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五大风险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儒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90,共7页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教学数字化转型是为促进教学公平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数字化思维,综合应用数字技术赋...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教学数字化转型是为促进教学公平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数字化思维,综合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全要素、全流程的创变过程。然而,数字技术在赋能教学过程中,也悄然植入诸多风险。风险识别是教学数字化转型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与框架,可以勾勒出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教学主体风险、教学内容风险、教学活动风险、教学评价风险、教学环境风险五大类潜在风险及其关键风险点,为预警和研判教学数字化转型风险、构建教学数字化转型综合防控体系、促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数字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和路径
2
作者 梁云真 王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5,共10页
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弥合城乡差距、驱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从教育生态学视域出发,构建了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进一步揭示能量系统对数字化转型中复杂动力机制的隐喻。通过对25位乡村学校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深度... 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弥合城乡差距、驱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从教育生态学视域出发,构建了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进一步揭示能量系统对数字化转型中复杂动力机制的隐喻。通过对25位乡村学校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存在保守主义下的“技术漠视”和“功利主义”,激进主义下的“技术至上”和“城市崇拜”,师生数字素养薄弱下的“应用障碍”“技术僭越”“注意失焦”“思维惰化”,教学创新“分散割裂”和“思维定式”,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存在“类型单一”“技术焦虑”“供需错配”“路径局限”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对焦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瓶颈问题探寻生态优化路径:一是凝聚乡村数字共识,助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准培育数字素养,创建师生数字学习生态;三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推课堂教学生态重塑;四是推进“生态位”协同,补位课堂数字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乡村学校 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 半结构化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新岗 沈璐 +2 位作者 朱明苑 陈则东 黄银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8,25,共8页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探究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在师生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平台及网络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是否符合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凸显类型...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调研,探究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在师生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平台及网络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是否符合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凸显类型特色、增强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适应性的对策,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数字化转型 调研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阳 柯小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共9页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包括课堂、课程和专业三个层面,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要素及其功能,...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包括课堂、课程和专业三个层面,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要素及其功能,认为组织行动者的协同共生是转型的推力,个体行动者的数字能力是转型关键,物质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联通共享是转型的支撑,意识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文化重塑是转型的保障。基于“转译”原理,从动力激发、动力合成与动力保障三个阶段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并从推动数据融通、强化产教融合能力、培育数字素养、培植数字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体两翼一擎”的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行动者网络理论 教学数字化转型 动力机制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伦理风险与规避进路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儒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5,共8页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推动教学要素发生创变的同时,也滋生诸多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伦理关系失序、伦理价值失衡、伦理行为失范、伦...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推动教学要素发生创变的同时,也滋生诸多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伦理关系失序、伦理价值失衡、伦理行为失范、伦理制度失灵等风险样态。教学数字化转型伦理风险的形成是主体数字伦理风险素养缺失、技术不确定性及其固有缺陷、外部规约和保障不足、教学风险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内外多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培育主体数字伦理风险素养、加强数字技术伦理规约、优化教学伦理制度体系、创新教学伦理风险治理范式,是规避教学数字化转型伦理风险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伦理风险 数字风险素养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46
6
作者 罗儒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7,121,共7页
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既是促进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数字化转型初步发展阶段,理解和把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及其纾解路径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文... 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既是促进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数字化转型初步发展阶段,理解和把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及其纾解路径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价值;其次,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框架,剖析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体现在技术加速驱动与教学惯例挚肘的对峙、多重任务叠加与数字能力不足的困境、教学活动复杂多变性与技术有限性的矛盾、技术提质增效与工作负荷加重的悖论、技术赋权增能与教学风险衍生的悖离等方面;最后,文章从认识驱动、素养培育、范式引领、组织联动、精准保障等层面探讨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困境的纾解路径,以期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数字化转型 现实困境 数字风险 纾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价值逻辑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11
7
作者 辛继湘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3,共6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教育体系的核心范畴,教学数字化转型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与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是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全面赋能教学以及教学自身高质量发展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教育体系的核心范畴,教学数字化转型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与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是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全面赋能教学以及教学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其价值逻辑在于,教学育人价值引领数字技术价值,教学智慧价值高于数字智能价值,教学伦理价值规约数字计算价值。确立以人为本、教学育人的目标指向,关注实施过程的智能升华、智慧生成,建构数字向善、德性与规范并行的教学伦理,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价值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 教学价值 教学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数字化转型:表征样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1
8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1 位作者 郑宁 杨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1,共7页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界共识。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多关注政策引领、理念探讨和设施建设,较少从教与学的关键场景出发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实践变革的前景、样态和机制。基于此,文章以“教学...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界共识。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多关注政策引领、理念探讨和设施建设,较少从教与学的关键场景出发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实践变革的前景、样态和机制。基于此,文章以“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阐述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定位和概念内涵,指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推动教学理念、设施、手段、方法的系统变革,推动教学主体走向学生中心、教学目标走向素养导向、教学内容走向动态多元、教学方法走向灵活多样、教学评价走向智能综合、教学环境走向虚实融合;从面向学业发展的人机协同教学、面向自主探究的数字实验教学、面向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勾勒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场景。未来,要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完善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培育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 人机协同教学 智能教育评价 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数字化转型:趋势、特征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70
9
作者 刘邦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79,共9页
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主阵地、主场景,也是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场域。在教学数字化变革实践中,智慧课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学数字化转型提出的背景,将教学数字化变革划分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进、... 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主阵地、主场景,也是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场域。在教学数字化变革实践中,智慧课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学数字化转型提出的背景,将教学数字化变革划分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进、教学革新、教学转型三个阶段。其次阐述了智慧课堂三轮迭代发展的历程,分析了课堂层面、学科层面和学校育人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本质属性。进而提出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数字化转型具有教学人本化、数据要素化、业务全景化、教学智能化、发展生态化特征,以及由理念、技术、平台、数据、模式、生态、目标等要素构成的逻辑框架。最后重点讨论了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策略,包括重塑优质教学新理念、构建智能高效新环境、打造数据驱动新动力、创新智能教学新模式、构筑多维一体新生态,着力打造“五新”课堂教学形态,推动教学系统性变革,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数字化转型对于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认识、推动教学数字化变革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教学数字化转型 智能升级 逻辑框架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历史演进、实践探索与现实镜鉴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泽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如何驱动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成为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德国高等教育教学在转型过程中,以“硬性”的法律框架确保师生教与学,以...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如何驱动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成为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德国高等教育教学在转型过程中,以“硬性”的法律框架确保师生教与学,以“软性”的包容性环境兼顾少数群体学习诉求,提出科研创新、无障碍学习、完善数字学习空间与数字化课程开发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逐渐形成立足于德国4.0发展格局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在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教学转型实践经验的同时省察警示,从教学保障、教学合作、教学理念与教学场景四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完善数字教学法规,奠定教学数字化制度基础;三位一体构建教学合作体系,提高数字化教学质量;秉承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原则,促进数字教学包容性;构建无边界教学场景,激发深层学习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德国 高等教育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数字化视域下重构“双新”实验教学——以上海高中生物学实验手册修订工作为例
11
作者 赵雯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2,共3页
为支持和保障上海“双新”实验教学实施,有重点、有突破、有创新地推进了高中生物学实验手册修订工作。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手册首次采用了纸质与数字相融合的复合型呈现形式。手册修订确立了整体管理、系统规划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大... 为支持和保障上海“双新”实验教学实施,有重点、有突破、有创新地推进了高中生物学实验手册修订工作。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手册首次采用了纸质与数字相融合的复合型呈现形式。手册修订确立了整体管理、系统规划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大单元、数字化重构实验教学的修订策略,为教师和实验员顺利开展“双新”实验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指导和支持。同时进阶思考了如何优化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数字资源,更好服务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深化改革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大单元教学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教育装备与教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数字时代教学变革的基本理论:数字教学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黄荣怀 虎莹 +2 位作者 刘梦彧 潘静文 ADARKWAH Michael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2,33,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加深。技术的应用是否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仍是全球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方法、适用对象和有效场景方面,证据尚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教育数字化...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加深。技术的应用是否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仍是全球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方法、适用对象和有效场景方面,证据尚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数字化学习和教学规律。数字化学习变革的关键在于技术如何促进学习,其机制可归纳为技术应用、技能扩展和人机协同三个层面。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技术服务于有效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数字时代教与学的基本规律:(1)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2)技术的角色是有效赋能教与学;(3)数字化教学的根源在于数字教学法。基于对数字时代教与学基本规律的探讨,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全域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是发展数字教学法,具体包含四个维度:(1)技术赋能的深度学习;(2)绿色鲁棒的数字学习环境;(3)循证导向的教学实践;(4)人机互信的协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促进学习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数字教学 深度学习 人机协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算教学的实现
13
作者 方庆圆 张家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教学认识的范式转向,同时也促进了智能技术在教学场域中的深入实践,计算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计算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数据的处理方法,而且是智能技术时代观看教学现实的一种范式和理念。从计算社会科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教学认识的范式转向,同时也促进了智能技术在教学场域中的深入实践,计算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计算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数据的处理方法,而且是智能技术时代观看教学现实的一种范式和理念。从计算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深挖计算的教学意义,辨析计算教学的一般概念,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认识层面、操作层面,还是在效用层面,计算教学都是能够成立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数据处理流程,依托数字化技术体系,可建构计算教学得以可能的耦合模型,即基于全量数据汇聚实现教学目标靶向化,基于数据系统密集关联促使教学内容适配化,基于多节点分布式交互助力教学过程弹性化,基于数据智能的教学应用推进教学评价科学化。要实现该模型,在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坚持数据要素驱动,推动计算教学的理念内嵌;加强教师数据素养培育,提升教学数字化水平;搭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赋能教学智能化发展;整全数字技术器之功用,践行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道之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教育数字化 教学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研员数字素养框架设计研究
14
作者 潘丽芳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当下,技术赋能、人技协同育人已然成为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议题,各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和探索层出不穷,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研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教师中的关键少数,如何指导教师应对数智时代的挑战,教... 当下,技术赋能、人技协同育人已然成为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议题,各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和探索层出不穷,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研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教师中的关键少数,如何指导教师应对数智时代的挑战,教研员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是关键。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已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框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教研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初步构建了教研员数字素养框架。其次,采用德尔菲法,在征询和分析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完善教研员数字素养框架。最后,形成教研员数字素养框架,包含教学指导、评估与监测、教师培育、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5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指标,为数智时代教研员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方向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员 数字素养 框架 德尔菲法 教学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递课堂多向互动教学如何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被引量:4
15
作者 穆肃 周德青 +1 位作者 眭慧 梁海欣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直接地体现在乡村学校课堂教学中。专递课堂通过线上线下双师同步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薄弱学校因缺少师资而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成为乡村教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方式。互动是影响远程在线...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直接地体现在乡村学校课堂教学中。专递课堂通过线上线下双师同步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薄弱学校因缺少师资而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成为乡村教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方式。互动是影响远程在线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互动的层次与水平关乎在线教学质量的达成。然而在实践中,专递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层次和水平却并不高,主要表现为:线上教师与现场教师缺少及时的交流和协作、现场教师教学参与度不高、互动频次偏少且互动质量偏低。为解决以上困境,应以“多向互动”为切入点,基于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内容、教师—内容5种基本互动类型,突出教学中“师—师—生—内容”协同共生,构建“线上教师与现场教师互动、线上/现场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跨云端同步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互动”的专递课堂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开展的英语专递课堂教学互动分析结果表明:专递课堂教学中存在上述5种互动类型,体现了多向互动的典型特征;多向互动通常发生在多维空间的同一时刻,体现出教学互动的复杂性;其呈现出师生互动为主,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互动为辅的整体形态,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的临场感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双师教学 多向互动 乡村学校 等效交互理论 教学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教学:动因、本质与挑战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一岩 朱陶 +1 位作者 杨淑豪 郑永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7,共7页
人机协同教学是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途径,对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章对人机协同教学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人机协同教学旨在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和机器智能的核心优势,通过教... 人机协同教学是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途径,对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章对人机协同教学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人机协同教学旨在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和机器智能的核心优势,通过教师与机器的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优化课堂教学的中间环节、重构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超越教师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局限性,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推动“教师智慧—机器智能—学生智慧”的协同增长和共同进化。其次,文章从基于人机协作的教学过程辅助、基于人机融合的教学决策优化、基于人机共创的教学样态重塑三个层面论述了人机协同教学在实践层面的表征样态。最后,文章从人机协同教学的理论体系建构、技术赋能教学变革的能力、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胜任力、人与机器的冲突与平衡机制、人机协同教学的成效验证等方面论述了人机协同教学面对的现实挑战及可行建议,以期推动人机协同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教学 人机协同教育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教学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