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饰终之典:唐代僧人敕葬考
1
作者 赵青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敕葬,是皇帝下旨为王公大臣、功勋贵戚举办的丧葬。为光耀高僧德行以及标榜皇帝追远之恩,唐廷将世俗官员贵戚才有资格享有的高级哀荣,赐予方外之宾,这是皇帝认同和护持佛法的重要表现。而在盛大的丧葬仪式中,亡僧德业也变得具体化和可... 敕葬,是皇帝下旨为王公大臣、功勋贵戚举办的丧葬。为光耀高僧德行以及标榜皇帝追远之恩,唐廷将世俗官员贵戚才有资格享有的高级哀荣,赐予方外之宾,这是皇帝认同和护持佛法的重要表现。而在盛大的丧葬仪式中,亡僧德业也变得具体化和可视化。通过对22位唐代僧人敕葬事例归纳分析可知,他们均是道德高妙的僧人,在僧俗两界拥有重要影响力,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获得敕葬的僧人,大多生前与皇帝形成了密切的私人关系,甚至建立了师徒名分。将敕葬恩赐于亡僧,更多地体现了皇帝对亡僧的恩宠。官员贵戚敕葬应有的流程和内容,在僧人敕葬中均有体现,反映了僧人敕葬遵循典章制度的一面;但在具体细节上往往又会有所突破,体现了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变异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僧人 《丧葬令》 吊慰 赗赙 不空 丧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盗寇、镇神与宗族:《嘉应庙敕牒碑》所见宋代江南市镇
2
作者 王旭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9,共12页
《嘉应庙敕牒碑》是探讨宋代江南市镇的珍贵史料,通过分析碑文可知,盗寇、镇神与宗族是影响宋代江南市镇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市镇之所以易遭受盗寇劫掠,除了其市场繁荣、聚集大量富室大户外,还因为市镇官权力有限,市镇军事防卫力量薄... 《嘉应庙敕牒碑》是探讨宋代江南市镇的珍贵史料,通过分析碑文可知,盗寇、镇神与宗族是影响宋代江南市镇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市镇之所以易遭受盗寇劫掠,除了其市场繁荣、聚集大量富室大户外,还因为市镇官权力有限,市镇军事防卫力量薄弱。市镇塑造镇神,不仅可以起到凝聚市镇人心的作用,而且有整合市镇松散地域社会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镇民,在各种祭祀和求封活动中,强化了自身市镇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宗族大姓对市镇的贡献主要是协助监镇处理镇务,充当镇民与地方官员沟通的桥梁,以及对市镇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他们之所以积极参与市镇事务,除了基于自身身份地位而产生的“责任感”外,更重要的是想从这些“公益性”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权势,以维护家族在市镇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应庙牒碑》 宋代市镇 碑刻 地方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勒里乌斯宽容敕令”文本考--兼论“伽氏敕令”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继荣 徐家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70-174,158,共6页
"伽氏敕令"是伽勒里乌斯(Calerius)、君士坦丁、李锡尼乌斯及马克西米努斯(Maximinus)四位罗马皇帝于311年联合颁布的一则对基督教宣布宽容的法令。该法令的存世文本仅有拉克坦提乌斯的拉丁文本和尤西比乌斯的希腊文本两种。... "伽氏敕令"是伽勒里乌斯(Calerius)、君士坦丁、李锡尼乌斯及马克西米努斯(Maximinus)四位罗马皇帝于311年联合颁布的一则对基督教宣布宽容的法令。该法令的存世文本仅有拉克坦提乌斯的拉丁文本和尤西比乌斯的希腊文本两种。然而由于这两种文本之间的差异、该法令未及实施皇帝伽氏便逝于病疾和君士坦丁大帝一统帝国的影响及诸文人骚客对君氏的过多赞誉等原因,导致国内外学界普遍重视所谓的"米兰敕令",而对"伽氏敕令"的历史地位缺乏应有的关注。鉴于此,拟从"伽氏敕令"文本考察入手,辨析其存世文本的真伪,进而论述该敕令的历史地位,以期学界能对该敕令有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勒里乌斯 宽容 米兰 伽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宋的“大敕系衔”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32,共10页
"大敕系衔"是北宋前期对于使相的一项优待。所谓"大敕系衔",就是朝廷颁布重大敕命时,使相可以与中书门下官员并排,列衔于敕牒末尾的制度。使相具备这一资格,缘于其所带的宰相身份,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参预相关敕命的... "大敕系衔"是北宋前期对于使相的一项优待。所谓"大敕系衔",就是朝廷颁布重大敕命时,使相可以与中书门下官员并排,列衔于敕牒末尾的制度。使相具备这一资格,缘于其所带的宰相身份,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参预相关敕命的拟议与施行。大敕系衔制度渊源于唐代,至北宋元丰改制而最终废止,与中书门下体制相始终。唐宋时期,使相敕尾列衔的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所有敕牒均可列衔到仅限于"大敕"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使相 中书门下体制 元丰改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文《敕牌赞歌》考释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松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
本文对西夏文诗歌《敕牌赞歌》进行了解读,并对这首诗中有关西夏牌符的材质、形状,特别是"敕走马"银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考证。这首诗歌的解读将为西夏牌符问题的研究提供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西夏文 牌赞歌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诏敕入令与唐令复原--以《天圣令》为切入点 被引量:6
6
作者 牛来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在对《天圣令》的整理研究中,与令文相关的诏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助诏敕与《天圣令》内容比对研究,判定复原文字和令文形成的时间;就诸多"著于令"的记载,与《天圣令》中现存令文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够说明敕文纳入令典的过... 在对《天圣令》的整理研究中,与令文相关的诏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助诏敕与《天圣令》内容比对研究,判定复原文字和令文形成的时间;就诸多"著于令"的记载,与《天圣令》中现存令文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够说明敕文纳入令典的过程以及不同时期制度的变化更替,进而爬梳唐后期刊著活动的点滴记录,以期反映令典编定的延续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圣令》 唐令复原 “著于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敕兼行──宋代刑法体系简论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殿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0-84,共5页
律、敕兼行,互为补充,是宋代“正刑定罪”的刑法体系之基本格局和特点。律,即唐律502条的沿用;敕,则是对律文未尽、未便之处的补充和修改。有来一代的基本法典──《刑统》,本身便是律、敕兼行的产物。律即《刑统》及宋代以敕代... 律、敕兼行,互为补充,是宋代“正刑定罪”的刑法体系之基本格局和特点。律,即唐律502条的沿用;敕,则是对律文未尽、未便之处的补充和修改。有来一代的基本法典──《刑统》,本身便是律、敕兼行的产物。律即《刑统》及宋代以敕代律的传统观点,实是对有关史实的误解,有欠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统>> 宋代 刑法 刑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诏敕与体育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文庭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44,共4页
通过梳理在古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诏敕律令等政书类文献,研究体育在古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选取唐代这一典型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探究其体育文化的形态与特点,以期能体现古代体育文化与整体社会观念及价值体系的相互适应,发... 通过梳理在古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诏敕律令等政书类文献,研究体育在古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选取唐代这一典型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探究其体育文化的形态与特点,以期能体现古代体育文化与整体社会观念及价值体系的相互适应,发掘古代体育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体育 法令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宗关于归义军的诏敕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广锠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3-114,共2页
S.11345号文书,经释读为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光复,在由到报捷使者的报告后,唐王朝为褒奖张议朝而以宣宗名义颁发的一件正式的皇帝诏敕,是归义军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第二件皇帝诏敕,因此是珍贵的... S.11345号文书,经释读为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光复,在由到报捷使者的报告后,唐王朝为褒奖张议朝而以宣宗名义颁发的一件正式的皇帝诏敕,是归义军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第二件皇帝诏敕,因此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宗 归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贞姬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7-80,共4页
《教育敕语》的颁布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教育敕语》的颁布到二战结束为止,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和纲领,对日本社会和国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作用。因... 《教育敕语》的颁布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教育敕语》的颁布到二战结束为止,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和纲领,对日本社会和国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作用。因此,弄清楚它是如何产生的、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性质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对我们了解近代日本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 日本 国民道德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宋时期地方档案保管机构敕书楼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雪华 王云庆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敕书楼作为宋太祖建隆年间到太宗淳化年间在地方上专门设立的档案保管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承担着管理和保存重要文书档案的功能,为后期架阁库的建立及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从敕书楼向架阁库的转变,是古代档案保管机构走向专职化、... 敕书楼作为宋太祖建隆年间到太宗淳化年间在地方上专门设立的档案保管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承担着管理和保存重要文书档案的功能,为后期架阁库的建立及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从敕书楼向架阁库的转变,是古代档案保管机构走向专职化、独立化的标志。对于敕书楼的研究可以填补学界关于北宋前期地方档案管理机构探研的空白,按照时间顺序客观理清宋王朝地方档案管理机构创建和发展的脉络,更好地解读两宋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时代特征,亦可见档案工作在政府意志引导下被塑造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楼 架阁库 宋代 文书档案 档案保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奉敕撰写墓志的制度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向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贞观三年(629)以后,虽然著作郎官部分承担了奉敕撰文的职责,但大部分奉敕撰文的撰者选择仍是随机的。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立翰林学士院,随着翰林学士院各项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奉敕撰文也日益趋向制度化。大约到唐代宗大历年间,皇族... 贞观三年(629)以后,虽然著作郎官部分承担了奉敕撰文的职责,但大部分奉敕撰文的撰者选择仍是随机的。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立翰林学士院,随着翰林学士院各项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奉敕撰文也日益趋向制度化。大约到唐代宗大历年间,皇族墓志的制度化已经基本完成。制度化后,亲属参与撰作过程的通道被堵塞,因写作素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奉敕撰写的皇族墓志往往显得空泛、僵化。就墓主及其亲属而言,奉敕撰文象征着身份、地位和荣耀,但就施行者而言,撰文更多是职责,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职责,规范化、制度化是其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志 撰写 翰林学士 制度化 空泛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山东《敕赐十方灵岩寺碑》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孝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敕赐十方灵岩寺碑》有重要史料价值,记载该寺从甲乙制转变为十方制暨敕差住持制最终定制的过程,反映教团内部矛盾重重,但部分僧人在有限权力范围内试图改革创新;朝廷对佛教管理更制度化和官僚化;佛教平民化、世俗化特点更加突出。以... 《敕赐十方灵岩寺碑》有重要史料价值,记载该寺从甲乙制转变为十方制暨敕差住持制最终定制的过程,反映教团内部矛盾重重,但部分僧人在有限权力范围内试图改革创新;朝廷对佛教管理更制度化和官僚化;佛教平民化、世俗化特点更加突出。以诗证史,可见当时政教关系总体发展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住持 十方制 以诗证史 王安石 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都城西御敕寺院与当地畏兀(畏吾)文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泓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本文考述元明都城西御敕寺院与畏兀(畏吾)礼佛庙宇,考证高梁桥至白石桥间大护国仁王寺的历史存在,正觉寺、万寿寺建年之推前,白塔寺、大佛寺与其之关联;考释都城畏吾人族际婚,庙会中西域马术等竞技与信仰习俗,庙市中的西域物产,生计居... 本文考述元明都城西御敕寺院与畏兀(畏吾)礼佛庙宇,考证高梁桥至白石桥间大护国仁王寺的历史存在,正觉寺、万寿寺建年之推前,白塔寺、大佛寺与其之关联;考释都城畏吾人族际婚,庙会中西域马术等竞技与信仰习俗,庙市中的西域物产,生计居住等与当地的交融。以非汉阈信仰作为功能主义等重物轻灵研究之补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都城 寺庙 畏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敕修百丈清规》中的禅茶制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朴兵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元代德辉重新编修的《敕修百丈清规》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禅宗清规的饮茶礼仪,并将之进一步仪式化、制度化,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禅茶制度。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明确规定的大小茶礼约有50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祭祀丧葬茶礼、僧众活... 元代德辉重新编修的《敕修百丈清规》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禅宗清规的饮茶礼仪,并将之进一步仪式化、制度化,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禅茶制度。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明确规定的大小茶礼约有50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祭祀丧葬茶礼、僧众活动茶礼两大类。《敕修百丈清规》中,茶汤经常连用,不同语境下,"茶汤"的含义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百丈清规》 禅宗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敕修百丈清规》的法律属性与法律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继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清规是中国佛教创制的组织管理制度,而《敕修百丈清规》是佛教清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该清规由国家授权编撰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其属性与以前的佛教清规完全不同,已经从佛教组织的自制规约上升为国家的宗教法规,其内容... 清规是中国佛教创制的组织管理制度,而《敕修百丈清规》是佛教清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该清规由国家授权编撰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其属性与以前的佛教清规完全不同,已经从佛教组织的自制规约上升为国家的宗教法规,其内容涉及多种宗教法律关系,并设定了很多新的宗教权利、义务关系,对其后的佛教组织管理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戒律 修百丈清规》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到王权:《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的释读与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子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7,共10页
从本质上讲,《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是一篇任命官员的文书。图特摩斯一世在加冕仪式举行的当日,以敕令的方式任命图里为库什总督,将王权的多个因素融入其中。敕令通过对加冕仪式的确认、对国王伟大名字的列示、对自身王权来源的巧妙... 从本质上讲,《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是一篇任命官员的文书。图特摩斯一世在加冕仪式举行的当日,以敕令的方式任命图里为库什总督,将王权的多个因素融入其中。敕令通过对加冕仪式的确认、对国王伟大名字的列示、对自身王权来源的巧妙文字表述、库什总督的设立等方式,宣传了自身王权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强化了对库什地区的王权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特摩斯一世 加冕 加冕仪式 王权 图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米兰敕令”看君士坦丁皇帝的基督教政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爱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2,共4页
“米兰敕令”的颁布,既与此前帝国宗教政策的失败和基督教的发展有关,也是出于君士坦丁皇帝的宗教信仰和政治需要。“米兰敕令”体现了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支持和保护,为基督教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米兰令” 君士坦丁皇帝 罗马帝国 基督教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敕修西岳庙记碑与陕甘回民起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宇生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9,共5页
同治九年(1870)《敕修西岳庙记碑》,螭首龟跌,通高360CM,宽77CM,篆书13行,行32字,碑额篆书"敕修西岳庙记",左宗棠撰并书,章寿彝钩勒上石,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知事张国钧立于西岳庙,现保存完好.碑文中凡语"帝"、&... 同治九年(1870)《敕修西岳庙记碑》,螭首龟跌,通高360CM,宽77CM,篆书13行,行32字,碑额篆书"敕修西岳庙记",左宗棠撰并书,章寿彝钩勒上石,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知事张国钧立于西岳庙,现保存完好.碑文中凡语"帝"、"皇"、"敕"字处,均依制空两字,但"臣"字则未依制小写偏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西岳庙记碑》 同治 历史背景 伊斯兰教 回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敕修百丈清规》的成书及其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天保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0-152,160,共4页
禅林中影响最大的清规是《敕修百丈清规》。文章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孤本,结合其它佛教文献资料,探讨了该书成书情况和思想内容,分析了它的重要价值,以期为全面认识丛林生活,尤其是中国古代禅宗寺院的组织规程,提供一份独... 禅林中影响最大的清规是《敕修百丈清规》。文章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孤本,结合其它佛教文献资料,探讨了该书成书情况和思想内容,分析了它的重要价值,以期为全面认识丛林生活,尤其是中国古代禅宗寺院的组织规程,提供一份独特的认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百丈清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