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双核有机锡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冬 陈文灿 +2 位作者 何德良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528-1531,共4页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0-1mol/L,斜率为—30.1m...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0-1mol/L,斜率为—30.1mV/dec..用分别溶液法测得其对于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次序:HPO~I->Br->Cl->Ac>SO.膜相中荷电离子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电极响应系中性载体作用机制。对比实验发现,双核有机锡化合物载体电极的电位响应能力较单核载体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磷酸氢根 离子敏感电极 PVC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硫酸根离子敏感电极 被引量:7
2
作者 肖丹 唐志文 +3 位作者 李军 袁红雁 胡飞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2,共2页
Designing a new material to fabricate electrodes sensitive to ion species of specific interest is the main stream in the ion sensitive electrode research. The research efforts of the present authors have been directed... Designing a new material to fabricate electrodes sensitive to ion species of specific interest is the main stream in the ion sensitive electrode research. The research efforts of the present authors have been directed, in particula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hosphate ion sensitive electrode based on non-stoichiometric compound Co1-rO and a Cu2+ ion sensitive electrode based on LaB6. In this paper, a new sulfate ion sensitive electrode is reported based on non-crystal Ni-P alloy, which has a very nic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tability, selectivity and linear response range. The electrode shows a linear range of response from 1×10-6 to 1 X 10-2 mol/L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4×10-7mol/L for the sulfate ion. Th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for common anions Cl-, NO3-, H2PO4-, Br- and I- are obtained as 2×10-1, 8×10-5, 8×10-3, 3×10-1 and 4×10-1,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the non-crystal Ni-P alloy on different matrix materials has been described for preparation of the titled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 离子选择性电极 离子敏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化学计量化合物TiO_(2-σ)的铜离子敏感电极研究
3
作者 肖丹 李军 +3 位作者 林辉概 袁红雁 王柯敏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基于主客化学的离子选择电极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3],探索能接受客体离子的新型敏感材料是一项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4,5].我们[6,7]报道了一个钴基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并推测了电极的响应机理是基于非化学计量化合... 基于主客化学的离子选择电极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3],探索能接受客体离子的新型敏感材料是一项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4,5].我们[6,7]报道了一个钴基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并推测了电极的响应机理是基于非化学计量化合物p型半导体Co1-σO的主客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电位法 TiO2-σ 敏感电极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CO_3-YSZ-SrCO_3敏感电极的CO_2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4
作者 陈鸿珍 王光伟 +2 位作者 徐愿坚 徐丽萍 李和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研究以Li_2CO_3-YSZ-SrCO_3作为敏感电极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CO_2传感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450℃,CO_2浓度(34100~576800)×10-6)下,传感器对CO_2浓度变化具有准确、快速的响应。... 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研究以Li_2CO_3-YSZ-SrCO_3作为敏感电极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CO_2传感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450℃,CO_2浓度(34100~576800)×10-6)下,传感器对CO_2浓度变化具有准确、快速的响应。Li_2CO_3-YSZ-SrCO_3电极烧制温度对其性能有影响。750℃烧制时,ZrO_2与Li_2CO_3和SrCO_3反应较充分;725℃烧制时,反应较浅。比较而言,725℃烧制的传感器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CO3-YSZ-SrCO3 敏感电极 氧化锆 CO2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层析成像中敏感电极阵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翠钦 孙永进 +1 位作者 姜常珍 徐苓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75-176,共2页
提出了宽电极剖分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 ,分析了宽电极剖分模型与线电极剖分模型的差异 ,研究了电极宽度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电极宽度的引入导致正问题的差异 ,进而引起逆问题的差异 ,且随宽度增加差异增大。最后得出 ,采... 提出了宽电极剖分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 ,分析了宽电极剖分模型与线电极剖分模型的差异 ,研究了电极宽度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电极宽度的引入导致正问题的差异 ,进而引起逆问题的差异 ,且随宽度增加差异增大。最后得出 ,采用宽电极剖分模型可以减小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FEM) 电阻层析成像(ERT) 敏感电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敏感电极原始粉体对NO传感器元件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荣力 夏风 +3 位作者 彭周 李向东 张双全 肖建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54-57,共4页
分别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粉体和市售NiO粉体作为敏感电极原始粉体来配制电极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方式涂覆在已烧结的YSZ基片的一面制成厚膜敏感电极,另一面印刷铂电极作参比电极,烧结后制备成传感器元件。粒径测试和SEM观察表明,溶胶凝... 分别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粉体和市售NiO粉体作为敏感电极原始粉体来配制电极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方式涂覆在已烧结的YSZ基片的一面制成厚膜敏感电极,另一面印刷铂电极作参比电极,烧结后制备成传感器元件。粒径测试和SEM观察表明,溶胶凝胶法NiO粉体粒径较小,烧结后晶粒大小均匀;而市售NiO粉体颗粒较粗大,烧结后晶粒连成块状。NO敏感性能测试表明,溶胶凝胶法NiO粉体制备的传感器元件比市售NiO粉体制备的传感器元件对NO的响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恢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NIO 传感器元件 敏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电极结构对CO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光伟 陈鸿珍 +2 位作者 李友凤 谢波 胡明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37,共6页
利用Li2CO3-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作为敏感电极材料,构建YSZ固体电解质CO2电化学传感器,并借助于扫描电镜、XRD、CO2响应测试,详细研究了敏感电极结构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Li2CO3-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混合物直接涂覆于YSZ固体... 利用Li2CO3-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作为敏感电极材料,构建YSZ固体电解质CO2电化学传感器,并借助于扫描电镜、XRD、CO2响应测试,详细研究了敏感电极结构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Li2CO3-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混合物直接涂覆于YSZ固体电解质表面所制作的传感器响应电动势平稳,性能最好。该传感器具有较低的氧含量依赖特性,在氧含量分别为20%(空气中)、10%、2%、0.2%时均具有较好的CO2响应;并且在待测体系中引入10%水蒸汽后,其响应性能也未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氧化碳酸盐 敏感电极 YSZ CO2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化学传感器敏感电极的烧制
8
作者 王光伟 陈鸿珍 +2 位作者 李友凤 谢波 潘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4-630,共7页
利用碳酸锂-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作为复合敏感电极,构建YSZ二氧化碳电化学传感器,并借助于XRD、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响应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敏感电极的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敏感电极的烧制条件对传感器响应性能具有影响。烧制温度... 利用碳酸锂-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作为复合敏感电极,构建YSZ二氧化碳电化学传感器,并借助于XRD、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响应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敏感电极的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敏感电极的烧制条件对传感器响应性能具有影响。烧制温度为710℃,烧制时间为3 h所制敏感电极中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颗粒和碳酸锂颗粒分布均匀,接触紧密,传感器电子转移数接近理论电子转移2,响应性能较好,并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继续延长烧制时间,传感器响应性能无明显变化。对于烧制时间较短的传感器,则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提升其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碳酸盐 复合敏感电极 烧制 CO2传感器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结构的复合氟离子敏感电极的研究
9
作者 何杏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8-321,共4页
复合氟离子敏感电极是用热蒸发的方法在硅基片上制备的 .参比电极用热蒸发的银 -氯化银薄膜电极 ,为了提高氯化银薄膜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又在氯化银表面涂复一层10 0 0 的含氯离子的有机聚合物薄膜 .采用溶胶 -凝胶法 [1 ,2 ]制备二氧... 复合氟离子敏感电极是用热蒸发的方法在硅基片上制备的 .参比电极用热蒸发的银 -氯化银薄膜电极 ,为了提高氯化银薄膜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又在氯化银表面涂复一层10 0 0 的含氯离子的有机聚合物薄膜 .采用溶胶 -凝胶法 [1 ,2 ]制备二氧化硅对电极引线的焊点和器件的侧、背面进行封装 .因此这种电极不仅体积小、可靠性高 ,而且 ,由于这些薄膜可以在蒸发台内依次完成 ,减少了污染 ,适于大规模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敏感电极 灵敏度 蒸发技术 薄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敏感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怡惠 高伟龙 +4 位作者 张靖松 唐维 贾永峰 曹林洪 符亚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48-1055,共8页
迈向微型化、集成化及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WO_(3)气体传感器敏感电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研... 迈向微型化、集成化及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WO_(3)气体传感器敏感电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WO_(3)的结构、成分和形貌并测试了该气体传感器对NO_(2)的气敏性能。XRD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大于400℃时,WO_(3)出现(200)衍射峰,且该衍射峰随退火温度增加而显著增强,表明WO_(3)结晶质量增加。SEM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退火温度达到500℃时,采用谢乐公式计算其晶粒尺寸达到23 nm。EDS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薄膜的成分也有较大影响,O:W原子比例呈现增大趋势,由2.7增加到3.2,这与XPS结果相符合。通过高温气敏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得的WO_(3)敏感电极对NO_(2)表现出了明显的气体响应。本研究为制备微型化、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敏感电极 WO_(3)薄膜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_(2)Fe_(1.5-x)Nb_(x)Mo_(0.5)O_(6-δ)敏感电极的高温阻抗型NO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朝玉 刘永光 +2 位作者 孟维薇 戴磊 王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钢铁工业氮氧化物(NO_(x))减排的紧迫形势,对NO_(x)进行检测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双钙钛矿结构的Sr_(2)Fe_(1.5-x)Nb_(x)Mo_(0.5)O_(6-δ)(SFM、SF-NbM)氧化物为敏感电极(S... 针对钢铁工业氮氧化物(NO_(x))减排的紧迫形势,对NO_(x)进行检测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双钙钛矿结构的Sr_(2)Fe_(1.5-x)Nb_(x)Mo_(0.5)O_(6-δ)(SFM、SF-NbM)氧化物为敏感电极(SE),制备了一种阻抗型NO传感器。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SFNbM-SE传感器在450~550℃范围内进行了测试,研究了NO体积分数对电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FNbM-SE传感器比基于SFM的传感器具有更高、更稳定的响应值。在0.1 Hz下,传感器的响应信号与NO体积分数的对数几乎呈线性变化。在500℃和0.1 Hz时,SFNbM-SE传感器拥有最高的灵敏度,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型NO传感器 双钙钛矿氧化物 敏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钛酸盐敏感电极的混合位型SO_(2)传感器研究
12
作者 常祎露 王岭 +2 位作者 戴磊 李跃华 孟维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钛酸盐(ZnTiO_(3)、SrTiO_(3)、NiTiO_(3)),并将其作为敏感电极,同时以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制备了混合电位型二氧化硫(SO_(2))传感器用于高温下SO_(2)体积分数的在线监测。敏感电极的相组成和传感...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钛酸盐(ZnTiO_(3)、SrTiO_(3)、NiTiO_(3)),并将其作为敏感电极,同时以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制备了混合电位型二氧化硫(SO_(2))传感器用于高温下SO_(2)体积分数的在线监测。敏感电极的相组成和传感器的微观形貌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配备了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SEM)表征。敏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系列钛酸盐当中,NiTiO_(3)敏感电极表现出更佳的敏感性能,其在400~50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有效检测3×10^(-6)~30×10^(-6)的SO_(2),传感器的响应值与SO_(2)体积分数的对数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重现性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传感器 混合位型 NiTiO_(3)敏感电极 灵敏度 抗干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_(0.8)Sr_(0.2)Co_(0.2)Fe_(0.8)O_(3-δ)/Ag双相复合敏感电极的NO_(2)传感器研究
13
作者 刘洪浩 韩超 +3 位作者 马建欣 王岭 戴磊 孟维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14,共8页
为了提高NO_(2)传感器的敏感性能,采用自分相法制备La_(0.8)Sr_(0.2)Co_(0.2)Fe_(0.8)O_(3-δ)(LSCF)和LSCF+0.050Ag,LSCF+0.075Ag,LSCF+0.100Ag双相敏感电极,并以YSZ为固体电解质,制备阻抗谱型NO_(2)传感器,研究Ag的掺杂量对传感器性... 为了提高NO_(2)传感器的敏感性能,采用自分相法制备La_(0.8)Sr_(0.2)Co_(0.2)Fe_(0.8)O_(3-δ)(LSCF)和LSCF+0.050Ag,LSCF+0.075Ag,LSCF+0.100Ag双相敏感电极,并以YSZ为固体电解质,制备阻抗谱型NO_(2)传感器,研究Ag的掺杂量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Z',Z″,|Z|相比,θ作为响应信号时传感器的响应恢复时间更短、响应信号更稳定;以θ为响应信号,基于LSCF,LSCF+0.050Ag,LSCF+0.075Ag和LSCF+0.100Ag敏感电极的传感器在450℃最佳工作温度下的灵敏度分别为11.12°,11.28°,13.62°和9.56°/10,其中LSCF+0.075Ag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表现出优异的重现性和长期稳定性;此外,传感器对CH_(4),CO_(2),H_(2),CO和NH_(3)表现出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因此,采用自分相法制备第二相分布均匀、催化活性优异的双相敏感电极材料,有效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可为高性能NO_(2)传感器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NO_(2)传感器 自分相法 双相敏感电极 La_(0.8)Sr_(0.2)Co_(0.2)Fe_(0.8)O_(3-δ) 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T/ECT双模态敏感阵列电极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化祥 汪婧 +3 位作者 胡理 姜娓娓 郝魁红 宋志坚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1-918,共8页
在过程层析成像系统中,传感器电极阵列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为了使系统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析,构建ERT/ECT双模态敏感阵列电极三维模型.基于敏感场分布的均匀性、相关系数及空间分辨率等优化指... 在过程层析成像系统中,传感器电极阵列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为了使系统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析,构建ERT/ECT双模态敏感阵列电极三维模型.基于敏感场分布的均匀性、相关系数及空间分辨率等优化指标,进行了ERT/ECT双模态敏感阵列电极优化设计.实验表明,三维ERT电极选圆形电极,且其电极直径为0.3s;而三维ECT阵列电极选矩形电极,其宽为0.65s,高为1.8R(s为2πR/16;R为管道半径)为佳.优化设计的敏感阵列电极可获得较均匀的灵敏场分布及较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T/ECT双模成像 敏感阵列电极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聚离子敏感膜电极检测三磷酸腺苷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佳宏 丁家旺 秦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71-75,共5页
以核酸适体为识别分子、以经鱼精蛋白活化的聚离子敏感膜电极为信号识别单元,构建了一种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核酸适体与鱼精蛋白之间的静电作用能够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核酸适体与ATP的相互作用使核酸适体的形态... 以核酸适体为识别分子、以经鱼精蛋白活化的聚离子敏感膜电极为信号识别单元,构建了一种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核酸适体与鱼精蛋白之间的静电作用能够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核酸适体与ATP的相互作用使核酸适体的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阻止核酸适体与鱼精蛋白之间的作用,据此实现对ATP的电位检测。结果表明,在电流为10nA、载液流速为2.0mL·min-1、进样量为80μL的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ATP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2.0μmol·L-1,检出限为1.4μmol·L-1。本方法亦可用于对其它聚阴离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三磷酸腺苷(ATP) 流动注射分析 核酸适体 聚离子敏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2CO3/YSZ电极制备方法对CO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陈鸿珍 王光伟 +2 位作者 徐愿坚 徐丽萍 李和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5期6-10,18,共6页
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烧结、熔融和承载三种典型Li_2CO_3/YSZ敏感电极制作方法对CO_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制备出致密的Li_2CO_3/YSZ敏感电极薄膜,并在实验条件(500℃,CO_2浓度范围(318~576 800)×10^(-... 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烧结、熔融和承载三种典型Li_2CO_3/YSZ敏感电极制作方法对CO_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制备出致密的Li_2CO_3/YSZ敏感电极薄膜,并在实验条件(500℃,CO_2浓度范围(318~576 800)×10^(-6))下对待测气体中的CO_2具有准确的响应;熔融法制作的电极薄膜颗粒较其他两种方法大,且由于电极体系中涉及Li_2ZrO_3和Li_2CO_3的相互转化反应,使得传感器长时间稳定性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CO3 YSZ 敏感电极 CO2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控制64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的ECT系统
17
作者 曹蕊 田汉民 +2 位作者 田学民 马旭蕾 刘维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16及以下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测量数据少、检测精度相对低,而64极板三级控制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64极板二级控制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通过硬件二级选线控制和软件敏感电极测量法,显著提...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16及以下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测量数据少、检测精度相对低,而64极板三级控制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64极板二级控制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通过硬件二级选线控制和软件敏感电极测量法,显著提高了电容层析成像速度和精度。理论计算及实测结果表明,二级控制的64极板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精度达到95%以上,速度达到2 s左右,证明了该设计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 敏感电极 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ECT阵列电极三维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问雪宁 王化祥 胡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39-1643,共5页
本文通过电磁场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构建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敏感阵列电极三维模型.基于敏感场分布的均匀性、敏感阵列电极的灵敏度及被测电容变化范围等优化指标,进行空间敏感场阵列电极设计.实验表明,优化设计的敏感阵列电极可获... 本文通过电磁场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构建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敏感阵列电极三维模型.基于敏感场分布的均匀性、敏感阵列电极的灵敏度及被测电容变化范围等优化指标,进行空间敏感场阵列电极设计.实验表明,优化设计的敏感阵列电极可获得比较均匀的敏感场分布及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敏感阵列电极 AYSYS 三维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流通式电极法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福祥 李涛 王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将流动注射、管状流通式电极与电位计连接,测定水体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以二次蒸馏水作为载液,在流速1.5 mL·min^-1,进样体积340μL,管路长度为15 cm的条件下对水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极在6.4×10^-7-1.6×10^-4m... 将流动注射、管状流通式电极与电位计连接,测定水体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以二次蒸馏水作为载液,在流速1.5 mL·min^-1,进样体积340μL,管路长度为15 cm的条件下对水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极在6.4×10^-7-1.6×10^-4mol·L^-1范围内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响应斜率为-53.07 mV/pcCTMAB,相关系数为0.999 2,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管状聚合物敏感电极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马艺馨 徐苓安 +1 位作者 姜常珍 邵嘉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5-198,213,共5页
本文对近年来兴起的过程电阻层析成像 (ERT)技术作了综述 ,并介绍了作者在从事ERT技术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包括关于敏感电极阵列、图像重建算法的仿真研究和在所开发的TERT 2型层析成像系统上的静态模拟实验研究。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 敏感电极阵列 图像重建 仿真 静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