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排斥对不同类型自恋者敌意解释偏向的影响
1
作者 张丽华 杨博 刘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社会排斥对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在外显及内隐敌意解释偏向上的影响。实验1采用模糊情境法,设置社会排斥与接纳情境,考察不同类型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显性自恋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外显...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社会排斥对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在外显及内隐敌意解释偏向上的影响。实验1采用模糊情境法,设置社会排斥与接纳情境,考察不同类型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显性自恋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而隐性自恋者在两种情境下没有差异。实验2采用句子补词任务,考察两类自恋者在两种情境下的内隐敌意解释偏向。结果发现,相较于接纳情境,两种类型自恋者在社会排斥情境下的内隐敌意解释偏向更为显著。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情境会影响显性自恋者的外显与内隐敌意解释偏向。隐性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不受社会排斥所影响,但其内隐敌意解释偏向在社会排斥情境下要比在接纳情境下表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外显敌意解释偏向 内隐敌意解释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丽华 苗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97-2108,共12页
敌意解释偏向是一种认知加工偏向,指个体将模棱两可信息以敌意的方式进行解释的倾向,它会对个体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攻击也会影响个体的敌意解释偏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高攻击性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敌意解释偏向;作为一种行为反应,攻击对... 敌意解释偏向是一种认知加工偏向,指个体将模棱两可信息以敌意的方式进行解释的倾向,它会对个体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攻击也会影响个体的敌意解释偏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高攻击性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敌意解释偏向;作为一种行为反应,攻击对敌意解释偏向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敌意解释偏向和攻击之间可能存在循环关系。两者关系会受到性别、年龄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改进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的测量工具,使测量更为直接、客观;拓展两者不同亚类之间的交互研究,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情绪在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整合信息加工过程,探究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意解释偏向 特质攻击 攻击行为 认知加工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