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素娟
莫冬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4,共6页
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
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其教学性存在,发现所选择的课程论坛样本中的教学基本属于无结构状态,整体教学性存在水平很低;教师忽视在线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在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时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较大,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技能,没有把握好教师的有限存在。建议重视并提高在线教学的教学性存在,对在线教师开展关于教学性存在的培训,注重有限存在以促进协作学习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课程论坛
教学性存在
有限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
被引量:
8
2
作者
D.R.Garrison
Terry Anderson
张秀梅(编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远程教育理论——基于计算机辅助传播(CMC)环境下的三种存在理论(即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该理论由加拿大的兰迪·加里森和特里·安德森共同创建,在北美拥有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远程教育理论——基于计算机辅助传播(CMC)环境下的三种存在理论(即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该理论由加拿大的兰迪·加里森和特里·安德森共同创建,在北美拥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提高其中的教学性存在,纵向从三类教学活动,即设计和组织教学、协调会话和直接教学,横向从两个维度,即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立体交叉地呈现了教师在虚拟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应遵守的一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教学性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社会
性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探究社区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洋
刘清堂
+3 位作者
杨海茹
何浩怡
吴林静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1,共9页
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应用,教学性存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学性存在是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的总称,决定着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研究者对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框架还未达成一致结论。据此,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和已有研究,构建了教学...
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应用,教学性存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学性存在是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的总称,决定着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研究者对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框架还未达成一致结论。据此,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和已有研究,构建了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并运用调查法对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参与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为样本,收集到有效问卷408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阶段,本研究抽取了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评价和技术支持五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一阶五因子相关模型的适配性较好,与实验数据能较好的拟合。研究提出的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鉴别性和一致性良好,能为网络探究社区中教师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提供工具支持,为教师的在线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性存在
测量框架
网络探究社区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学习社区中认知性存在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王靖
董玉琦
+1 位作者
孔丽丽
马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46,共6页
Garrison教授提出的"网络学习社区模型"是国际在线学习领域分析网络学习社区建设质量的重要理论框架。将该框架的量表测试工具汉化后,该文对华东地区某学校网络学习社区中的3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网络学习社区中,学...
Garrison教授提出的"网络学习社区模型"是国际在线学习领域分析网络学习社区建设质量的重要理论框架。将该框架的量表测试工具汉化后,该文对华东地区某学校网络学习社区中的3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网络学习社区中,学生对四种学习社区核心要素:教学性存在、学习性存在、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的感知程度,并基于该模型探索认知性存在的影响因素。文章利用可靠性分析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并对问卷回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LISREL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效度,使用路径分析法,检验学习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对认知性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对四种要素均有较强的感知,而在四种核心要素中,学生对社会性存在的感知程度最强。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学性、社会性存在、学习性存在均直接影响认知性存在,教学性存在、学习性存在与认知性存在之间还有间接影响的关系。上述关系的得出是对教师和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构成的自组织的运行机制的初步揭示,希望能够为促进网络学习社区中有效、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社区模型
教学性存在
学习
性
存在
社会
性
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远程教学生态重构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陈仕品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远程教学是以技术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技术进步对远程教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以3G移动通信技术、Web2.0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催生了"移动性、社会化、互动式、去中心化"的开放性网络互动传播模...
远程教学是以技术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技术进步对远程教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以3G移动通信技术、Web2.0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催生了"移动性、社会化、互动式、去中心化"的开放性网络互动传播模式,为重构远程教学生态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网络新技术重建远程教学生态的关键在于:创建一种开放、互动、参与式的远程教学生态环境,增强远程学习者的社会性存在;设计和组织远程教学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增强远程教学的教学性存在;转变远程学习方式,促进远程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增强远程教学的认知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技术
远程
教学
生态
社会
性
存在
教学性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素娟
莫冬敏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4,共6页
文摘
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其教学性存在,发现所选择的课程论坛样本中的教学基本属于无结构状态,整体教学性存在水平很低;教师忽视在线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在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时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较大,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技能,没有把握好教师的有限存在。建议重视并提高在线教学的教学性存在,对在线教师开展关于教学性存在的培训,注重有限存在以促进协作学习开展。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课程论坛
教学性存在
有限
存在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
被引量:
8
2
作者
D.R.Garrison
Terry Anderson
张秀梅(编译)
机构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育学院学术主任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文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远程教育理论——基于计算机辅助传播(CMC)环境下的三种存在理论(即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该理论由加拿大的兰迪·加里森和特里·安德森共同创建,在北美拥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提高其中的教学性存在,纵向从三类教学活动,即设计和组织教学、协调会话和直接教学,横向从两个维度,即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立体交叉地呈现了教师在虚拟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应遵守的一些原则。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教学性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社会
性
存在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探究社区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洋
刘清堂
杨海茹
何浩怡
吴林静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与人类生态学学院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学习资源深度聚合及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71704062)
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MCM20170502)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中美在线教育中教师教学存在对学生学习的作用研究”(2018YBZZ038)
文摘
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应用,教学性存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学性存在是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的总称,决定着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研究者对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框架还未达成一致结论。据此,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和已有研究,构建了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并运用调查法对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参与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为样本,收集到有效问卷408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阶段,本研究抽取了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评价和技术支持五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一阶五因子相关模型的适配性较好,与实验数据能较好的拟合。研究提出的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鉴别性和一致性良好,能为网络探究社区中教师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提供工具支持,为教师的在线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教学性存在
测量框架
网络探究社区
因子分析
Keywords
teaching prese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
community of inquiry
factor analysis
分类号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学习社区中认知性存在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王靖
董玉琦
孔丽丽
马志强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46,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偏差认知研究--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项目编号:15YJC880085)的研究成果
文摘
Garrison教授提出的"网络学习社区模型"是国际在线学习领域分析网络学习社区建设质量的重要理论框架。将该框架的量表测试工具汉化后,该文对华东地区某学校网络学习社区中的3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网络学习社区中,学生对四种学习社区核心要素:教学性存在、学习性存在、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的感知程度,并基于该模型探索认知性存在的影响因素。文章利用可靠性分析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并对问卷回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LISREL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效度,使用路径分析法,检验学习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对认知性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对四种要素均有较强的感知,而在四种核心要素中,学生对社会性存在的感知程度最强。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学性、社会性存在、学习性存在均直接影响认知性存在,教学性存在、学习性存在与认知性存在之间还有间接影响的关系。上述关系的得出是对教师和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构成的自组织的运行机制的初步揭示,希望能够为促进网络学习社区中有效、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建议。
关键词
网络学习社区模型
教学性存在
学习
性
存在
社会
性
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Keywords
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ing Presence
Learning Presence
Social Presence
Cognitive Presenc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远程教学生态重构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陈仕品
张剑平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新技术支持下的远程教学生态重构研究"(课题编号:DCA1002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远程教学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与运行机制"(项目编号:10XJC880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应用效益主导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10491782)的研究成果
文摘
远程教学是以技术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技术进步对远程教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以3G移动通信技术、Web2.0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催生了"移动性、社会化、互动式、去中心化"的开放性网络互动传播模式,为重构远程教学生态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网络新技术重建远程教学生态的关键在于:创建一种开放、互动、参与式的远程教学生态环境,增强远程学习者的社会性存在;设计和组织远程教学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增强远程教学的教学性存在;转变远程学习方式,促进远程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增强远程教学的认知性存在。
关键词
网络新技术
远程
教学
生态
社会
性
存在
教学性存在
认知
性
存在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杨素娟
莫冬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
D.R.Garrison
Terry Anderson
张秀梅(编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探究社区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
王洋
刘清堂
杨海茹
何浩怡
吴林静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网络学习社区中认知性存在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王靖
董玉琦
孔丽丽
马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远程教学生态重构研究
陈仕品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