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输出敏感度分析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红桂 李淼 乔俊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1-736,共6页
神经网络的性能由其训练算法和拓扑结构共同确定.为了解决设计网络结构的动态调整问题,论文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结构动态设计方法.以隐含层神经元输出的贡献对模型输出敏感度进行分析,从而调整神经网络结构,对贡献太小的神经元予以删除,... 神经网络的性能由其训练算法和拓扑结构共同确定.为了解决设计网络结构的动态调整问题,论文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结构动态设计方法.以隐含层神经元输出的贡献对模型输出敏感度进行分析,从而调整神经网络结构,对贡献太小的神经元予以删除,对贡献值太大的神经元利用最邻近法在其附近插入新的神经元.通过对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和对非线性系统关键参数进行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动态结构设计 模型输出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析模型的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童彦 施玉 +1 位作者 张梅芬 张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在对2000-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与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敏感度分析模型,对2000年以来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研究表明,2000-2003年粮食产量对耕地... 在对2000-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与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敏感度分析模型,对2000年以来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研究表明,2000-2003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小于0,为不敏感状态;2004-2005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为0.11,为低度敏感状态;2006-2012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迅速增大到35.68,为高度敏感状态,说明2006年以来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很高,耕地面积的较小变动会造成粮食产量的较大波动。因此,严格区域耕地保护,实行耕地“补占平衡”政策对于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敏感度分析模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析模型的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动态响应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潇潇 张来振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47-48,51,共3页
在总结分析2008-2016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敏感度分析模型对研究期间的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得出近9年来连云港市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2008-2010年粮食产... 在总结分析2008-2016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敏感度分析模型对研究期间的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得出近9年来连云港市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2008-2010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高度敏感时期;2011-2013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低度敏感时期;2014-2016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不敏感时期,说明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粮食种植技术的大力提升导致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的敏感程度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变化 敏感度分析模型 连云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的RZWQM2模型参数优化与验证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美 张晓琳 +1 位作者 冯绍元 霍再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53,共8页
根据糯玉米-冬小麦田间喷灌试验不同处理结果,利用独立的自动参数估计软件PEST对RZWQM2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分析了24个模型参数的综合敏感度。通过控制不同观测变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氮素含量、作物叶面积指数、产量)模拟差异函数值在... 根据糯玉米-冬小麦田间喷灌试验不同处理结果,利用独立的自动参数估计软件PEST对RZWQM2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分析了24个模型参数的综合敏感度。通过控制不同观测变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氮素含量、作物叶面积指数、产量)模拟差异函数值在目标函数中的比重,优化目标方程,确定模型参数,并用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变量的模拟差异函数值最接近条件下,冬小麦出叶间隔特性参数、冬小麦春化作用敏感特性参数及糯玉米出叶间隔特性参数等3个参数对模型整体模拟效果影响最大。相比试错法而言,基于PEST优化的RZWQM2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糯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中水分、氮素及作物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冬小麦轮作 RZWQM2模型PEST敏感度分析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慧玲 王永红 马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7,F0003,共9页
[目的]揭示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点及其原因,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度—生态恢复力(pressure-sensitivity-restoration,PSR)模型、量化分级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 [目的]揭示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点及其原因,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度—生态恢复力(pressure-sensitivity-restoration,PSR)模型、量化分级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分析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工具分析变量因素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1)2000—2020年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2065~4.5948,呈现微度脆弱等级;(2)空间分布上,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的脆弱等级较高,东西部脆弱等级较低。此外,随着高程的增加,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减轻,中度和重度脆弱区面积比例减小;(3)林地表现为潜在和微度脆弱等级,草地表现为中度脆弱,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以轻度脆弱等级为主,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重度和中度脆弱区;(4)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口密度、植被覆盖指数及生物丰富度指数。[结论]受人口增长压力的影响,研究时段内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等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度—生态恢复力(PSR)模型 生态环境脆弱性 珠江三角洲 时空特征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冯珊珊 张磊 +1 位作者 刘序 胡韵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62,共11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对耕地变化敏感程度。[结果](1)2000—2020年广东省有88.71%的县域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县域从珠三角地区不断放射至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2)有78.23%的县域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显著的县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3)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重心迁移方向均表现出“南下西移”的变化趋势,凸显出粤西地区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对广东省的贡献越来越大。(4)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数量逐渐增加,具有敏感性的县域越来越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粤东和粤北地区。[结论]广东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总体处于减少的趋势,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建议广东省在政策制定上要把握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变迁规律,一方面因地制宜加强对种粮大县的激励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分类施策做好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监测与种粮积极性提高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生产 敏感度模型 时空演变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5年临汾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动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苗 杨萍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1-274,共4页
利用耕地、人口和粮食统计数据,采用耕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了山西省临汾市近25a县域尺度耕地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和粮食安全趋势。结果表明:(1)耕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而人均耕地面积却呈减少趋势;(2)耕地资源空间变化差异明... 利用耕地、人口和粮食统计数据,采用耕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了山西省临汾市近25a县域尺度耕地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和粮食安全趋势。结果表明:(1)耕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而人均耕地面积却呈减少趋势;(2)耕地资源空间变化差异明显,东西部山区相对变化较大,而中部平原区相对变化较小。东西部山区耕地资源对粮食产量的敏感度高,而中部平原区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单产增加,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变化不敏感。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劳动力资源对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影响很大。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科技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敏感度分析模型 人口 粮食安全 临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N-VEG的植被消浪护岸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海锦 冯卫兵 厉佳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30-2436,共7页
针对第三代波浪模型SWAN中新近开发的SWAN-VEG模块,对该模型中植被消浪特性的参数进行了数值水槽的模拟分析,并将其模拟结果与原有试验数据及模型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考虑植被高度系数影响因子α来改进SWAN-VEG中阻... 针对第三代波浪模型SWAN中新近开发的SWAN-VEG模块,对该模型中植被消浪特性的参数进行了数值水槽的模拟分析,并将其模拟结果与原有试验数据及模型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考虑植被高度系数影响因子α来改进SWAN-VEG中阻力系数的估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而由于对于柔性植被的结构及植物晃动特性,消浪过程比较复杂,SWAN-VEG对于偏刚性材质的植被场模拟效果要明显好于柔性植被。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柔性植被验证较差的原因是阻力系数随植被晃动效果的强弱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VEG 模型敏感度 KC数 高度系数因子α 植被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effect of cold wave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斌 陈志坚 陈欣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227-1241,共15页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the effect of cold wave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or...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the effect of cold wave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or nighttime radiation cooling and should not be simplified as one dimensional. A temperature predicting model tha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emperatures over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was proposed and a parametric study that consider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as performed.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ld wave with shorter duration and more severe temperature drop may cause more unfavorable influences on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Finally, the unrestrained linear curvatures, self-equilibrating stresses and bending stresses when considering the frame ac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were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and current code provisions, respectively. Then,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value calculated against proposed model and several current specif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d wave may cause more unfavorable effect on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especially on the larg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hermal effect caused by cold wave during the design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box girder temperature field temperature gradient cold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