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面吸光透明碳对电极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性能
1
作者 罗玉峰 郜秀荣 +4 位作者 徐顺建 肖宗湖 钟炜 欧惠 罗永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以聚乙二醇800(PEG800)为碳源,采用原位形成技术在导电基底上原位形成一体式透明碳催化层,着重考察了配液时碳源的溶剂类型以及旋涂速率对碳对电极透光率、形貌、催化活性及其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双面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聚乙二醇800(PEG800)为碳源,采用原位形成技术在导电基底上原位形成一体式透明碳催化层,着重考察了配液时碳源的溶剂类型以及旋涂速率对碳对电极透光率、形貌、催化活性及其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双面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下获得的碳对电极均具有较优异的透光性,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nm)的透光率基本达到了70%以上。在考察的2种溶剂中,乙酰丙酮和异丙醇混合液比乙酰丙酮和丙酮混合液更适合作为PEG800的溶剂,相同旋涂速率下能获得透光率更高、催化活性更佳的碳对电极,相应的器件具有更佳的正面转换效率和反面转换效率。旋涂速率和碳对电极的催化活性以及相应器件的正反面转换效率之间均呈反比关系。表面粗糙度不同是引起碳对电极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此外,碳对电极DSCs的反面转换效率/正面转换效率的比值高于80%,大于Pt对电极器件的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对电极 透明 原位形成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掺杂对TiO_2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中电荷俘获态分布及电子复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盼盼 朱枫 +3 位作者 艾希成 付立民 徐东升 张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8-422,共5页
基于瞬态光电压和瞬态光电流技术研究了锌掺杂的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复合及传输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阳极掺杂条件下的电子复合时间常数与电子收集时间常数,考察了锌掺杂对电池阳极材料导带能级和电子俘获态的影响... 基于瞬态光电压和瞬态光电流技术研究了锌掺杂的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复合及传输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阳极掺杂条件下的电子复合时间常数与电子收集时间常数,考察了锌掺杂对电池阳极材料导带能级和电子俘获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锌的掺杂在提高TiO2导带能级的同时延长了俘获态电子的复合时间常数,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俘获态分布 电荷传输 电荷复合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华明 刘志勇 +2 位作者 白传易 鲁玉明 蔡传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6,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钛箔上生长出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薄膜,然后将完整剥落的纳米管薄膜结合TiO2纳米颗粒的浆料转移到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基底上,从而获得一...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钛箔上生长出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薄膜,然后将完整剥落的纳米管薄膜结合TiO2纳米颗粒的浆料转移到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基底上,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染料敏化光阳极。对比了不同长度的TiO2纳米管的电池性能,发现经TiCl4处理长度为32.8μm的TiO2纳米管对应的电池表现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15%。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高温退火对纳米管晶化结构的影响。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光电子传输对光阳极纳米管层厚依赖性强,随着纳米管长度的增长,界面电阻呈明显的减小,这一结果对于理解和进一步改善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内部电子输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阳极氧化法 TIO2纳米管 正入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孔TiO_2纳米管光阳极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云霞 倪航剑 +1 位作者 曾涛 施玮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片上制备TiO_2纳米管,经过250℃低温处理后,采用低压二次阳极氧化(60 V)对TiO_2底部进行开孔并剥离。实验结果表明:当二次阳极氧化电压为1.5 h时,采用N719染料所得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达到3.59%。此光阳...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片上制备TiO_2纳米管,经过250℃低温处理后,采用低压二次阳极氧化(60 V)对TiO_2底部进行开孔并剥离。实验结果表明:当二次阳极氧化电压为1.5 h时,采用N719染料所得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达到3.59%。此光阳极在经过TiCl_4处理后,光电转化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采用背面朝上模式的光电转化效率明显高于正面朝上模式。最终,电池器件光电转化效率可优化至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 TIO2纳米管 低压二次阳极氧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衍生碳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柴化云 程文杰 +2 位作者 柴亚玲 万才超 吴义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了多级多孔碳,并应用于DSSCs。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及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方法研究了多孔碳的结构特征及孔隙特性,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太阳光模拟器、万用电表等设备评估了该衍生碳作为DSSCs对电极材料催化I-3还原的能力。结果表明,木质素衍生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比表面积高达530.54 m^(2)/g,总孔容为0.64 cm^(3)/g,且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其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及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5.88 mA/cm^(2)、710 mV和7.27%,远高于活化前,甚至超过了Pt基电池,展现了其在DSSCs领域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通过简单的共热解方法,KOH和木质素成功合成了多级多孔碳材料,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可实现电荷的快速转移,从而显著提升了电化学性能。因此,该多孔碳作为DSSCs对电极时,能显著提高器件的各个参数,并获得高于Pt基DSSCs的转换效率,表明木质素衍生碳具有作为Pt对电极廉价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多级多孔碳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纳米线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燕 柳黎 党威武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利用低成本的醇热法合成了(111)晶面择优生长的均匀Ag纳米线,并将其混合到TiO_(2)浆料中,制备出具有不同Ag纳米线含量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阳极,并封装成电池,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光阳极中Ag纳米线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 利用低成本的醇热法合成了(111)晶面择优生长的均匀Ag纳米线,并将其混合到TiO_(2)浆料中,制备出具有不同Ag纳米线含量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阳极,并封装成电池,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光阳极中Ag纳米线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电流显著增加,当Ag纳米线质量含量为2%时,电池的短路电流从4.58mA/cm^(2)提高到7.43mA/cm^(2),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至3.70%。短路电流的增加主要归因于Ag纳米线的存在,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提供了直接、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有利于电子转移。将一维快速电子通道引入电池光阳极的思想将为高性能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光阳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TiO_(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玄 陈进 +1 位作者 王佳妮 高雨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9,34,共7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制造工艺简单、无毒、半透明、环保、高效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主要介绍DSS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总结了DSSC阳极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半导体复合、离子掺杂、表面处理等对DSSC性能的影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制造工艺简单、无毒、半透明、环保、高效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主要介绍DSS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总结了DSSC阳极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半导体复合、离子掺杂、表面处理等对DSSC性能的影响,并寻找可以替代TiO_(2)的光阳极材料,展望了DSSC光阳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半导体材料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烧结法低温制备柔性光阳极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沈民伟 程鹏元 +2 位作者 于立冉 张成龙 王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使用刮涂法将浆料制备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ITO/PEN)柔性导电基底上,随后在100℃下退火处理制成光阳极,浸泡N719染料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光阳极薄膜的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化学烧结生成的薄膜晶体结构。使用柔性膜拉伸测试仪对光阳极进行弯折测试。将弯折前后的光阳极分别组装成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测试组装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使用化学烧结法可以制备形貌平整且在一定弯折次数下仍不失效,且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47%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化学烧结法 弯折测试 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模型优化及器件性能研究
9
作者 程友良 杜慧彬 +1 位作者 张忠宝 王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9-1639,共11页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文在光电子传输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上,采用常数堆叠法和可变堆叠法将孔隙率对电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引入到DSSC的数学模型中,建立了更加完善且精确的电子传输模型,该模型能够更深入剖析光阳极结构参数变化对DSSC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孔隙体积、电子寿命、SnO_(2)涂层厚度及比表面积下DSSC的性能。结果发现:随着SnO_(2)薄膜孔隙体积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而开路电压则呈增大趋势,这导致光电转换效率逐渐降低。当孔隙体积达到0.10 cm^(3)/g时,DSSC光电转换效率达5.16%,因此在保证电池刚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SnO_(2)的孔隙体积,有利于吸收系数和扩散系数的提升,这两个参数的提升有利于DSSC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时电子寿命的延长会带来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的增大,进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当电子寿命达到200 ms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5.82%。本研究通过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优化光阳极结构从而提升DSSC的光电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推动DSSC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模型 孔隙体积 比表面积 电子寿命 数值模拟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增效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振 乔伟强 于丽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含炭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通过调整模板的添加量,实现了空洞数目在光阳极中的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结... 以含炭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通过调整模板的添加量,实现了空洞数目在光阳极中的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基于TiO_(2)纳米晶空洞的DSSC,在标准太阳光强度(100mW/cm^(2))辐照下,最佳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可以达到18.31mA/cm^(2),开路电压(V_(oc))为0.701V,填充因子(FF)为0.578,电池效率(PCE)达到7.4%,相比基于TiO_(2)纳米晶的DSSC 4.4%的电池效率,提高了68.18%,其中J_(sc)的显著提高是电池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光散射、电子寿命的分析表明,适当的空洞结构可以增加光阳极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通过可见光在空洞结构中的多次反射使染料能被多次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从而提升了光捕获效率和电子寿命,最终实现了DSSC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纳米晶空洞 光阳极 含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春芳 魏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至今,其效率已经突破了5%,但是与染料敏化电池12%的效率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从电荷复合、量子点的光捕获、光阳极的结构、电解质和对电极5个方面分析了量子点敏化电池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针对以上5个方...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至今,其效率已经突破了5%,但是与染料敏化电池12%的效率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从电荷复合、量子点的光捕获、光阳极的结构、电解质和对电极5个方面分析了量子点敏化电池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针对以上5个方面目前量子点敏化电池的研究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敏化电池 复合 光阳极 电解质 对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 Opal光子晶体结构周期数对TiO_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萍 徐交 +3 位作者 陈胜利 王爱军 朱慧丽 王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1-886,共6页
通过在N719敏化的纳米晶二氧化钛膜上耦合SiO_2 Opal光子晶体,以此复合膜为光阳极,以敏化二氧化钛与无序SiO_2的复合膜为参比膜,考察了SiO_2 Opal光子晶体结构周期数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SiO_2 Opal光子晶体的结构周期数由制备光子晶... 通过在N719敏化的纳米晶二氧化钛膜上耦合SiO_2 Opal光子晶体,以此复合膜为光阳极,以敏化二氧化钛与无序SiO_2的复合膜为参比膜,考察了SiO_2 Opal光子晶体结构周期数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SiO_2 Opal光子晶体的结构周期数由制备光子晶体时的沉积液浓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光子晶体后,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ISC和能量转化效率Eff明显提高,且光子晶体周期数越多,提高率越大,当SiO_2 Opal结构周期数增加至20层时,ISC和Eff与参比膜相比分别增加了91%和164%。IPCE分析表明光电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当光子晶体带隙与N719吸收峰重合时,利用光子带隙反射与光局域效应可提高N719对波长530nm光的吸收率。即光子晶体可有效提高吸光材料在光子带隙处的吸光率,且随着光子周期数增加,提升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太阳能 纳米材料 SIO2 Opal光子晶体 结构周期数 纳米晶TiO2 染料敏化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纳米薄膜光阳极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南辉 林红 +3 位作者 王刚 陈慧媛 杨桂军 韦浩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
为了让新能源专业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光电转换原理和光电材料的制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关于TiO2纳米薄膜光阳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综合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阳极、松油醇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等实验内容。该实验路... 为了让新能源专业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光电转换原理和光电材料的制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关于TiO2纳米薄膜光阳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综合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阳极、松油醇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等实验内容。该实验路线简单易行,涵盖知识点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以作为新能源专业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型实验 敏化电池 光电转换 TiO2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制备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薄膜电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凤 陶杰 +1 位作者 陶海军 董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0,共4页
通过钛酸正丁酯的溶胶与TiO2粉末混合配制室温涂膜浆体,采用常压水热处理涂敷TiO2薄膜,获得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薄膜电极。分析钛酸正丁酯溶胶经过水热处理后产生的TiO2粒子的晶型和比表面积,并对电极的表面形貌、紫外可见吸... 通过钛酸正丁酯的溶胶与TiO2粉末混合配制室温涂膜浆体,采用常压水热处理涂敷TiO2薄膜,获得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薄膜电极。分析钛酸正丁酯溶胶经过水热处理后产生的TiO2粒子的晶型和比表面积,并对电极的表面形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组装柔性电池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钛酸正丁酯溶胶经过常压水热处理产生锐钛矿晶型的TiO2粒子,比表面积为280m2/g;TiO2薄膜电极是多孔的,并且敏化电极吸收光谱的吸光度增大;组装柔性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染料敏化电池 溶胶凝胶 TiO2薄膜电极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Ho^(3+)-F-共掺杂TiO_2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丽丽 李忠源 +3 位作者 肖志明 刘俊 招瑜 魏爱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9-2374,共6页
采用溶胶-水热法制备了Yb^(3+)-Ho^(3+)-F-共掺杂的TiO_2(简写为UC-F-TiO_2)纳米粉末。通过XRD,TEM,拉曼光谱,XPS和发光光谱,研究了Yb^(3+)掺杂浓度对UC-F-TiO_2纳米粉末的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C-F-TiO_2... 采用溶胶-水热法制备了Yb^(3+)-Ho^(3+)-F-共掺杂的TiO_2(简写为UC-F-TiO_2)纳米粉末。通过XRD,TEM,拉曼光谱,XPS和发光光谱,研究了Yb^(3+)掺杂浓度对UC-F-TiO_2纳米粉末的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C-F-TiO_2纳米粉末颗粒的大小约20 nm,由金红石和锐钛矿两种结构混合组成,且随着Yb^(3+)掺杂浓度的增加,金红石结构的TiO_2所占比例增加;在980 nm激光激发下,UC-F-TiO_2发射出中心在543 nm、647 nm和751 nm处的三个发光带。研究了基于UC-F-TiO_2和纯TiO_2纳米多孔薄膜光阳极的染料敏化电池的光伏性能。结果表明:与纯TiO_2制备的电池相比,将UC-F-TiO_2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溶胶-水热合成技术 Yb^3+-Ho^3+-F^-共掺杂TiO2 染料敏化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29
16
作者 于哲勋 李冬梅 +4 位作者 秦达 孙惠成 张一多 罗艳红 孟庆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5,共8页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概述了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光阳极、染料、电解质和对电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电池放大和模块集成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染料 电解质 光阴极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上转换发光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树全 林建明 +3 位作者 吴季怀 张秀坤 李彪 徐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水热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掺Ho3+的TiO2上转换发光层,并将其组装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通过XRD、荧光光谱仪、UV-vis和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来分析上转换发光层的发光机理及其加入后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水热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掺Ho3+的TiO2上转换发光层,并将其组装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通过XRD、荧光光谱仪、UV-vis和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来分析上转换发光层的发光机理及其加入后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转换发光层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DSSC的光电性能,在80mW/cm2红外光照射下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0.12‰,比未加上转换发光层的DSSC提高了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宏训 黄妙良 +3 位作者 韩鹏 姜奇伟 吴子豹 吴季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0-123,127,共5页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如阳极材料、染料、电解质、阴极材料;综述了各组成部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DSSC的研究,有序半导体氧化物薄膜的进一步优化,全吸收染料的合...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如阳极材料、染料、电解质、阴极材料;综述了各组成部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DSSC的研究,有序半导体氧化物薄膜的进一步优化,全吸收染料的合成以及高效准固态或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对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评述了近年来DSSC所面对的问题,展望了其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氧化物薄膜 阳极材料 染料 电解质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肖尧明 吴季怀 +4 位作者 岳根田 林建明 黄妙良 范乐庆 兰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8-584,共7页
采用强碱水热法制备单晶二氧化钛纳米线(SCTNW),在高压高温和强碱作用下,二氧化钛颗粒的(010)晶面被NaOH溶液侵蚀,生成钛酸钠(Na2Ti4O9);经过酸洗后,生成钛酸水合物(H2Ti4O9·H2O),钛酸水合物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线状;烧结失水后,最... 采用强碱水热法制备单晶二氧化钛纳米线(SCTNW),在高压高温和强碱作用下,二氧化钛颗粒的(010)晶面被NaOH溶液侵蚀,生成钛酸钠(Na2Ti4O9);经过酸洗后,生成钛酸水合物(H2Ti4O9·H2O),钛酸水合物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线状;烧结失水后,最终形成SCTNW.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行表征和测试,分析了SCTNW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水热时间对SCTNW形成的影响;将获得的SCTNW共混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胶体中,采用刮涂法在柔性钛箔上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光阳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交流阻抗谱(EIS)、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和电池光电性能等表征和测试,探讨了SCTNW的共混量对柔性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共混7.5%(w)的SCTNW时,所制备的柔性DSSC在100mW·cm-2模拟太阳光照下,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纳米线 水热法 柔性光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和pn-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继富 徐刚 +1 位作者 苗蕾 徐雪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7-1299,共13页
针对(1)p-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存在的科学问题,即光阴极染料的吸附量偏低和电池内部的暗反应比较严重和(2)pn-型DSCs存在的光阳极和光阴极不匹配等问题,从电极、染料和电解质三个方面系统综述了p-型和pn-型DSCs的研究进展并分析... 针对(1)p-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存在的科学问题,即光阴极染料的吸附量偏低和电池内部的暗反应比较严重和(2)pn-型DSCs存在的光阳极和光阴极不匹配等问题,从电极、染料和电解质三个方面系统综述了p-型和pn-型DSCs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问题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对p-型和pn-型DSC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pn-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NIO 染料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