本”“为什么要以园为本”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构建思路
教研制度
教师
幼儿
-
Keywords
kindergarten-based research on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
-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23
- 4
-
-
作者
包德鹏
-
机构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塘下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
-
关键词
学校管理
中国
教学管理制度
形式主义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制度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朱光军
-
机构
湖南省沅江市教研室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2X期50-53,共4页
-
-
关键词
“以校为本”
制度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研
教学研究制度
现实要求
教师成长
学校发展
教学改革
新课程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学管理
- 6
-
-
作者
田国丽
-
机构
北京宣武区回民小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61-63,共3页
-
文摘
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没有先知先觉的圣贤,我们与教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大的财富,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无穷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信任教师,除了督促检查,要有很多更好的办法激发教师身上的热情与创造力。在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实施多项的评价,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新课程的改革,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应运而生。通过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课例研讨引发思考,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专家引领促进发展等校本研究的形式,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课程改革强调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一个激励上进的环境,所以必须实施激励性评价。改革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让评价激发教师身上的热情与创造力。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教学管理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管理
教师发展
校本教研
思想观念
解决问题
创造力
学校管理
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制度
-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校本教研新进展:成绩、问题与对策
- 7
-
-
作者
吕敏霞
-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23,共3页
-
文摘
自2003年教育部通知要求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已有近5年的历程。其间,校外专家和整个中小学教师群体共同见证了各地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目前,各地各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及其制度建设方面进展不一,整体而言,校本教研的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述评我国校本教研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索相应对策,以使校本教研工作更落到实处,成绩更斐然。
-
关键词
校本教研活动
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工作
以校为本
教师群体
制度建设
中小学
教育部
-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政策工具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升研究
- 8
-
-
作者
薛继红
武君宇
-
机构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0期23-29,共7页
-
基金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小学教研工作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XGZL20247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根据政策工具理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作为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应是政府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而采用的“必要”的“补充性”的政策工具,“公益”的“有组织”的政策工具,“基于研究”并“以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存在着教学质量提升服务需求评估质量须持续提高、有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制度须持续完善、推动教研成果转化效能须持续提升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水平,应建立从确定需求到开展研究再到转化服务全链条的工作推进模式,通过有效评估区域、学校服务需求,完善有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制度,提升教研成果转化工作效能。
-
关键词
政策工具理论
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
需求评估质量
教学研究制度
教研成果转化
公平优质
项目式管理
-
分类号
G526.3
[文化科学]
-
-
题名校本教研的模式整合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文青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1,共2页
-
文摘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加强教研工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校本是新课程带来的新名词,引自英语中的School—based,以校为本的研究在英美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19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研究。
-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实践活动
19世纪60年代
应用
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制度
以校为本
教师参与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9
- 10
-
-
作者
徐金超
-
机构
浙江新昌县知新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32,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迅速建立和规范起来,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制度外,不少学校还在探索和实践网络集体备课、博客备课、备课论坛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迅速推广与两个背景有关。首先是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集体备课制度无疑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由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广大中学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备课任务大大加重,集体备课制度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不同的教师,可以缓解教师备课的压力。
-
关键词
集体备课制度
新课程改革
资源共享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
中学教师
备课形式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项目工作站:以项目驱动校本研修
- 11
-
-
作者
凌国华
胡达慧
-
机构
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2,共2页
-
文摘
在国家课程改革、上海“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校本研修被公认为是一项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对教师和学校而言,最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是一种立足教研组的新的教学研究制度,即“教研组层面的校本研修”。2004年10月,我校建立了“教研组层面的校本研修”项目工作站,期望通过建站的形式将几位教研组长集中起来进行项目研究,提高我校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水平,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
-
关键词
校本研修
项目研究
工作站
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组长
“二期课改”
教学研究制度
课程改革
研修制度
办学水平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