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开课:一种教学仪式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段俊吉
熊和平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宁波大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5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教育学一般课题“学校物件的教育文化研究”(BAA190229)。
-
文摘
公开课是学校、教研部门等机构组织的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授课形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公开课蕴含多重角色的表演性指喻,遵循了特定的仪式运作机制。公开课具有结构化的表演程序和场景气氛,构造了教学空间和符号叙事的动态轨迹。它暗含一种规制化的文化逻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文化特性,并映射出教学社会学的特殊意蕴。公开课的仪式化是当前教学体制弊端的重要表征,唯有去仪式化,才能增进课堂教学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力。
-
关键词
公开课
教学仪式
教学社会学
-
Keywords
open class
teaching ritual
teaching sociology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借助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教学仪式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丽丽
-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系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学校变革实践的理论原创和学派建设"(项目批准号:16JJD880017)
江南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师范生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JG2017116)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运用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图像分析发现,教学仪式引导着教学互动,传递着教学规则,主导着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其在实践中存在着"真诚的假装"与"假装的真诚"等误用现象。为实现教学仪式的有效运用,教师应理性认识教学仪式的功能和运行特点,创设面向全体学生的情境,避免误读误用。
-
关键词
视频图像分析
仪式化行为
教学仪式
形式阐释
反身性阐释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