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性听觉损害镫骨肌声反射敏化反应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9-41,共3页
采用单耳双音低频敏化方式,对有长期噪声暴露史的70名工人(140耳)进行了AR敏化反应测试,观察了1、2、4kHz敏化值与AR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RTSL>60dB时,噪声暴露耳的AR敏化反应随ART的感觉级... 采用单耳双音低频敏化方式,对有长期噪声暴露史的70名工人(140耳)进行了AR敏化反应测试,观察了1、2、4kHz敏化值与AR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RTSL>60dB时,噪声暴露耳的AR敏化反应随ART的感觉级降低而减弱,呈正相关。而当ARTSL≤60dB时则不存在此种相关性,提示AR敏化反应可能与耳蜗病变的响度重振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觉损害 镫骨肌声反射 敏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发波长下ZnPcSP的光敏化能力和抗癌活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剑东 刘尔生 +6 位作者 杨素苓 欧阳瑞珍 陈耐生 黄金陵 黄自强 孙建成 许建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研究了激发光的波长对金属酞菁配合物ZnPcSP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波长对ZnPcSP配合物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显示了同样的规律性,波长为670um的光具有较佳的激发效率.研究... 研究了激发光的波长对金属酞菁配合物ZnPcSP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波长对ZnPcSP配合物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显示了同样的规律性,波长为670um的光具有较佳的激发效率.研究结果同时说明ZnPcSP在光动力治癌中的主要光敏反应机制可能是产生1O2的Ⅱ型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酞菁配合物 敏化反应 抗癌光敏剂 PDT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小盼 汤静 +2 位作者 丁娇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249,共7页
为了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霞晖8号’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影响及其抗病机理,用0、0.05、0.10、0.50mmol/L和1.00mmol/L的MT溶液处理桃果实并接种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病原菌,置于20℃贮藏60 h,观察其发病情况以确定最... 为了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霞晖8号’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影响及其抗病机理,用0、0.05、0.10、0.50mmol/L和1.00mmol/L的MT溶液处理桃果实并接种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病原菌,置于20℃贮藏60 h,观察其发病情况以确定最适MT处理浓度;以此研究最适浓度的MT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品质参数、总酚含量、木质素含量、与抗病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和R. stolonifer离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0.50 mmol/L的MT处理最能显著减少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发生,维持果实品质;且与单一MT处理和R. stolonifer接种组相比,0.50 mmol/L MT+R. stolonifer组可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抗病反应,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总酚和木质素含量以及PpCHI、PpGLU、PpPAL和PpPOD等防卫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一接种或MT处理果实。此外,MT对R. stolonifer离体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MT可通过间接诱导桃果实采后敏化抗性,从而使果实在病原菌侵染后启动防卫反应,从而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褪黑素 软腐病 敏化反应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机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艺琳 张正敏 +3 位作者 李美琳 赵立艳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1-238,共8页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处理有效抑制了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和病斑直径的扩展,与单一接种病原菌和EBR处理相比,先用EBR处理后接种B. cinerea葡萄果实展现出更强、更快的抗病反应,表现为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力及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H2O2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同时VvCHI、VvGNS和VvPAL-like抗病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体外实验发现,EBR处理可显著抑制B. cinerea孢子的萌发,但对芽管伸长长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BR处理主要是通过敏化反应机制诱导提高葡萄果实的抗病性,从而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2 4-表油菜素内酯 基因表达 诱导抗病性 敏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三重态与含芳香氨基酸肽的物理化学过程
5
作者 宋钦华 储高升 +1 位作者 林维真 姚思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880-1883,共4页
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水溶液中含芳香氨基酸残基肽的光敏化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在丙酮存在的含色氨酸残基肽 ( Trp-Gly,n-f-Met-Trp,Trp-Phe)体系的光解 ,丙酮三重态与 Trp分别通过三重态 -三重态 ( T-T)激发能转移和电子... 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水溶液中含芳香氨基酸残基肽的光敏化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在丙酮存在的含色氨酸残基肽 ( Trp-Gly,n-f-Met-Trp,Trp-Phe)体系的光解 ,丙酮三重态与 Trp分别通过三重态 -三重态 ( T-T)激发能转移和电子转移生成 Trp激发三重态和 N中心自由基 ( Trp/ N· ) ;丙酮三重态仅与含酪氨酸残基肽 ( Phe-Tyr)通过电子转移生成 Tyr酚氧自由基 ( Tyr/ O· ) .在色氨酰酪氨酸 ( Trp-Tyr)与丙酮的光解体系中 ,观察到分子内的电子转移 ,即由 Trp/ N· -Tyr→Trp-T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芳香氨基酸肽 激光闪光光解 敏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