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敏捷制造企业的建模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戴毅茹 严隽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03-1308,共6页
针对虚拟敏捷制造企业建模的需求 ,探讨了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并从建模的角度论述了虚拟敏捷制造企业建模技术的研究框架及其相关技术 .其目的是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虚拟敏捷制造企业的建立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模型依据 .
关键词 虚拟敏捷制造企业 建模 相关技术 企业组织形态 运营方式 虚拟企业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制造企业的分布式质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玲 史金飞 +1 位作者 洪著财 陈永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3-17,共5页
总结了敏捷制造企业对质量控制系统的需求 ,提出分布式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模型和总体结构 ,并讨论了系统原型的应用 .
关键词 敏捷制造企业 质量控制系统 分布式 功能模型 总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企业的主要模式──敏捷制造企业 被引量:71
3
作者 蒋新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6年第4期3-8,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技术─产品的周期日益缩短,如何加速开发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就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21世纪即将到来,世界无疑将沿着20世纪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它的趋势是:新产品开发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技术─产品的周期日益缩短,如何加速开发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就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21世纪即将到来,世界无疑将沿着20世纪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它的趋势是:新产品开发速度日益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生产批量越来越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兴起,有能力参与这场竞争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一切虽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但也给企业造成了严酷的生存环境。为了适应这种环境,1991年美国在总结日本、德国和本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把现有企业改造成敏捷制造企业(AgileManufacturingEnterprise)的模式,并认为这是奠定美国21世纪经济霸主地位的战略举措。敏捷制造企业是从客观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国如何改造企业并和世界经济接轨,敏捷制造企业给我们提出了值得高度重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敏捷制造企业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DBR系统的船舶敏捷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兴林 龚华坪 郭方方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基于单一生产系统内部"鼓-缓冲器-绳子"(DBR)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实现机制,通过对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提出船舶敏捷制造环境下DBR系统运作的三条基本原理,并从DBR系统的瓶颈识别、缓冲设置与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对其实现机... 基于单一生产系统内部"鼓-缓冲器-绳子"(DBR)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实现机制,通过对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提出船舶敏捷制造环境下DBR系统运作的三条基本原理,并从DBR系统的瓶颈识别、缓冲设置与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对其实现机制进行探讨。提出支持DBR系统运作的船舶敏捷制造企业瓶颈识别、时间缓冲大小的设置方法和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缓冲器-绳子”(DBR) 船舶敏捷制造企业 生产计划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制造企业及其组织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加升 杨学民 《技术经济》 2000年第3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敏捷制造企业 组织特性 敏捷制造 虚拟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成本管理环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国强 康玲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0,共2页
敏捷制造从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响应市场迅速变化的角度,创造性地构建了一种依靠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虚拟企业。敏捷制造的特征及要素,构成了敏捷制造企业的基础结构,并使敏捷制造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这些特征与要素也使得... 敏捷制造从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响应市场迅速变化的角度,创造性地构建了一种依靠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虚拟企业。敏捷制造的特征及要素,构成了敏捷制造企业的基础结构,并使敏捷制造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这些特征与要素也使得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制造企业 企业成本管理 生产方式 环境分析 现代通讯技术 激烈竞争 虚拟企业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制造模式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邓宏筹 胡春晓 刘现柱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7年第6期24-29,共6页
探索敏捷制造(AM)模式,建立一个参考的模型,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向敏捷制造企业的转变。经综合与归纳,笔者发现敏捷制造的基础结构是一个围绕四晶核聚合的树枝形结晶:P(产品),E(员工),M(管理),T(技术... 探索敏捷制造(AM)模式,建立一个参考的模型,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向敏捷制造企业的转变。经综合与归纳,笔者发现敏捷制造的基础结构是一个围绕四晶核聚合的树枝形结晶:P(产品),E(员工),M(管理),T(技术)。其中P-AM经营活动的目标,E、M、T-实现P的三个支柱,通过II(信息基础结构),E、M、T达到完全集成,II是E、M、T的结合点。对E、M、T结晶的分解,可清晰显露出组成E、M、T的晶柱及其聚合的相关性:·AM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服务及竞争意识(Q、T、C、S、Pe、CD)·AM所含的创新特性(TB、VE、BPR、CAB)·AM以人为核心的全面集成(EV、EE、ET、EK、EM)·AM的领先技术(PD、CE、PS、VM、ER/F、TI、OA、II)AM模式研究将随实践进展而成熟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制造 敏捷 敏捷制造企业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制造企业模式分析
8
作者 王弘钰 《技术经济》 1999年第9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敏捷制造企业 现代制造企业 模式分析 虚拟公司 先进制造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多功能项目组 制造系统 大规模生产 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