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1
作者 王忠田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3期15-16,共2页
由多国集体采取措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思想,不仅仅是联合国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在法国凡尔赛成立的“国际联盟”(Societe des Nations),在其宪章中便规定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任务。为了执行这一任务,各项措施之一就是... 由多国集体采取措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思想,不仅仅是联合国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在法国凡尔赛成立的“国际联盟”(Societe des Nations),在其宪章中便规定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任务。为了执行这一任务,各项措施之一就是以民族集体合作的方式制止,调和争端和创造和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缺点,这个组织基本上没有能够在实践上述原则的意义上完成任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合作 敌对行动 军事力量 国际政治舞台 军事人员 中东战争 联合国安理会 前南斯拉夫 文职人员 地区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人道法中的平民概念——兼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解释性指南》 被引量:8
2
作者 朱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12,163,共10页
平民是国际人道法的基础概念,国际人道法没有直接而是通过排除战斗员间接定义平民。由于战斗员概念本身比较模糊,形式要件要求超过实质要件要求,因此平民概念具有不确定性,而两分法和旋转门又加剧了平民概念的困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 平民是国际人道法的基础概念,国际人道法没有直接而是通过排除战斗员间接定义平民。由于战斗员概念本身比较模糊,形式要件要求超过实质要件要求,因此平民概念具有不确定性,而两分法和旋转门又加剧了平民概念的困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解释性指南》中试图通过完善战斗员的实质要件以更好地界定平民,但其提出并依赖的两个关键标准,即持续作战职责和直接参加敌对行动,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一定瑕疵。虽不具法律效力,但《解释性指南》代表了国际人道法在平民问题上的最新努力和进展,其所提供的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继续深入讨论平民问题并形成有关国际习惯法或国际条约,是妥善解决平民概念不确定性较为现实和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道法 平民 战斗员 持续作战职责 直接参加敌对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遏制与反遏制: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回顾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文钊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54,共11页
关键词 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 和平解决 印度支那问题 停止敌对行动 民主共和国 越南问题 共产党 杜勒斯 印支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民参与网络战的法律问题及其规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孔祥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由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网络战使平民卷入其中的概率大增。平民参与网络战使传统国际人道法的区分原则、中立原则、比例原则等受到挑战;在网络战中,平民可能因直接参与敌对行动而成为非法战斗员,进而丧失其在《日内瓦公约》之下的受保护... 由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网络战使平民卷入其中的概率大增。平民参与网络战使传统国际人道法的区分原则、中立原则、比例原则等受到挑战;在网络战中,平民可能因直接参与敌对行动而成为非法战斗员,进而丧失其在《日内瓦公约》之下的受保护地位。为此,根据国际人道法,禁止平民参与网络战,或让平民加入正规军队后再参与网络战等可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战 非法战斗员 直接参与敌对行动 《日内瓦公约》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局势风险浪恶
5
作者 晓谷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1期8-9,共2页
最近海湾局势风云险恶,两伊由原来陆地战场上的厮拼转向加紧空袭海湾油轮,战火正在迅速向海湾水域蔓延。伊拉克在持续45个月的战争中,国力疲惫,屡次谋求谈判停战,但终因伊朗要价太高而罢战不成。在此情况下,伊拉克遂以攻击伊朗海上目标... 最近海湾局势风云险恶,两伊由原来陆地战场上的厮拼转向加紧空袭海湾油轮,战火正在迅速向海湾水域蔓延。伊拉克在持续45个月的战争中,国力疲惫,屡次谋求谈判停战,但终因伊朗要价太高而罢战不成。在此情况下,伊拉克遂以攻击伊朗海上目标和伊朗的石油输出中心哈尔克岛为手段,力图封锁伊朗的石油出口,切断伊朗的财源,使它难以发动新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并借此推动国际社会的调解活动,迫使伊朗坐到谈判桌上来。而伊朗则在其哈尔克岛多次遭伊拉克的袭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进攻 海上目标 国际社会 战争中 战场上 敌对行动 挺而走险 保护通道 西方国家 政治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印和平条约能否给斯里兰卡带来和平?
6
作者 棠萍 《国际展望》 1987年第16期7-8,共2页
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和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7月29日在科伦坡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这项协议的内容包括:斯里兰卡全国范围的停火将于7月31日生效;泰米尔武装分子必须在5天内放下武器;交战双方必须在两天内停止采取敌对行动;斯里... 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和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7月29日在科伦坡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这项协议的内容包括:斯里兰卡全国范围的停火将于7月31日生效;泰米尔武装分子必须在5天内放下武器;交战双方必须在两天内停止采取敌对行动;斯里兰卡军队将奉命撤回营地;今年年底以前在北方省和东方省建立一个单一的、经选举产生的省级委员会;印度将确保不许泰米尔人利用它的领土“从事损害斯里兰卡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活动”;印度将应邀派和平维持部队前往斯里兰卡监督停火。据说,这项协议的签署旨在结束历时4年的种族冲突,将给斯里兰卡带来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米尔人 贾亚瓦德纳 东方省 武装分子 敌对行动 贾夫纳 北方省 僧伽罗人 种族冲突 交战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从美利冲突升级看里根政府的霸权行径
7
作者 郭隆隆 《国际展望》 1986年第8期3-6,1,共5页
美国为何再次袭击利比亚?美国趁苏联无暇外顾、国际舆论普遍反对恐怖活动之机,公然以大欺小,对利比亚进行了代号为“外科手术”的突袭。
关键词 里根政府 国际舆论 外科手术 卡扎菲 军事报复 锡德拉 北大西洋公约 敌对行动 阿拉法特 阿拉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里波利的战火
8
作者 陈和丰 《国际展望》 1983年第4期12-15,共4页
11月3日,法塔赫反对派部队在叙利亚、利比亚军队的支持和配合下,向驻守在黎巴嫩北部特里波利市阿拉法特领导的部队及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猛攻,造成了数干人伤亡。这场武装冲突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国际舆论也普遍关注。
关键词 里波利 阿拉法特 武装冲突 阿拉伯世界 以色列占领区 部分撤军 国际舆论 流血冲突 停止敌对行动 联合国安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拿橄榄枝的部队”——联合国漫谈之八
9
作者 杨宇光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2期29-31,共3页
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的殖民利益,于10月底勾结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侵略战争。11月初,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从被占领的土地上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并决... 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的殖民利益,于10月底勾结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侵略战争。11月初,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从被占领的土地上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并决定建立联合国紧急部队,以监督双方停火。不久,头戴印有UN字样绿色钢盔的多种国籍的士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紧急部队 停止敌对行动 外国军队 收归国有 加沙地带 外交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 西伊里安 联合国会员国 人道主义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关于老挝王国政府拒绝继续履行日内瓦协议的声明
10
《国际问题研究》 1959年第S3期93-94,共2页
老挝王国政府培·萨纳尼空首相2月11日发表声明,认为老挝王国已经完成履行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和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代替老挝王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的其它各项协定的责任,因此王国政府将不再受日内瓦协议的约束,并且反对老挝... 老挝王国政府培·萨纳尼空首相2月11日发表声明,认为老挝王国已经完成履行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和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代替老挝王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的其它各项协定的责任,因此王国政府将不再受日内瓦协议的约束,并且反对老挝国际监察和监督委员会恢复活动,声言老挝王国不承认联合国之外的任何国际组织的仲裁。萨纳尼空首相的这一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内瓦协议 政府 王国 老挝 日内瓦会议 印度支那 停止敌对行动 声明 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