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仲舒人性观及其教化思想析论
1
作者 王玉清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49-52,共4页
《春秋繁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著作,董仲舒的人性学说构成其教化思想的理论依据。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董仲舒在先秦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有善质而未善”“性待教而善”之说,其人性观本质上属于针对特... 《春秋繁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著作,董仲舒的人性学说构成其教化思想的理论依据。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董仲舒在先秦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有善质而未善”“性待教而善”之说,其人性观本质上属于针对特定对象的“性朴论”,其教化思想亦在此预定条件下展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不仅对个人起到规范性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有序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董仲舒融合了先秦诸子学说,发展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其提出的人性论和教化理论有着更早渊源,是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进一步诠释和发展,其教化思想旨在维系家国伦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人性论 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乐记》音乐教化思想研究
2
作者 张薇薇 《艺海》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乐记》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化思想,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当前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乐记》中,音乐教化的理论基础是“物感说”和“反作用说”,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音乐教化被视作一种极为... 《乐记》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化思想,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当前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乐记》中,音乐教化的理论基础是“物感说”和“反作用说”,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音乐教化被视作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理手段,原因在于“乐”能对民众、个人和社会发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的作用。在具体的实现机制上,音乐教化的内容为“德音之谓乐”;主导为君王“谨其所好恶”;主体为君子“广乐以成其教”;作乐的时机为“王者功成作乐”。对这些音乐教化思想,当前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音乐 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教化思想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海舰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2-14,共3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及“天人相通”的天道观是其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上根据 ;古代帝王和秦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及汉朝以来的现实 ,是其提出教化思想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教...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及“天人相通”的天道观是其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上根据 ;古代帝王和秦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及汉朝以来的现实 ,是其提出教化思想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教民性成善是教化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 ;“独尊儒术”、“三纲五常”是教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兴太学、置明师是教化的基本措施和途径 ;以身示教、以乐达教、因材而教 ,是其教化的基本方法。董仲舒教化思想囿于时代和阶级局限 ,既有糟粕 ,也有精华 ,应批判地加以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教化思想 儒家 学校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告谕》中的社会教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雅克 陈华森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5-91,119,共8页
告谕,是古代下行公文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上级对下级传达的指令或者官吏对所属民众发布的公告。王阳明在其政治生涯中,颁布的《告谕》类公文计有三十余篇,根据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这些公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 告谕,是古代下行公文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上级对下级传达的指令或者官吏对所属民众发布的公告。王阳明在其政治生涯中,颁布的《告谕》类公文计有三十余篇,根据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这些公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即通过教化民众,实现民风的改善,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治统治的目的。《告谕》的颁布起到了引导社会舆情的政治宣传作用,为其后相关政策的推行奠定了思想基础,取得了“敦教化厚风俗”的显著效用。这不仅对于后世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社会亦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告谕》 社会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教化思想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38-40,共3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寓教育和感化双重含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天人感应"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现实依据,"三纲五常"是其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兴... 董仲舒教化思想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寓教育和感化双重含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天人感应"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现实依据,"三纲五常"是其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兴太学、置明师、实试求贤"是其教化思想实现的途径与保障。董仲舒提出的"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内视反听"、"强勉行道"等修养方法与要求,及"以身示教、以乐达教、因材而教"等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着启迪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教化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马祖道一之教化思想
6
作者 赵改萍 《五台山研究》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马祖道一是洪州宗的开创者,他的禅学教化思想以“非心非佛”为理论基础。教化对象普涉社会各阶层,尤重下层民众。教化手段,灵活多样,效果显著。从而,使禅宗获得极大发展。
关键词 马祖道一 禅宗 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荀子的礼乐教化思想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章以荀子的《乐论》篇为基点 ,通过分析其中有关音乐起源、音乐本质以及音乐对整个社会巨大政治功用的论述 ,从而提出了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对该核心内容的哲学基础和它与孔、孟礼乐观的主要不同点也逐一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荀子 <乐论> 礼乐教化思想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周易“蒙”卦到“童子雕琢,必先雅制”——论儒家教化思想对于《文心雕龙》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文心雕龙·原道》中讲:"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宗经》中也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可见,在刘勰的思想... 《文心雕龙·原道》中讲:"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宗经》中也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可见,在刘勰的思想中,儒家经典对于文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其思想博大精深,弥伦天、地、人三才之道,"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其对于《文心雕龙》的影响必然应当首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儒家经典 《周易》 教化思想 雕琢 《宗经》 天地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民族教化思想的初步形成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蒲艳芳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期106-108,共3页
贵州省建制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方偏僻,发展落后,文教不兴。王阳明来到贵州之后,真切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质朴和热情,由衷发出了"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的感慨,并进而形成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q... 贵州省建制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方偏僻,发展落后,文教不兴。王阳明来到贵州之后,真切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质朴和热情,由衷发出了"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的感慨,并进而形成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民族教化思想。王阳明在贵州两劝安贵荣,平息潜在的隐患,建立龙冈书院、执教文明书院,充分实践了他的民族教化思想,对贵州地区的安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贵州 民族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尚书引义》中的教化思想探析
10
作者 冯钰婕 《船山学刊》 2020年第5期52-58,共7页
中国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包含了中华古代人民最精微的政治智慧,也是传统教化思想的木本水源。王船山对《尚书》中典、谟、训、诰、誓、命进行了深入剖析,对... 中国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包含了中华古代人民最精微的政治智慧,也是传统教化思想的木本水源。王船山对《尚书》中典、谟、训、诰、誓、命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每一篇章的内容都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尤其在教化思想方面阐发了不少创见。船山《尚书引义》中体现的教化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根本指导,以"敬敷五教在宽"为总体原则,以"立诚以修辞"为基本立场,以"达礼以乐"为重要方式。探析船山《尚书引义》中的教化思想,对理解中国传统教化、启发当代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尚书引义》 教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伦理思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绥化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5期108-110,共3页
专业伦理思想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提高情商能力,贴近大学生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在专业化伦理道德教育中,着眼于培养、提高未来职业人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业伦理思想 教化思想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宗章 《船山学刊》 201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对于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学界在教化内涵、产生根源、理论建构、内在价值、现代境遇等方面展开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在分析方法、思维方式、内容把握等方面亦存在不足。继续深化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体系建构... 对于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学界在教化内涵、产生根源、理论建构、内在价值、现代境遇等方面展开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在分析方法、思维方式、内容把握等方面亦存在不足。继续深化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体系建构,积极推进其当代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教化思想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秦朝思想教化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兼论秦朝覆亡的原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郧在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秦朝立国之后,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形成了威权式思想教化机制。这一教化机制的形成对于维护秦初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秦始皇病逝之后,威权去除,思想教化机制失灵,由此导致政治思想领域的混乱和天下反叛... 秦朝立国之后,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形成了威权式思想教化机制。这一教化机制的形成对于维护秦初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秦始皇病逝之后,威权去除,思想教化机制失灵,由此导致政治思想领域的混乱和天下反叛的并起,其结果就是秦朝的覆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思想 机制 威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的“教化”作用论纲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国旗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4期4-12,共9页
教化是文艺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国古代对于教化之义有诸多阐释,'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礼记·经解》),'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 教化是文艺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国古代对于教化之义有诸多阐释,'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礼记·经解》),'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史记·三王世家》),如此等等皆是。而透过这些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教化思想 功能 道德说 文艺 西方文论 小说界 传统 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经典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
15
作者 姜丽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7X期63-64,共2页
我国文学世界中,有大量的文学经典被当代大学生所喜爱,他们在文学经典里品读思想精神,感受崇高品质、体味人格魅力。可以说文学经典不仅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更能够促使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 我国文学世界中,有大量的文学经典被当代大学生所喜爱,他们在文学经典里品读思想精神,感受崇高品质、体味人格魅力。可以说文学经典不仅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更能够促使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思想 道德伦理 人格培养 审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是现实主义?——兼论科学思想对近代审美意识的渗透
16
作者 袁进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中国近代,作家的创作和审美深受科学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必须客观反映现实,抓住现实深处的规律,对现实要按照普遍规律典型化,这些概念和思路都与科学思想有关。现实主义的前提假设与当时人们对科学万能的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近代,作家的创作和审美深受科学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必须客观反映现实,抓住现实深处的规律,对现实要按照普遍规律典型化,这些概念和思路都与科学思想有关。现实主义的前提假设与当时人们对科学万能的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是现实主义的内在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崇尚也是改造黑暗现实的一个方面。现实主义的崛起与文学本身的变化和外国文学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也强化了文学与教化、实用的结合,没有将艺术的基础建立在生命本体上,其中的教训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科学思想 审美意识 教化思想 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尖兵
17
作者 王行惠 《孙子研究》 2022年第1期9-10,共2页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国文艺繁荣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提供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国文艺繁荣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提供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道德理念 十一大 教化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文字看教育
18
作者 周志峰 《教育家》 2020年第38期54-54,共1页
教育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如何融会贯通?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并从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 教育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如何融会贯通?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并从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 育工作者 道德理念 教化思想 智慧光芒 融会贯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死亡诗社》与《浪潮》中的人物形象
19
作者 董梦圆 《传媒论坛》 2019年第14期156-157,共2页
影片《死亡诗社》中的托德和《浪潮》中的蒂姆原本都是校园中沉默的一分子,或许是因为家庭原因,他们的沉默寡言让他们成为所谓的'弱势群体'。他们也同样拥有一位敢于突破传统与禁锢的老师,带着他们独立而理性的思考,冲破懵懂,... 影片《死亡诗社》中的托德和《浪潮》中的蒂姆原本都是校园中沉默的一分子,或许是因为家庭原因,他们的沉默寡言让他们成为所谓的'弱势群体'。他们也同样拥有一位敢于突破传统与禁锢的老师,带着他们独立而理性的思考,冲破懵懂,但是他们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本文将从内在性格、外在环境等因素去分析造成两个角色不同命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弱势 内在性格 思想 潜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发到自觉——谈审美心理在写作中的意义
20
作者 陆军 《写作》 2002年第12期19-20,共2页
写作自古以来,都注重它的思想教化功能——诗言志;其中虽也涉及到写作主体的心理与审美,但那只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很少有人自觉地把它作为写作不可缺少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作界强调了主体回归和人本思想,越来越多的作者自... 写作自古以来,都注重它的思想教化功能——诗言志;其中虽也涉及到写作主体的心理与审美,但那只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很少有人自觉地把它作为写作不可缺少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作界强调了主体回归和人本思想,越来越多的作者自觉地把写作不仅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看作是一种写作主体的心理活动和审美活动。而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审美理解,构成了一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所以,审美心理在写作中的意义越来越显得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 写作 自发性行为 思想功能 意象 审美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