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阶层、流动与反思:流动人口家庭教养实践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彬莉
李英华
袁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养置于阶层、流动和既往经历反思等多重脉络中,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查这一群体的教养实践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并非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教养实践存在诸多内部分化和差异。处于...
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养置于阶层、流动和既往经历反思等多重脉络中,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查这一群体的教养实践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并非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教养实践存在诸多内部分化和差异。处于或接近中产阶层的群体,有更为明显的阶层意识,在子女教养中,无论是密集准备和规划还是无规划的规划,都流露出更强的自信与笃定。劳工家庭则体现出顺其自然或被动滞后回应的模式。处于二者中间的群体,即中间阶层则表现出一种中间属性:一方面“早作打算”、规划性强,表现出参照城市“范本”、积极反思和调动潜在资源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经济和文化资本之不足时常显得力不从心。除了阶层逻辑以外,流动以及这一群体对于自我及既往养育经历的反思也在形塑其教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教养实践
中产阶层
劳工家庭
文化资本
流动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家庭教养实践与阶层分化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浩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75,共14页
教养实践是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手段。家庭中的教养实践是儿童不断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家庭的阶层背景紧密相关。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同时考虑祖代和父代的社会阶层,将家庭的阶层背景分为持续上层、新上...
教养实践是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手段。家庭中的教养实践是儿童不断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家庭的阶层背景紧密相关。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同时考虑祖代和父代的社会阶层,将家庭的阶层背景分为持续上层、新上层、新下层和持续下层。分析显示,不同阶层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教养实践模式,教养实践模式在多代间可以传递,家庭的阶层背景与教养实践又影响着子女的学业成就。相比于祖代,向上流动的父代家庭在教养实践与子女学业成就上更接近持续上层,向下流动的家庭则颇为特殊:教养实践上更接近持续上层,而子女学业表现上则更接近持续下层。由此来看,中国阶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着更为复杂的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实践
阶层分化
多代效应
学业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家庭教养实践的类型化探索——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许丹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2,共10页
立足于当前变迁的社会文化脉络,本文主张返回具体实践去理解中国现代家庭教养实践的内容与含义。本文利用30个家庭的质性访谈资料,归纳了当代中国家庭的教养实践模式,分别为恩威并施型、谨慎规划型、丛林法则型与束手无策型。不同类型...
立足于当前变迁的社会文化脉络,本文主张返回具体实践去理解中国现代家庭教养实践的内容与含义。本文利用30个家庭的质性访谈资料,归纳了当代中国家庭的教养实践模式,分别为恩威并施型、谨慎规划型、丛林法则型与束手无策型。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实践在结构限制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投入、价值判断与行动逻辑。而这些差异在以往的二元框架中往往被消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家庭
教养实践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阶层、流动与反思:流动人口家庭教养实践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彬莉
李英华
袁丽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罗斯伯格国际学院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基金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大变迁时代的中国孩子们:社会阶层、代际变迁与教育获得”(项目编号:19ZL008)的成果之一。
文摘
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养置于阶层、流动和既往经历反思等多重脉络中,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查这一群体的教养实践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并非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教养实践存在诸多内部分化和差异。处于或接近中产阶层的群体,有更为明显的阶层意识,在子女教养中,无论是密集准备和规划还是无规划的规划,都流露出更强的自信与笃定。劳工家庭则体现出顺其自然或被动滞后回应的模式。处于二者中间的群体,即中间阶层则表现出一种中间属性:一方面“早作打算”、规划性强,表现出参照城市“范本”、积极反思和调动潜在资源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经济和文化资本之不足时常显得力不从心。除了阶层逻辑以外,流动以及这一群体对于自我及既往养育经历的反思也在形塑其教养实践。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教养实践
中产阶层
劳工家庭
文化资本
流动经历
Keywords
migration
childrearing
middle class
working class
cultural capital
migrant experience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家庭教养实践与阶层分化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浩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75,共1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础教育不平等过程及对策研究”(2018M631723)
文摘
教养实践是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手段。家庭中的教养实践是儿童不断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家庭的阶层背景紧密相关。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同时考虑祖代和父代的社会阶层,将家庭的阶层背景分为持续上层、新上层、新下层和持续下层。分析显示,不同阶层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教养实践模式,教养实践模式在多代间可以传递,家庭的阶层背景与教养实践又影响着子女的学业成就。相比于祖代,向上流动的父代家庭在教养实践与子女学业成就上更接近持续上层,向下流动的家庭则颇为特殊:教养实践上更接近持续上层,而子女学业表现上则更接近持续下层。由此来看,中国阶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着更为复杂的面向。
关键词
教养实践
阶层分化
多代效应
学业成就
Keywords
parenting practices
multigenerational effects
class differentia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s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家庭教养实践的类型化探索——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许丹红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2,共10页
文摘
立足于当前变迁的社会文化脉络,本文主张返回具体实践去理解中国现代家庭教养实践的内容与含义。本文利用30个家庭的质性访谈资料,归纳了当代中国家庭的教养实践模式,分别为恩威并施型、谨慎规划型、丛林法则型与束手无策型。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实践在结构限制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投入、价值判断与行动逻辑。而这些差异在以往的二元框架中往往被消解了。
关键词
现代化
家庭
教养实践
类型化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阶层、流动与反思:流动人口家庭教养实践的多重逻辑
陈彬莉
李英华
袁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家庭教养实践与阶层分化研究
刘浩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中国家庭教养实践的类型化探索——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
许丹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